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经济效应分析

国债经济效应分析

汪洋[1]2008年在《国债的金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国债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属于财政与金融的双重范畴。国债的金融属性特征在不同的经济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形式与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国债的金融属性特征就表现得越为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变迁及扩展,国债规模也逐步扩大,国债对于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深入与广泛,国债作为金融资产以及作为金融资源的表现也就更加充分。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国债是财政与金融重要的连接点,国债操作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与协调的重要环节,并在其流转运动中联系着微观层次与宏观层次的经济运行。因而,研究国债的经济效应必须将国债的财政属性与金融属性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揭示国债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特征。国债既是当今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重要经济问题,更是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离不开国债的支持,经济市场化改革与金融运行机制完善离不开国债运行机制的完善。但是,目前中国国债的运行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其深层原因是中国还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制度变迁相对滞后,因此,国债的经济金融功能的实现也处于相对滞后的变动、完善和发展之中。这种变动、发展和完善过程,有些方面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运行的一般规律,有些方面则具有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因此,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国债的金融功能及其国债对主要经济金融变量(货币供应、利率、汇率、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及其实现机制的研究,系统深入地研究和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金融效应的一般规律,并客观地分析中国转型期国债运行的金融特点,即中国国债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中国国债金融功能和有效合理发挥国债经济金融效应的路径和策略。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中西方国债的实践发展和理论演进特征进行历史性考察与分析,理解与掌握国债发展的历史前提及社会经济基础,从历史与实践的角度考察西方国债的发展脉络,在其变迁过程中发现国债发展的历史逻辑。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国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渐进过程,国债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并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国债作为政府政策工具体现着政府的意志与要求,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国债的发展与变迁与其相适应,并逐步体现出其市场性的特征,国债的经济功能也逐步由财政功能向其财政与金融双重功能的转化,国债的理论研究也由宏观逐步向宏观与微观市场结合的理论转变。通过对国债金融的金融资产属性、金融资源属性以及金融功能属性的分析,对国债的金融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阐述,指出国债所具有的基本经济金融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风险管理功能、提供流动性功能,基准利率功能、宏观经济管理功能、金融稳定与调控功能。完善的国债及国债市场所具有的这些功能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统一并互为前提,国债经济金融功能的发挥不仅需要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也需要相应合理的制度安排,国债的各项金融功能共同统一于国债对于经济金融体系的动态演进与相互作用之中。国债的不合理运用也能导致负效应及影响,并可能会增加经济体系的财政与金融的风险,合理运用国债及国债市场是保证经济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讨论国债的“准货币”和“铸币税”性质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国债作为金融资产的货币特性以及国债所具有的货币效应。根据国债运行的不同阶段,国债的货币供应效应是不同的,影响国债货币供应效应的因素非常复杂,既有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经济运行及经济主体行为因素,还体现着政府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意图,同时还受到经济环境以及金融体制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分析基本的利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债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通过国债运行对于储蓄,消费、投资以及货币供求的影响分析,得出国债运行在封闭与开放不同经济条件下国债发行的利率效应。并就国债基准利率效应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对国债与国际收支及汇率关系的理论综述的基础上,讨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债与国际收支以及国债与汇率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运用扩展的M-F模型分析了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债融资的政府支出效应的机制。另外,本文还从政策层面分析了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最为重要的连接渠道并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是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重要内容与必然要求。对于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债融资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协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债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与配合的原则及可供选择的模式。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求对中国国债发展的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并为中国经济金融的改革与发展服务。