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_吴玉玺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_吴玉玺

吴玉玺

〔摘要〕针对体育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国内体育用品市场,以及日益全球化的国际体育用品市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还难以适应。本文在分析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体育用品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体育消费体育用品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已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市场。我国体育用品业作为体育产业中最具产业规模的基础产业,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迄今为止,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达307 万家,加之上游零配件配套供应商和下游产品经销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共约408 万家,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体育品牌在我国都有加工。

1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现状

我国体育用品生产占有全世界65%的份额,但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很低。根据2004 年的分析,在世界体育用品领域中,美国品牌占全球45%的市场,欧洲占差不多30%,余下还有诸如日本、韩国等参与瓜分。在众多的体育爱好者及体育用品的消费者的心目中,还是一些世界知名品牌更有分量。

2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存在的问题

2.1 品牌众多且竞争力不强、缺少名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仅福建一个省就有超过1000 个体育用品的相关品牌,但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评估,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的品牌价值也仅及世界顶级体育用品品牌价值的7%左右。正因如此,中国是体育用品生产大国,却称不上体育用品的品牌大国。

2.2 体育用品业结构体系不太合理。我国目前的体育用品企业已经超过400 万家,但它们的产品结构体系不太合理,而且有些企业重生产、轻研发的现象比较普遍,用于群众体育的用品在设计思路上也不能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缺乏把传统产品升级换代的意识,达到不断扩大消费的目的。

2.3 核心技术缺失导致产业技术空心化。核心技术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基本点。虽然李宁、红双喜等体育用品企业普遍重视技术创新,已有两成以上的企业开展了自主创新活动,然而,技术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仍有许多体育用品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成为纯粹的加工制造型企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市场定位模糊,营销手段和方式陈旧。有些体育用品企业的市场定位模糊,在受到新品牌的冲击时,既想脱离新生品牌站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又想用和这些品牌类似的质量和价格来争夺市场。在市场营销手段上缺乏创意,同行业之间盲目攀比,只是按照成功企业的成名路线再走一通,花大价钱请形象代言人,耗巨资做市场推广,使得千篇—律的明星广告在集中的时间铺天盖地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然而这些广吿并没有使明星和消费者之间产生共鸣,许多消费者认为这类品牌,根本无法与耐克、阿迪达斯等世界名牌媲美。

2.5 缺乏体育用品标准化意识和人性化因素。对国际化产业而言,标准化是沟通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合作的技术纽带。通过标准化能够解决商品交换中的质量、安全、可靠性和互换性配套等问题。而对于使用者的保护则关注不多,应多考虑环保和人性化的因素。

3 我国体育用品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对策

3.1 以“明星市场造势”,提髙体育用品品牌的知名度。一个品牌成功运作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通过广告达到一个社会公众的认知和肯定。“李宁”品牌可以说横空出世,因为李宁“体操王子”和“世界冠军”的光环为李宁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在“明星造市”方面,有了明星,有了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够提高体育用品品牌的知名度。

3.2 以拓宽市场来保证产品创新的环境和应用。要实现产品创新,除了战略保证,还需要市场创新的支持,通过市场创新,将产品创新的成果转化出来。在国内市场,红双喜经历了市场网络的重组过程。面终端渠道的创新、体制创新,客户关系创新,物流创新,在市场化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变革,市场网络不断优化,让产品创新有渠道可走,有网络可布。

3.3 加强技术创新,这是打造体育用品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体育用品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方面,要发挥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作用.推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引进国外大企业来我国设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着眼于快速反映市场,建立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物流等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流程再造;在企业管理方面,要尽快引入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提供制度保障;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

3.4 加强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的法律监督和质量认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体育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体育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这说明国家不仅把体育每为一种产业,而且把体育作为一个事业来对待。加强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的法律监督,体育用品业才能更好的按照正常轨道发展。将为我国体育用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体育用品业从小到大、从仿制到创新、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的自给自足到走向国际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缋,引起境外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但由于我国体育用品业具有起步和进入市场较晚,结构体系不尽合理,企业营销规模分散,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效应差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个行业的再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体育用品业在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还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解决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才可能抓住商机,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晋江.运动鞋企业可能洶汰一千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02(3):52

2 郑芳.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19~22

3 徐娜.我国体育用品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2(4):68

作者单位:新疆第七师高级中学

论文作者:吴玉玺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5年4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  ;  ;  ;  ;  ;  ;  ;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论文_吴玉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