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术在日本传播的现状与模式_中华武术论文

中国武术在日本传播的现状与模式_中华武术论文

中国武术在日本的传播现状与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武术论文,现状论文,模式论文,在日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001年,笔者对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10个中国武术教室的太极拳、长拳、南拳以及传统拳中的形意拳、八卦掌、象形拳等的练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共计243人,男子102人,女子141人,其中练习太极拳的人数为159人,占总人数的近2/3,其它人数为84人,占总人数的1/3稍多。通过对这些爱好者的调查、访谈,了解到他(她)们开始接触中国武术的经由,包括学习的武术种类,项目人数比率以及习武目的,感想等。发放调查问卷270张,收回243张,回收率为90%。

2 调查结果

首先,81.4%的人是通过日本的新闻社举办的各种文化讲座里的“太极拳讲座”。以及区域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太极拳讲座”开始接触中国武术的;还有18.52%的人是在各种武术、太极拳协会主办的武术、太极拳教室;或由爱好者组织集中起来的教练班中接触中国武术的,或由朋友熟人介绍,以及日本的各种武术杂志上登载的情报指南上开始接中国武术的。

其次,从事中国武术练习者有159人,是太极拳类爱好者,占总人数的65.43%,还有84人是太极拳类以外的中国武术爱好者,占总人数的34.57%。可见练习太极拳的人占多数。

第三,学习中国武术项目上也有倾向性,在太极拳类,从事二十四式太极拳练习的人占太极拳类总人数的98.11%,居首位;其次是三十二式太极剑占67.92%;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是四十八式太极拳占38.99%;四十二式综合太极拳占33.33%。太极拳以外的中国武术项目类,从事长拳练习的人占太极拳以外的中国武术项目类总人数的33.33%,居首位;其次为形意拳17.86%,第三位和第四位是八极拳14.29%,南拳10.71%。

第四,在学习中国武术的目的一栏发现,太极拳类的练习者与太极拳以外的中国武术项目类的练习者对学习中国武术的目的,有着微妙的差别。太极拳类的练习者以维持、增进健康为目的的占太极拳类总人数的96.87%。其中有为增进身体与精神两方面健康的,有为弥补平时运动不足的,还有为解除精神疲劳的等等。太极拳以外的中国武术项目类的练习者为锻炼强壮身体的占50%,为掌握防身技能的占28.57%,为锻炼坚强意志品质的占21.43%,为解除精神疲劳的占14.29%。

第五,在中国武术爱好者中间,通过学习中国武术各有共同与不同的感受。例如:“通过学习太极拳,腰腿比原来结实了,长年肩、腰痛比原来减轻了”;“痛苦多年的自律神经失调,集中力衰退使家庭生活受到很大影响,通过学习太极拳,治好了自律神经失调,集中力比原来提高了许多,生活开始变得有意义,太极拳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后无论年龄再大我也要把太极拳坚持练下去”;

“在我的精神处于崩溃边缘的时候,接触了中国武术,通过学习中国武术中的长拳使我的精神慢慢恢复了正常,现在我已完全没有问题,是中国武术救了我,我爱中国武术”;

“遇到了值得尊敬的老师,是老师使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由原来的对人生失去信心到感到人生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应该不懈地充满信心去追求,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通过学习中国武术,不仅使我学到了中国武术的礼仪,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武德,我领悟到做人的准则,中国武术中的武德不仅对习武者重要,就是对一般人也有许多借鉴作用”;

“练习完后,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有一种爽快感,平时的精神疲劳一下变得云消雾散,心情非常愉快”;

“我好似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太极拳可以让人排除杂念,聚精会神地集中思想,学习自己未知的知识,并且通过学习太极拳了解中国的文化、思想、历史,真是有价值,幸哉幸哉!”