因此,本文的立足点始终围绕中国国债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与体制转轨环境中财政、金融不断变革的特性,对中国国债的金融效应予以应有的实证分析,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至2006年中国国债与相关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进行计量检验以及经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国债的货币供应效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1994年以前,由于经济体系及制度制约,国债的货币效应并不显着,1994年后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逐步调整,国债的货币供应效应有所体现,但还不是非常显着,国债的金融功能还没有充分有效的发挥出来,发展国债市场,建立完善的国债运行机制,发挥国债的货币供应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是中国国债发展的必然选择。(2)对于中国国债发行的利率效应进行实证检验,中国国债的利率效应并不显着,分析其成因在于中国非市场化的利率体制以及金融体系发展的约束。还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国债利率与金融市场利率的相互关系,讨论了中国国债利率没有成为基准利率的影响因素,得出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作用。(3)同时,在国债与汇率、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之间关系的理论考察的基础上,就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国债的发行对于国际收支,净出口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于中国国债经济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4)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债政策运用在宏观经济管理以及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变化以及效果。中国国债政策的实施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国家金融战略的逐步实施,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债市场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金融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金融改革的深化离不开国债市场金融功能的完善及其有效发挥,并对国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债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因此,最后本文从中国国债及国债市场的功能定位出发,讨论了中国国债金融功能错位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国债发展同金融体系结构、商业银行改革以及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国债及国债市场在中国金融体系变革中发挥的作用,并认为,中国的国债市场发展必须同中国的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既要吸收国外先进的国债市场的成功经验,同时要根据我国转轨经济发展中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债市场发展本身所特有的规律,深化国债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加快国债市场发展和开放的步伐,充分发挥国债市场的经济金融功能,提升国债市场的效率,以利于最终构筑起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体系。

彭连清[2]2003年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国债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因而成为连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介和桥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国债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国债作用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国债渠道上的协调配合,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中国债运用的政策建议。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回顾了国债理论的发展脉络,尔后是概述国内外国债实践的发展状况,由此提出本文主题。第二部分对我国财政政策中的国债效应进行了分析。勒纳效应表明国债融资对消费需求具有促进作用,本文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观点;而挤出效应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国债融资的财政扩张对民间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但本文的实证分析没有支持这一观点,这主要是因为挤出效应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并不具备。由此,本文认为当前有必要继续实施国债融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并需要在国债的使用方向和方式上进一步优化调整,以更好地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使国民经济走上自主增长的路径。第叁部分对我国货币政策中的国债效应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说,国债的发行和流通会对货币供给量、利率和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货币政策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债的货币供给效应明显,利率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不明显,这与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状况是密切相关的,相应对策是完善国债市场,形成国债基准利率,推进利率市场化。第四部分从国债渠道角度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结合点,在两大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效果不甚理想,国债作为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的市场化沟通渠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为此,本文认为当前可行的途径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 基于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角度,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王海旭[3]2015年在《日本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指出国债政策作为财政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国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国国债政策运用实践表明,科学并合理地运用国债政策,可以对经济发展起到较为积极的推动作用,滥用甚至是无节制地使用,不仅导致国债政策难以继续,还可能陷入债务危机。