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民建工程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将对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优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具体研究,其中主要包括选择优质的承包商、对工程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以及对工程进行预警管理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工民建;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
1、工民建施工管理含义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改进管理措施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施工技术所进行的相关组织和管理活动。采用规范的管理方法,切实有效的提高施工环节的科技水平。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能够正常、稳定的进行,最终达到缩短工期、控制造价、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施工管理的实质是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各种技术工作与活动以及和技术实施有关的各类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高效的计划配置与实施。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的确保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甚至还能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作用,合理控制造价。
2、工民建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的优点
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能够促进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关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使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相互信任,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团队中,班组是其中最小的施工组织,对每个班组进行标准化管理,能够提升整个施工团队的施工质量。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是分不开的,对工程施工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施工效益,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得到的收入也就越多,最终提高人员的积极性。第二,对工程施工中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管理,将整个施工工程分为几个板块进行管理,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节省了管理时间。其中对工程施工中的岗位进行完善,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将整个施工团队中的工作进行分解,将每个施工人员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中,同时安排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进行对应管理,明确规定每个人员的工作责任以及工作范围,保证施工质量。这种方式能够避免由于责任划分不明确引起的施工纠纷,真正做到责任的明确管理。
3、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工民建工程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①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合理使用施工资料,能够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转,但部分工程对施工资料没有进行合理的管理与设计,当工程中的资源不足时,使用临时补充资料的方法进行管理,导致工程施工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另外,还有一些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对资料进行按时整理,只有企业管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检查时,才对资料进行整理,由于这种不合理的资料整理方法,导致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疏漏,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②在工程管理中,由于工程量大,需要在其中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另外,由于部分员工的文化水平有限,制度意识与安全意识较薄弱,进而增大了管理难度。③由于工程的施工量较大,为了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使用抽查的方式进行这一工作,进而导致工程中的质量问题难以发现,增大了工程中的安全隐患。④在施工的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没有注重安全问题,为了提高工程进度,没有开展相关的安全教育,导致员工的安全意识薄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工程施工现状进行分析,能够使工程管理人员了解管理中的疏漏,并加以改进,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4、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措施
4.1对工程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
我国建筑市场内劣质的建筑材料大约占建筑材料总量的20%,施工团队在进行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将劣质的材料运用到实际的施工建设中去,所以,对于建筑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提高建筑质量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主要包括对材料数量的把控、对材料质量的把控以及对材料应用方式的把控三个方面。对材料数量和质量的把控主要体现在对材料的采购方面,避免出现购买材料过多的情况,造成材料浪费的同时,提高工程施工的施工成本。而对材料应用方式的把控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利用正确科学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应用,避免新材料浪费的现象,同时对材料进行充分利用,例如,将施工过程中剩余的材料应用到别处,或者进行统一处理。另外,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材料的运用制定合理的运用方案,在对材料进行充分利用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
4.2不断完善施工管理体制
对建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完善,并将其与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对制定的操作细则进行完善,对施工管理进行规范,并使员工在制度与规范的监督管理下能够各司其职,并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对管理机制进行强化能够使工程施工中的各项管理理念切实有效的深入到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中,全新的高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理念需要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不断的探索得到,这将是长期实践的过程,只有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使其效益最大化,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与工程实施效率。企业应完善自身内部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奖罚机制与责任落实机制。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由这些人员分析出每一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告知施工人员。将具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制落实到每人身上,实行奖惩制度,保证各个环节中都有配置专人负责。
4.3创新施工管理理念,加强监理力度
对管理观念进行创新十分重要,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提升需要员工从个人意识角度出发,突破过时的管理理念,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开拓思维进行创新,从而使得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得以实施。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必须与实际的工程施工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创新的管理理念可以真正做到服务提高生产力。工程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对于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创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有关工程的监理过程,可以很好的发现工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及时的加以阻止,防止出现更大经济损失。监理工作的核心是预控,监理需要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现场经验等为业主服务,及时的将各项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4.4对工程进行预警管理
预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工程施工中发生风险的几率,首先,要对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项目以及难点项目进全面分析,例如,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要对影响高空作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风力、温度以及作业高度等,降低外界环境对高空作业的影响。其次对施工工程进行设计,并对施工流程进行监督管理,每天进行质量验收。最后,对施工风险进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进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语
随着人们对精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在工程施工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成为有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施工工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对其进行研究,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同时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由此可以看出,对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能够为今后施工工程精细化管理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顾磊.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展望,2015(2518):20+22.
[2]曾雪刚.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6(17):269+272.
论文作者:程艳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精细化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