3 分析与讨论

第一,日本的各种文化讲座,尤其是一些有影响的新闻社、区域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文化讲座是日本人展开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以后要争取更多的机会让武术进入这种文化讲座,尤其是力争让太极拳以外的其它中国武术项目进入文化讲座,这是一条推广中国武术的捷径。在日本除太极拳以外,其它的中国武术项目还极少被人所认识。笔者在日本的大学给学生上武术课时,许多日本学生把武术中的“长拳”、“南拳”等误认为是太极拳的一种,原因是他(她)们原先对此无所闻见,更谈不上接触体验。

第二,统计数据显示,学习太极拳的人数,远远超过学习其它中国武术项目的人数,证明太极拳在日本要比其它中国武术项目普及。故为了在日本推广中国武术,太极拳是一个突破口。太极拳在日本越来越看好,原因是日本社会日趋高龄化,加之人们普遍缺乏运动,致使许多日本人患上现代病,体能退化,营养过剩,并由此引发各种疾病,而太极拳正是医治现代病的良药。它既不激烈又能运动身体,成为现代人群所寻求的最佳运动方式,通过用意识打太极拳,不仅使身体得到锻炼,同时精神也得到很好的休息,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日本人的精神得到放松。而且,太极拳的“安静、平稳、自然、含蓄”等特点,与日本文化相吻合,这也使得日本人信从如流。

今后应加大太极拳宣传力度,在向太极拳及爱好者传授的同时,连带宣传中国武术的其它项目,并且通过爱好者之口向其家属、亲戚、朋友、熟人推介中国武术,其成效更著。因为喜欢群体活动是日本人的民族特点,如有一人号召,其它人容易跟着响应。同时,日本人颇信赖家庭、亲戚、朋友、熟人,只要是发自这些圈子的信息,一般都会相信,并且会积极协助。因此在日本通过太极拳爱好者宣传太极拳和其它中国武术,是一条简单可行的途径。

第三,在学习中国武术项目统计中发现,太极拳爱好者中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的人数比率多达98.11%。这与太极拳指导者的工作方针有关:一般日本的太极拳教室先教二十四式太极拳,使之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拳,这是二十四式太极拳在日本特别普及的原因之一;其二,由于日本原先缺乏太极拳指导者,为了普及太极拳,有些人只学习到二十四式太极拳就挑起教学的担子,故二十四式得以普及;再者日本的太极拳爱好者一般练习时间较少,1周1次,1次2h是最普遍的,加上太极拳学习者年龄大的多,学习进程缓慢,程度掌握不高,因此有些爱好者多年甚至终身只练二十四式太极拳,就是转向学习其它太极拳也始终不忘练习二十四式,这也许就是二十四式太极拳在日本较为流行的原因。

在太极拳以外的中国武术项目里,学习长拳的人数比率最高,达33.33%。其原因,是受功夫电影的影响,许多人因崇拜功夫明星在银幕上表现的矫健身手而作起中国武术梦,恰好长拳动作干净利落,与银幕上的快速敏捷动作极其相似,从而唤起学习长拳的欲望,希望自己也能像电视上的明星那样,身手非凡。这一人群是从银幕上认识中国武术,开始参加长拳练习的。二是由于长拳自身的美,具有吸引力:舒展大方、快速有力、连贯流畅、干净利索,表现出一种柔与刚、流与顿的节奏美。观赏长拳演练好似一种艺术享受,长拳本身的魅力吸引了一批练习者。三是近年来长拳在国际竞赛中影响扩大,使许多国际武术人士开始认识长拳,并喜欢上长拳,为了在竞赛中表现自我,取得好成绩而练习,是学习长拳人群中的第三类。另外,由于长拳具有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性能,又可作为中国武术各项目的基础进行练习,这也是长拳吸引人的另一理由。

总之,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武术,在太极拳类似二十四式为主要内容,使初学者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感到有过重的负担,包括身体不太累,要记的内容不太多等等,以免初学者望而生畏。在普及二十四式的基础上慢慢延展传播其它太极拳内容;其它中国武术项目以长拳为推广重点,展现长拳的魅力,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产生兴趣。同时,向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宣传太极拳,长拳以外的吻合其身体状况的中国武术项目,如形意拳、八极拳等。在日本这些项目都有一定的群体基础。

第四,在练习太极拳的人群里,为了维持和增进健康的,占96.23%,其中为了弥补运动不足及解除精神疲劳的所占比率较高。日本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快,人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这是日本社会的一大特征。加上日本的人际关系非常森严,礼仪繁复,如果失礼会被认为缺乏教养。为了不失礼节,一般日本人不仅在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就连日常生活也谨小慎微,以免失礼。这在无形中加剧了精神紧张。所以有些日本人不愿与人交际,喜欢独处,以练太极拳作为休息,渐成一部分日本人自我调节的手段。此外,日本早已进入汽车时代,人们外出,即使是近距离,也依赖汽车;工作则是机械替代体力。凡此种种,造成体能退化的负面效应,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一大问题。而使身心健康发展的太极拳在日本深受欢迎,就在情理之中了。