日本是国债政策运用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自1965年恢复国债发行后,其国债政策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国债政策过度的频繁使用,也使日本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理论上,学界对日本的高国债政策一直持否定态度;在数据上,日本长期高国债并未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和信任危机;在未来发展上,短期内日本仍将维持高国债政策,大幅度降低国债发行规模的可能性较低。那么,日本国债发行为何没有引发债务危机,其高国债政策能否持续,值得进行深层次探讨。本文首先由可持续性思想溯源入手,对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的内涵进行剖析。之后,对国债政策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理论上各学派对国债政策存有较大争议,大体上包括国债有益论、国债有害论和国债中性论。而从国债可持续性角度应当包括国债政策的经济效应、风险和适度规模叁个层面。从国债政策的历史演进看,日本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恢复国债发行后,历次的经济景气波动中都运用了国债政策。国债发行从种类较少的小规模,到种类繁多的大规模,实施目的也从短期弥补财政赤字到长期刺激经济发展,并最终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最主要和最频繁运用的手段之一。从国债管理机制的历史演进看,日本从国债政策运用之初便重视对国债的管理,形成了包括发行机制、偿还机制和流通机制在内的较为完善的国债管理机制。在对日本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的分析上,本文重点从必要性、长期性和可能性叁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在必要性上,本文从国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出发,对日本1965—2013年间国债发行净额对民间支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2004—2013年国债发行净额与货币供给量M1、M2、M3进行相关性分析;对1965—2013年国债发行总额与央行贴现率利率的相关性,以及1998—2013年国债发行总额与隔日拆借利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实证分析显示,日本国债政策对民间支出具有正效应,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程度有限,对利率无影响。在长期性上,本文根据日本实际情况审慎选取相关指标,构建多层次风险分析体系。对1984—2013年日本国债负担类、偿还类、结构类指标进行单个分析、单层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日本国债总体风险极高,但已经度过快速增长期,增速趋于平缓。从可能性看,本文通过财政赤字率、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债率4个指标、以及国债规模增长率、国债利率与GDP增长率的对比关系,对日本国债适度规模进行判断。其一般分析结果显示日本现有国债规模已经超过适度水平。但一般判定标准本身存在很大缺陷,重新审视后发现,只有国债负债率及其变动与理论标准偏离度较大,不能说明日本国债已经超过适度规模。最后,本文从经济因素、市场因素和国债管理本身总结影响日本国债可持续的正反两方面因素认为,日本经济基础相对较扎实,国债融资成本较低、管理机制符合日本国债政策实施的客观要求、金融市场条件相对较好。并且,日本国债政策对经济具有正效应;短期内爆发严重债务危机的概率较低;而国债规模也不能简单认定已超过适度水平。因此,综合来看日本国债政策目前可持续。但是由于财政收支具有刚性,大幅度降低国债发行规模的可能性较低,如果日本经济无明显好转,则长期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

李中义[4]2006年在《经济增长中的国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我国国债实践的演进过程及其不断出现的新课题入手,选择“经济增长中的国债效应研究”作为论文题目,旨在深入分析国债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关系,为中国国债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国债的经验性研究发现,国债是伴随经济增长的一种客观现象。国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债对资本形成的两个重要因素——储蓄和投资的影响上。在财政范畴内,国债对税收的平滑作用保证储蓄的稳定增长,而国债资金为政府投资筹集资金来源,则直接扩大投资的供给;在金融范畴内,’国债市场是“剩余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主要渠道。分析国债与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关系,应该围绕着国债与影响总需求因素的关系展开。国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通过消费、储蓄、投资和利率等途径实现的。理论分析表明国债对经济增长和稳定均有影响,实证分析也表明我国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国债的适度规模问题,因为适度的国债规模是确保国债积极效应的前提。最后提出今后我国国债政策取向的选择问题,再次体现了本文写作的现实意义。

杜英娜[5]2005年在《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分析》文中提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因而成为连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介和桥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国债作用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国债渠道上的协调配合,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宏观调控国债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简单介绍了国债的涵义、发行、功能、规模,其次概述了国内外的国债发展状况,由此提出了本文主题。第二部分对我国国债融资的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挤出效应方面,分别分析了国债融资的财政扩张对民间投资的完全挤出效应、部分挤出效应、零挤出效应和负挤出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的国债融资不存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分析收入效应方面,分别从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叁个部分探讨了国债融资对社会整体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分析劳动就业效应方面,将国债融资与劳动就业的关联效应间接转化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关系,通过奥肯定律得出了经济增长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证明了我国的国债融资促进了收入分配的合理化和就业水平的提高。由此,本文认为当前有必要继续实施国债融资的财政政策,并需要在国债的使用方向和方式上进一步优化调整,以更好地带动民间投资和收入、就业的增长,使国民经济走上自主增长的路径。