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探究麻醉恢复室应用预防性护理对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全部采取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研究组在麻醉回复室接受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6/40),低于对照组45%(18/40)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应用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儿童在腺样体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儿童;麻醉恢复室;并发症;预防护理
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最佳方法,术中需要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术后早期麻醉剂的效果尚未彻底消除,患儿容易出现躁动等各种并发症,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临床需要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1]。本文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以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80例患儿,试探究麻醉恢复室应用预防性护理对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以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80例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与研究组(40例),具体资料为: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13岁,平均(8.19±2.24)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12岁,平均(8.24±2.18)岁。将患儿的平均年龄和性别比例进行组间对比,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可采取统计学对比。
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腺样体肥大,治疗方式均为腺样体切除术;②麻醉分级均为I~II级;③患儿家长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已签署相关协议,医院伦理委员会也通过本次申请[2]。
排除标准:①存在手术禁忌证;②对麻醉剂有过敏史;③主要脏器存在严重功能障碍;④依从性较差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3]。
1.2 方法
对照组仅作常规护理:术后将患儿送入麻醉恢复室,对患儿血压、血氧、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给予常规监测,并结合患儿呼吸状况为其吸痰,以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研究组采取预防性护理:术后将患儿送入麻醉恢复室,为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前瞻性的干预,具体措施为:①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人员与手术室麻醉师、巡回护士做好交接,了解患儿的手术结果、输液状况与麻醉状况,对其生命体征给予加强监测,评估其心血管功能与呼吸状况,对患儿在苏醒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测。②患儿的交感神经在术后麻醉器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气道中分泌物会大量增加,护理人应为患儿维持呼吸道的畅通,吸痰、清理分泌物,吸痰时压力不得超过0.04MPa,时间不得超过10秒[4]。吸痰过程中需备好充足氧气,以免患儿发生低氧血症。③为患儿头像侧偏,备好吸引器,在其恶心呕吐时及时将气道中的呕吐物清除,以免患儿发生误吸或窒息。若误吸已经发生,则保持头低位,将反流物吸出,若有必要甚至可采取气管插管,以彻底清除误吸物。④儿童舌头大、颈部短、呼吸道直径小,在麻醉苏醒期其下颌关节松弛,容易发生舌后坠,堵塞呼吸道,使患儿无法正常通气。麻醉恢复室应备好口咽通气管,在患儿舌后坠时为其仰头,置入通气管,解除气道梗阻,并给予面罩供氧,直至其恢复平稳呼吸。⑤患儿会随着时间逐渐恢复知觉,疼痛或呼吸不畅会使其躁动不安,不给予护理则容易扭伤肢体、使输液针脱落、坠床,若躁动过度在甚至会使伤口出血,护理人员可酌情给予静脉镇痛泵或适量镇痛药物,并以约束带进行制动,以避免意外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误吸、躁动、低氧血症、舌后坠、轻度窒息、出血,等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80例以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这些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录入至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中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软件可检验卡方值。假设P<0.05,那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低于对照组45%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论
腺样体自胎儿出生后一直存在,一般情况下会在6~7岁时发育至最大,在青春期后萎缩,至成年后基本消失。慢性扁桃体炎通常会引发腺样体肥大,腺样体的增生会完全或部分堵塞儿童的上呼吸道,影响其通气功能;若长期张口呼吸则会导致儿童出现腺样体面容——唇厚、硬腭高窄、面部缺乏表情,并使其出现头晕头痛或反应迟钝等表现,对其身体与智力的发育产生严重影响[5]。
对于腺样体肥大,临床多采取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此术法本身疗效显著,但是一些患儿容易在术后的麻醉恢复期出现并发症,临床需要面对误吸、舌后坠、躁动、窒息等一系列的护理隐患。对此,本文为研究组进行了预防性护理,从结果可以发现,研究组躁动、误吸、低氧血症、舌后坠、轻度窒息、出血六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5%vs45%),可见麻醉恢复室应用预防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儿童在腺样体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这是因为预防性护理可以预测高危因素,通过规范性的护理行为与科学有效的预防性策略来减少护理失误的出现,规避护理风险,本文中研究组针对各类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的心血管功能与呼吸功能进行了评估,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了严密监测,为患儿保持了正确的头位,借助通气管和吸引器进行了气道护理,酌情使用了镇痛药物与镇痛泵,使得患儿在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得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了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功能的紊乱,减轻了疼痛对躁动的诱发效果,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6]。
结语:
临床可以在儿童腺样体切除术后于麻醉恢复室中为其应用预防性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儿的术后安全。
参考文献:
[1]郝捷.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麻醉苏醒期的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05):599-600.
[2]常小兰.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1(09):108-110.
[3]付晓利,李伟伟,楚冬冬.舒适护理在小儿咽喉手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7970-7970.
[4]姚凤娟.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1(02):48-49.
[5]唐倩.小儿全麻下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麻醉恢复期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7,1(01):96-98.
[6]张启珍.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麻醉苏醒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7):166.168.
论文作者:邹利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患儿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预防性论文; 发生论文; 统计学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