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在产科抢救中的作用论文_陈利民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在产科抢救中的作用论文_陈利民

陈利民 (福鼎市中医院 355200)

【摘要】目的:探讨模拟仿真急救演练的方法,提高产科护士急救能力 方法:制订完善的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拟定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结果:经过数次演练,护士能有效地掌握并执行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提高了护士急救技能力、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协调了医护医患关系,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实施产后出血护理应急预案急救演练是有效地提高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产科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护士 急救演练 提高急救能力 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76-02

模拟仿真急救演练是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在设置的情景中进行急救的各种技术操作及处理事情的方法。通过让护士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抢救职责,可以让护士全方面的体会到抢救的全过程。

为了提高产科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我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于2012年3月~2013年6月,组织了3次医护配合的模拟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经过培训与演练,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对象

1.1 对象我科护士19名,其中本科1名,大专9名,中专9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7名,护士8名。自2011年3月~2013年6月组织了3次产后出血模拟急救演练,每次全科护士均参加急救演练,演练的内容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的抢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方法

2.1 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由各级护士担任,根据产后出血的原因、处理等,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角色配置,并组织实施。

2.2 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讨论。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产后出血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演练过程。由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一致。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最后,由护士长及护理部对医疗护理两方面进行模拟演练总结。第四阶段:再次演练。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再次演练,强调程序完整、定位配合,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3 讨论

3.1 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产后出血往往是发病急、来势汹汹、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病情危重危及产妇生命。产妇过度紧张、恐惧,护士在急救过程中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惊慌,甚至不知所措。定期的应急预案演练能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积累经验,通过身临其境的经历抢救,能使护士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操作正确敏捷,从而培养和锻炼了护士稳、准、快,避免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紧张、忙乱的现象。通过反复练习,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

3.2提高了医生、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技术的娴熟、医护配合的默契直接关系着抢救成功率。护士只有熟悉掌握应急预案,遇到产后大出血,积极配合医生抢救,迅速准备抢救物品、快速做好各种护理操作,为病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演练结果医生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在情景急救模拟演练中,护士轮流扮演患者及家属的角色,能使她们亲身体会和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加强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从而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

3.3 应急预案演练得到持续改进 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贯穿着多项护理技术操作、医护的配合、患者处置、各种制度的落实、护士的应急能力等,只有保证演练质量,才能真正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并且要不断改进应急预案演练, 坚持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高颖莉,郑芹,卢彩霞.专科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杂志,2009,8(17):221-222.

[2] 刘钰,张黎明,薛冰.急诊抢救应急预案在成批伤病员救护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年02期.

[3] 高爱萍.李璧如.运用仿真模拟急救演习提高护士急救能力[J]护理学杂志.2006年15期.

[4] 邓秋迎,张广清,李彦丽,陈淑珍,谢海燕.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年11期.

论文作者:陈利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应急预案演练在产科抢救中的作用论文_陈利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