第叁部分对我国国债融资的货币政策效应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说,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对货币供给和利率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货币政策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中发现,我国国债的货币供给效应明显,利率效应不明显,这与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状况是密切相关的,相应对策是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形成国债基准利率,推进利率市场化。第四部分通过与政策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两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方式进行比较,得出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在两大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谢子远[6]2007年在《我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本博士论文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最新的经济计量方法,对1980年代以来我国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回顾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演进并进行文献综述;第叁章研究国债的公共支出及增税效应;第四章研究国债的民间支出效应;第五章研究国债的劳动就业效应;第六章研究国债的乘数效应:第七章研究国债的税收平滑效应;第八章研究国债的金融效应;第九章为结论及政策建议。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背景、目的及理论和现实意义,对国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并指出了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回顾了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理论与实践演进,基本结论是,很难就国债本身评价其宏观经济效应的优劣,而应当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评价国债在某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了怎样的宏观经济效应,可以说,国债是一把双刃剑,操作得好就会产生正面的经济效应,操作不好就会产生负面的经济效应。同时该章对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叁章研究了国债的公共支出及增税效应,这是我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一个方面。其中国债的财政扩张及增税效应、国债的政府消费效应两个方面的研究,国内还较为少见。研究发现,不论是否包含国债还本付息因素,国债均具有一定的财政扩张效应,说明国债为政府部门提供的融资便利满足了其扩张偏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财政预算的放松,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的扩张是导致税收增加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债又具有一定的增税效应,这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期间国债发行与税收收入双双持续增长这一饱为人们诟病的事实。研究发现,国债具有政府消费效应,即促进了政府消费的增长,这否定了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公共投资这一传统看法,说明国债资金是支持政府消费的重要力量。在国债的公共投资效应研究中,由于目前公共投资缺乏统一的口径,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缺乏可比性。我们的创新性在于,根据文献研究,确定了较为常用的四个口径的公共投资,并分别研究了国债与这四个口径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债仅仅对其中按照投资领域划分的公共投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没有促进作用,说明,国债并没有通过公共投资这一途径促进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按照投资领域划分的公共投资并非“纯公共产品”,某些传统上认为是公共投资的领域已经有民间资本介入,说明这些领域可能更适合民间投资而不是公共投资。公共投资在这些领域效率低下,可能是导致其缺乏经济增长效应的重要原因。另外,通过考察国债的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弹性,我们发现从长期来看,国债不仅没有促进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从这些研究结论出发,我们认为国债资金的公共投资政策应当加以调整。第四章研究了国债的民间支出效应,包括国债的民间投资效应及民间消费效应。在研究国债的民间投资效应时,我们不仅按照传统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公共投资(按照投资领域划分)对民间投资的影响,而且还直接考察了国债与民间投资的关系。发现,不论哪种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国债对民间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辩证地看,产生挤出效应未必是坏事,要具体分析是什么样的公共投资挤出了什么样的民间投资。但我们认为,我国的公共投资挤出民间投资,主要原因是公共投资本身质量不佳,同时又存在对民间投资的种种限制,应当极力加以避免,途径就是改革我国的公共投资体制,解除对民间投资的各种限制。在国债的民间消费效应研究中,与前人研究的一个显着不同是,我们不仅考察了国债与包括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在内的民间总消费之间的关系,而且分别考察了国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现从1981~2005年的整个时间段来看,仅仅是城镇居民消费与基本赤字国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基本赤字国债对城镇居民消费带来的冲击是负的,说明国债的储蓄性质推迟了城镇居民的当前消费,对城镇居民的当前消费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分别在1981~1993和1994~2005两个时间段上进行考察时,发现在两个时间段上存在明显的差别:1981~1993年,城镇居民消费是国债发行的重要考虑因素,即,是否发行国债及发行多少国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1994~2005年,农村居民消费是国债发行的重要考虑因素,即,国债的发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说明这一时期拉动消费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居民。但是,不论是国债发行额,还是基本赤字国债,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均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水平是影响国债发行的重要因素,但是国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着。