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转移瘤患者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论文_罗素芹,赵娟,欧利芳

脑转移瘤患者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论文_罗素芹,赵娟,欧利芳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患者行脑部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进行疗效观察与悉心护理,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放疗期间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正确指导病人配合放疗。结果 通过治疗、护理,30 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放射治疗,临床症状较放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脑转移瘤患者实施良好的放疗护理,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生活护理,对保证放疗顺利完成和减少副反应方面非常重要。不仅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且可提高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转移瘤;适形调强放疗;护理

恶性肿瘤脑转移即脑转移瘤是全身癌瘤患者的主要病残及死亡原因之一,在恶性肿瘤患者尸检中脑转移瘤的检出率约5%~ 30%[1],放射治疗是脑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放射物理技术的进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逐渐应用于临床脑部恶性肿瘤的治疗,由于脑部肿瘤位置好固定、解剖结构复杂,调强放射治疗是最适宜的放射治疗手段。调强放射治疗同传统放疗相比更加精细,在三维方向上,剂量分布同肿瘤大体形状相一致,且可以在不同区域进行同步加量照射。我们对30例脑转移瘤患者采取适形调强放疗,在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9月~ 2015年9月收治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0~ 78岁,平均52岁。均经组织病理及颅脑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肺癌16例,乳腺癌9例,恶性黑色素瘤4例,直肠癌1例。

1.2 治疗方法

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的X线放疗,剂量为2000 cGy,30次,40天,放疗期间每天同时给予20%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5mg静脉输注进行脱水治疗,2~ 3次/d,以防止或减少颅内高压发生。

2 结果

30例患者调强放疗顺利结束,放疗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症状较放疗前明显改善。

3 护理

3.1心理调节 IMRT作为一种新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周期长,准备过程约需1周至10 d[2],病人家属对此缺乏了解,在等待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担心,对放疗反应、疗效及过程心存疑虑。因此,对病人或家属进行适行调强放疗知识的简单讲解和对放疗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耐心说明,以消除恐惧心理,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治疗[3]。例如:根据病人职业、文化背景及性格等分别采取不同的交谈方式。鼓励和引导病人进行情感疏泄,以解除其焦虑、抑郁情绪。有些女性病人更谨慎多虑,常常提出各种自已担心的问题,此时护士应耐心解答,使之满意。必要时,可请治疗效果好的病人进行现身说教,并根据每个病人的情绪,想法和感受调动其内在潜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配合治疗。放疗前还要掌握好病情,并进行身体各方面的检查,包括血象、肝、肾功能等,确定无放疗禁忌症条件下方可放疗。并向病人介绍放疗的基本过程及应注意的事项,强调术后放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积极自觉地掌握好正确配合放疗的方法。

3.2 监测血象的变化 在每次放疗前测量体温,3 d~ 5 d复查外周血常规1次,了解体温及外周血常规的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体温超过38℃,白细胞< 3.0× 109/ L,血小板< 100× 109/ L,立即通知医生,暂停放疗,同时向病人做好相应解释,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3.3 保护放射野皮肤 由于放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亦具有一定的杀伤力,放疗可导致皮肤变薄而出现放射性皮炎、瘙痒。指导病人在放射治疗期间局部皮肤禁用冷、热敷,剪短发,避免用手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在瘙痒明显时予外敷冰片滑石粉。避免肥皂,日光照射等刺激,外出活动时注意安全,可戴帽防止碰撞头部,配戴假发以增加美感,增强自信心。每周协助病人用温水洗头1次或2次,避免用洗发精等化学刺激物。经过积极的预防和护理,本组病人均未出现放射性皮炎。

3.4 饮食指导 放射线的全身反应可使患者出现乏力、食欲下降等现象,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为预防便秘或腹泻,可选用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对治疗的耐受性[4]。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将体内由于放疗所致的肿瘤坏死细胞释放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5]。

3.5 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和护理 脑转移瘤本身及其水肿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而放射治疗又可引起脑水肿,促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有效控制颅内压至关重要。定期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体温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烦躁不安、行为异常、肢体抽搐、嗜睡等症状,同时密切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等,以了解颅内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遵医嘱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激素等药物治疗,以减轻脑水肿,注意观察药效。一般给予20%甘露醇125ml+地塞米松5mg静脉输注进行脱水治疗,2~ 3次/d,适当给予镇静剂。脱水治疗期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颅内压增高的患者抬高床头15°~ 30°,有利于降低颅内压,并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6 癫痫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癫痫大发作应立即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和裤带,牙垫置于患者上下磨牙之间,有活动性假牙时应取下,保持呼吸道通畅,专人守护防坠床,严密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并做记录,发作后保持环境安静并保暖,发作频繁者放疗前20min给予安定10mg肌内注射。在放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癫痫小发作,经及时处理症状得到控制,并完成放疗计划且效果较满意。

4 小结

脑转移癌病人在接受放疗前已经经历过手术或化疗的创伤,再接受放疗,则经济和思想负担重,顾虑多,加上放疗的副反应会使病人更加痛苦,严重者甚至放弃治疗。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注重做好心理护理,尽量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克服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强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用药护理,最大程度降低放疗副反应的发生,进一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能保证术后放疗顺利完成。通过本科护理工作实践表明,精心的心理护理,正确指导和督促病人配合放疗亦是减少放疗副反应,保证放疗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而且可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邵文莉,张丽群,高冰.X-射线刀治疗脑转移瘤病人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3,9(1):41

[2] 高黎,徐国镇.鼻咽癌[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61-162.

[3] 张国娇.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J].护理学杂志,1998,13(2):67-69.

[4] 倪元红,彭南海.临床营养支持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65.

[5] 陈书杰.鼻咽癌放疗等口腔处理的意义评估[ J].中华医学丛刊,2001,11:15-16.

论文作者:罗素芹,赵娟,欧利芳

论文发表刊物:《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脑转移瘤患者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论文_罗素芹,赵娟,欧利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