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论文_何会宾

承德市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论文_何会宾

承德市林业局生态工程项目管理中心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作用。为此,承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决定》,把经济林发展作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基础产业来抓。该文根据现阶段承德市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林业经济问题建议

承德是河北省森林资源大市。全市有林地面积3417万亩,活立木蓄积8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67%,高于全省近二十五个百分点,被誉为华北的“绿色明珠”。虽然全市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生态效益显著,但经济效益不高。

一、林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整体效益不高

2017年,全市林业经济产值173.30亿元,其中:一产95.96亿元、二产74.39亿元、三产2.95元,占全市经济总量1618.6亿元的10.7%。森林资源拥有量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很不相称,林业资源大市的现实与建设林业经济强市的目标相差较远。

2、企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

在全市356家林果加工企业中,只有露露和怡达两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数林果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落后、产品档次不高,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对农民增收带动辐射能力差。

3、果园质量差,管理水平低。

全市山地果园多,立地条件差,建园标准低,水保工程不完备,树体管理水平低,普遍存在“靠天收”的观念。全市可灌溉果园面积65万亩,仅占22.1%,有机肥施用面积不足1/3,抗灾减灾能力弱,产量低而不稳,整体效益低。以苹果为例:平均亩产仅为686公斤,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0公斤。而管理水平较高的车道峪村,平均亩产达到2000公斤。据河北首席板栗专家孔德军研究员介绍,如果采用板栗幼树“四剪”、“三肥”、“二水”、“一防治”栽培技术和新树形结构和修剪方法,兴隆高产的板栗园还有30%的增产空间。

4、品牌知名度低,营销网络不健全

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矛盾突出,“龙头与基地和农户”之间脱节,没有形成“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格局。

5、专业人员少,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备

省林业厅要求,每万亩果树要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宽城县果园面积84万亩,从事果树工作人员只有12人,人均指导面积7万亩;承德县27万亩,其中管理难度大的苹果9.5万亩,人员只有7人;滦平县23万亩果树,只有4人专门从事这项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备,技术推广普及指导不到位,导致林果业产量低,效益差。

6、林下经济不发达,林地利用率低

全市适宜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500余万亩,发展潜力大发展空间广阔。现开发利用面积不足10%,林下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加快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1、实施新分区,壮大产业基地

在原来五大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把全市划分为坝上防风固沙林区、北部水源涵养林区、中部水保经济林区和南部经济林区。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增绿增收的原则,明确各分区林业建设方向、发展模式、主栽树种。坝上防风固沙林区以改善环境、兼顾效益为目标,以沙棘、落叶松、青杨、白榆、云杉、樟子松、柠条等为主栽树种。在加快建设多带结构的防风固沙林的同时,以林草、林苗、林药为主要治理模式,建设沙棘产业基地,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北部水源涵养林区以涵养水源,增加效益为目标。主栽树种选择寒地苹果、山杏、沙棘、油松、柞树、白榆、椴树等,以营造针阔混交水源涵养林,加强现有林抚育经营,提高森林生态效能,重点发展山杏产业和林下经济,增加林果收入为重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部水保经济林区以在保持水土的同时保障农民增收为目标,优先发展仁用杏、山楂、寒地苹果和杨树、刺槐等速生树种,着力建设木材加工企业原料林基地和山杏产业基地,使林果业成为农民的重要来源。南部经济林区以形成产业、突出效益为目标,以板栗、(国光、富士)苹果、杨树、刺槐为重点,强力推进板栗、苹果、山楂产业基地建设,提质量、创品牌,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着力研究开发下游产业,努力延长产业链。苹果加工,以怡达集团、曼曼果汁加工、宇航人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果汁、果醋等高端饮品发展,创建品牌,尽快打开国内、国际市场。山楂加工,积极推进山楂干红酒、山楂黄酮、黄酮甙、山楂普朗原液、山楂原花色素提取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步伐。山杏加工,重点扶持露露系列饮料扩能建设项目,加大脱苦杏仁深加工研究,研发杏仁苷药用产品。积极扶持绿世界、华净活性炭等省级龙头企业改造升级,技改扩能,研发净水器等活性炭系列新产品。沙棘加工,重点扶持围场宇航人公司扩大保健品、食品、功能性饮品、化妆品生产规模,深度开发沙棘果酸、沙棘籽油、沙棘黄酮等新产品。支持避暑山庄酒业集团、九龙醉集团、乾隆醉酒业集团研发果品酿酒新工艺,生产优质果酒。开发新经济树种,全市有植物148科1642种,被誉为华北地区“植物基因库”。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对野生花卉、药用植物等种质资源研究,扩大山野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

3、应用新技术,提高产量质量

必须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由粗放管理型向集约标准化经营型转变,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引进推广劣种改良、增施有机肥料、精细修剪、疏花疏果、套袋裁培、铺反光膜等先进技术,全面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建立全方位的、不同树种、不同层次的示范园区、示范村、示范户,让农民看得到、学得会,让先进技术成果真正转化成生产力。

4、打造新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利用已拥有的“中国山楂之乡”、“河北板栗基地县”“苹果之乡”“仁用杏之乡”等特色林果产品称号和“京东板栗”、“承德国光”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努力将兴隆的山楂、宽城的板栗、平泉和承德县的国光苹果、围场的时差果等县域林果产品打造成知名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在完善北五十家子杏仁交易市场、兴隆佟家沟板栗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在兴隆、宽城、承德、平泉、滦平县建设大型果品(果蔬)市场,在兴隆建设全国最大的山楂制品集散中心,在平泉建设以鲜切花为主的花卉市场。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架起基地与市场间桥梁。积极开展异地直销,大力发展物流配送、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等新型营销方式,建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林果销售市场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

5、发展新力量,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面对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现实,要着力发展农民实用技术人才。深入落实《承德市农村林果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培养一批学得会、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达到村有示范户,户有明白人,形成“林果农互助帮带”的滚动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基层林业推广体系等公益服务组织为主导,以农村林果实用技术人才为主体,以科研院所专家为补充的林果技术服务体系。

6、探索新模式,提高林地利用效率

应大力推广种植型(林菜、林苗、林药、林菌、林草等)、养殖型(林禽、林畜、生态链混养等)、采集型(山野菜、野生菌、野生果品、油松花粉、森林药材、森林蛋白饲料等)和休闲型(林下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生态林业旅游)立体复合经营模式,提高林地生产率,由平面林业向立体林业转变,把林下土地资源变成“菜篮子”、“肉盘子”、“药园子”。

参考文献:

[1]柳成俊;陈孟成;梅建明;李兴发;;景宁县立足创业创新兴林富民措施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8期

论文作者:何会宾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承德市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和建议论文_何会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