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财政收入的形成及其审计方法_税收论文

虚假财政收入的形成及其审计方法_税收论文

虚假财政收入的形成及审计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财政收入论文,虚假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财政体制实行分级核算以后,部分乡镇为了突出财政收入这个核心政绩指标,采取以下弄虚作假的方式,制造虚假财政收入。

一是以垫支款形成假财政收入。虽有税源,但由于纳税人资金紧张或资不抵债,无钱纳税,由财税部门出据借款或用自身机关经费为纳税人垫付税款。如某镇年末一个月向个人、机关和银行借款,为五个企业垫付税款25万元。

二是以银行借款形成假财政收入。主要作法是预征次年税收,向下一年度“借税”。如某镇税务部门1997年末为了超额完成税收任务获取部门奖励,以税务部门出面为四个不欠税的煤矿企业贷款35.4万元,不通过企业帐户,以营业税的名义直接入库。因此获取当年超额完成任务奖8万元。

三是以相互划转形成假财政收入。目前大多乡镇财政未设金库,其收入的考核由县级税务部门按税收报表确认。因而县税务部门在与该乡镇达成某种“默契”之后,将县级收入以调整报表方式划入该镇。如1997年12月向某镇一次划转税款20万元,从而虚增了该镇的财政收入。

四是以买进的形式形成假财政收入。以税款一定比例向外地税务部门支付“业务费”,将该地的税收“买”进作为本地税收收入。

五是以空转的形式形成假财政收入。一是凭空计税挂往来科目。如某镇在某税种不能完成征收任务的情况下,凭空计税34万元,挂“预算暂付”科目;二是凭空计税,次年以误收退税形式将税收冲回。如某镇1997年12月以某厂名义入库城建税、土地使用税10万元,其税款用自身经费垫付,1998年8月再向县税务部门申请退税。

六是通过降低税收征收比例,使相邻地区纳税人到本地区缴纳税收,形成假财政收入。如某镇1997年降低个人所得税附征率,征收外地税收10万元,如按有关规定计算,少征3万元。

七是以税收包干形式形成假财政收入。对个别企业税收实行包干,如城建税是以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为计税依据的,某厂1997年上缴增值税和消费税53.7万元,按规定应缴城建税2.7万元,实际按口头协议征收4万元,多收1.3万元。

八是改换名称形成假财政收入。即通过调换税种,将省级收入转换成本级收入。如某镇1997年将资源税8万元转换成营业税,从而挖挤省级收入4万元。

根据以上弄虚作假的形式,应采取以下审计方式进行审计。

(一)税收帐、税票、税收报表、税收台帐、税收缴款书相核对。一是查明有无帐表不符,报表数大于帐面数,通过调表引进外地税收;二是看有无税收帐和税票不符,税收帐面数大于税票数,通过调整帐表引进外地税收;三是税收帐和税收台帐不符,税收帐面数大于台帐数,预征税收不上税收台帐;四是税收缴款书和税票不符,预征税收不开税票。

(二)税收部门财务资料和财政部门资料核对。一是税务部门收入帐和财政部门收入帐相核对。互相划转税收主要是通过年终调整报表,税务部门为了保证帐表一致,在审计时,往往不出示调整后的报表,而财政部门的报表必然是调整后的报表,通过核对两个部门报表,调增数就出来了。同时可以核实改换税收名称挖取上级收入的情况;二是税务部门经费帐和财政部门拨款帐相核对。通过核实财政部门预算支出中列支税务部门经费以及税务部门财政拨款情况查明买进税收支付的业务费。

(三)财税部门的帐和企业部门的“应交税金”核对。首先是利用财政税务部门收入帐,查明财税部门反映企业已交税金的详细情况后,深入企业通过核实企业年度“应交税金”明细科目,查明企业年度内应交税金和实交税金的明细情况,两数核对可以查明垫支税款和预征税款情况以及税收空转、降低税率、改换税名的情况。

(四)税收收入帐和税款过渡户相核对。在未设金库的乡镇设置了税收专户,通过核实税收专户款项的来源可以查明垫税、以银行贷款预征税款和从外地买税情况。

(五)税收帐和经费帐相核对。通过对税务部门税收帐和经费相核对可以查明垫支税款情况以及买税成本。

标签:;  ;  ;  ;  ;  ;  

虚假财政收入的形成及其审计方法_税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