太极拳以外的其它中国武术项目中,为了强壮身体而学习的人数占50%,与太极拳人群不同的是参加这些项目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说明长拳适合年轻人,同时这也反应出日本年轻人同样受到日本现代病的冲击:尽管物质生活水平很高,但缺乏睡眠,精神疲劳,运动不足,加之自然食品减少,使得现代日本年轻人缺乏应有的强壮体魄和健全精神。学习中国武术正是年轻人渴望改变这种状态的一种反应。另外,防身、锻炼坚强意志、解除精神疲劳等也是相当一部分人学习中国武术的目的。以防身为学习目的,反映了年轻人争强好胜、不甘示弱的心态,还显示出面对社会不安全导致的防卫心理。以勇猛有力为特征的长拳为日本青年所喜爱,也印证出日本传统武士文化所崇尚的果敢、坚强、尚武的男儿英武风貌对日本现代年轻人的影响。锻炼坚强意志,正是日本武士文化的一大特点。随着日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现代年轻人的意志品质开始退化,其中部分人学武锻炼意志就容易理解了。精神疲劳是日本的共性问题,这也促成一批人以解除精神疲劳为目的而学习中国武术。

鉴于上述,今后在日本推广中国武术,重点应为长于健身而且不受年龄限制的太极拳,其次是能够强健体魄,提高防身技能、锻炼意志、解除精神疲劳的长拳、散手等。

第五,通过对中国武术爱好者的感想调查,发现他们通过学习中国武术,身体状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精神疲劳得到了解除。表明太极拳对增进身心两方面的健康有着积极作用。长拳及其它项目的爱好者写到:“原来身体比较弱,通过练习长拳身体比原来强壮了,体力增加了,也不太感冒了,并且通过学习中国武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学到了中国武术的礼仪、武德以及做人的准则:不仅在动作技术上,格斗技能上得到提高,在精神上也比原来坚强了,并且学会了谦虚待人的美德;为了更深的理解中国武术,想学中文,想了解中国文化、哲学,将来想去中国留学。”以上感想说明中国武术不仅锻炼了习练者的体能、技能,增加了身心健康,而且对加强人的修养,提高人的品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还增进了日中友谊,增强了日本人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情。

4 结语

为了在国际上更好地推广中国武术,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尊重了解当地习俗,按照异国的文化传播方式进行介绍,如日本的“文化讲座”便是应予重视的传播方式。

二是推广的中国武术内容应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尽量传播一些人们熟悉的、有需求的而又容易掌握的项目,不断扩大群众基础,提高知名度,如“太极拳”在日本就是较易传播并有广阔前景的项目之一。

三是传播的具体项目内容应该遵循由易至难的循序渐进原则,如“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及一些太极拳的基本技术等就是较易掌握的内容,初学者较易入门。

四是传播内容所达到的效果一定要和学习者的目的相吻合,如年龄偏大的人为了保持健康,弥补运动不足,减缓体能下降、解除精神疲劳,可学习一些缓慢的太极拳和不太激烈的形意拳、八卦掌等;如果年轻人崇拜功夫明星,而且自己也想演功夫电影,则建议他们学习长拳等快速类项目:如是为了强健体魄、掌握防身技能,建议他们学习散手。以上项目应因人施教。

五是作为一名中国武术传播者,不仅要宣传中国武术的健身技术,还要传播中国武术的道德礼仪。从上述感想调查可以发现,中国武术对日本练习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武技”层面,也有武德层面,而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关键在于传播者自身修养。笔者认为,优秀的传播者应该通过传介中国武术,升华自己的人格,德业双修。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传播中国武术的一条不可或缺的原则。

中国武术要设想多种渠道进行传播,其一利用日本的“文化讲座”等传播方式;其二通过新闻媒体,如受欢迎的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介绍中国武术,争取当地名人发起倡议,由他们直接参与武术活动带动民众学习中国武术;其三是交朋友,向朋友宣传武术,然后通过朋友之口再宣传给朋友的友人,渐次推广。这种口头互传,以点到面,延展铺开的方式,在日本是可行的;其四是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方式(如因特网),宣传中国武术文化。

总之,应结合当地的文化传承方式,探寻弘扬中国武术的最佳模式。

标签:;  ;  ;  ;  ;  

中国武术在日本传播的现状与模式_中华武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