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论文_于英之 于水心

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论文_于英之 于水心

——论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山东省昌邑市潍水学校 261300

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抓好班级的风气、形成向上的班级舆论、建立班级常规、开展班级活动的同时,向学生倾注情感、奉献爱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情感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不仅仅是遗传和成就决定的,而主要是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出来的。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情感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首先其本身必须既是一名学识渊博的“智能人”,又是一名情感趋于完善的“情感人”。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别人的情感。”在此,我想和大家谈一下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1.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很大影响。教育实践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这里所讲的情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如一个经常受到教师真诚的爱的学生,他就会从教师的爱中感受到社会对他的关心与肯定,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发展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诱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对人生感到有意义,因而情绪经常是愉快乐观的。

2.情感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把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所灌输的思想转化为学生本身的要求和思想。而实现这种转化,正需要借助于师爱这种情感的触动和催化。教师对后进学生诚挚的爱,更是转化他们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对品德不良的后进学生来说,他们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斥责和惩罚往往多于赞扬和鼓励,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往往是对立的,他们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常常认为教师是轻视、厌弃自己的,甚至认为周围的人都是抛弃他们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教师对他们表现出诚挚的爱,使他们冰冷的心感到无比温暖,使他们感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他们就会渐渐亲近老师,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就会逐渐消除。只有在这时,他们才能接受老师的教导和劝告,才能尽心尽力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做,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3.情感教育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情感关系是师生之间心理关系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或“母爱”,它是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和稳定性特征的普遍的爱,因而在教育中起着巨大的相互调节作用。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是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里人与人关系的具体化,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情感关系。

二、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体现

1.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情感修养。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如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执着、对人类道德的崇尚以及对美的由衷的赞叹,这些丰富的情感融入言传身教之中,才会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在教育中,教师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才能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景中,受到感染。教育若不把情感融入其中,将是机械的教育、失败的教育。教师的积极情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重要基础,是取得理想教育效果的基本条件。“亲其师而信其道”,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2.班主任要做学生的知情人。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学生的面部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着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学生心理的重要“外显点”。教师应善于察言观色,随时注意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要,做学生的“知心人”。根据学生性格的差异,要用有针对性的语言和行动去激励、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使之动心动情。如对沉默寡言的学生,应以多方引导为主;对性情急噪的学生,说话要清晰明了、直截了当;对性格倔强的学生,可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因人施教,要恰到好处,把握分寸。

3.班主任要做学生的释情者。师爱是连结师生双方心灵的桥梁,它有利于教师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的情感关从而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情换情,获得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自愿而且乐于释放自己情怀的信任对象,用心聆听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快乐与烦恼,做学生的“倾心人”。倾听代表着你对学生的尊重与礼貌,表示你对谈话有兴趣,同时也表现了教师的诚意。

4.班主任要做学生的传情者。教师应该正确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通过以情换情、以情染情,优化学生心境。一方面,教师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入课堂,以避免负面感染;另一方面,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既不能因教育的暂时受挫而唉声叹气,也不能因一个学生的调皮而动气发火、迁怒全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情感需求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巧妙地传递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关怀,妥善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并尽力满足学生合理的情感需求,做学生的“贴心人”。班主任对学生热情、亲切、关心,会激发学生对班主任的尊敬与喜爱,愿意与班主任交往。

论文作者:于英之 于水心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情感教育让学生心灵之花盛开论文_于英之 于水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