具体来说,1997年以来以发行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没有达到拉动民间消费的作用,从基本赤字国债与民间消费的关系来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间消费。通过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演变路径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居民消费难以拉动的首要原因是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次要的原因则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居民支出预期过大。第五章研究了国债的劳动就业效应。通过建立就业人数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发现自1997年实施的以发行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显着改变了就业人数的发展路径,对劳动就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但由于现阶段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始终面临较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国债政策应当根据产业就业弹性等因素进行调整,以更好发挥拉动就业的积极效应。第六章研究了国债的乘数效应。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乘数进行了推导,运用叁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我国的财政政策乘数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历年的财政政策乘数在1.46~1.61之间波动。据此对我国的财政增支及增发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测算,发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国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作用力度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大。第七章研究了国债的税收平滑效应。通过模型说明,如果税收平滑定理成立,则宏观税率应该是一个随机游走过程,据此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税收平滑定理在我国不成立。这说明,国债在平滑税率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国债政策及税收政策需要作相应调整。第八章研究了国债的金融效应,包括国债的货币供给效应、国债的利率效应和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在研究国债的货币供给效应时,与以往不同的是,我们不仅研究了国债与M0、M1和M2的关系,还研究了国债与货币供给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国债余额对各货币供应量均无明显影响;国债发行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活期存款没有明显影响,对流通中的现金(MO)、广义货币供应量(M2)、活期存款及准货币、准货币具有明显的扩张作用。在研究国债的利率效应时,分析了货币供应量不变及货币供应量扩大时国债对利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国债对实际利率没有明显影响。在从理论上分析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时,除传统的研究视角以外,还通过模型说明,政府在面临高额债务时,可能会有意识地“制造”通货膨胀,从而增加铸币税收入,减轻偿债压力。实证研究表明,在1982~2005年整个时间段上,没有发现国债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当我们在1982~1993年和1994~2005年两个时间段上分别进行研究时,发现1982~1993年间国债对物价水平没有影响,但1994~2005年间国债具有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第九章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对国债政策的后续操作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邹声堂[7]2008年在《国债融资效应的政策协调分析》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于1979年重新开始举借外债,1981年又决定在国内恢复发行内债,从此政府举债规模越来越大。国债,从财政角度来看,是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平衡国家预算、解决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从金融角度来看,则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政府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长期增长的有力工具。因而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成为连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介和桥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债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理论上说,国债融资的财政扩张对民间投资具有挤出效应。其生成机制一般都归结为两种:一是直接挤出,在趋向或达到充分就业的经济水平时,民间投资和消费都会变得旺盛,民间资金需求才会跟着变得旺盛,政府向公众借款引起政府和民间部门在借款资金需求上的竞争,结果是政府支出直接替代本来民间部门要发生的支出,减少民间可用资金总额;二是间接挤出,国债发行会增加财政赤字支出,引起利率上升,利率上升抑制民间投资,分为完全挤出效应、部分挤出效应、零挤出效应和负挤出效应等。但是实证分析发现,国债发行对我国民间投资不但没有挤出效应,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挤入效应。从国债的发行、流通和偿还这叁个方面入手分析国债运行对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的影响,国债认购者大多是高收入者认购较多的份额,低收入者认购较少的份额,国债到期偿还,资金由政府流向国债持有者,而偿债资金无论是借新债还是用别的方式筹集,最终都来源于税收。若课税与持有国债的累进程度不同时,将导致收入分配的结果也不一样。国债的发行和流通会对货币供给量、利率和资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货币政策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国债运行对货币供给扩张的影响是在转型初、中期信贷约束与投资约束双重软化的体制背景下产生的,国债融资的政府支出扩大,银行购买了国债后不能减少贷款规模,企业购买了国债后不能减少投资,因而导致了货币供给量的扩张。当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国债发行对利率的影响与经济周期和货币需求有关,当经济周期处于萧条阶段,国民收入降低,用于交易的货币需求也相应减少,同时,经济处于低谷,投资预期利润率降低,利率会降到很低的水平。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无论货币供给是否增加,国债融资的政府支出最终都会产生利率提高的效应。国债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最佳结合点,在两大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M-F模型分析表明,近年来我国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及刺激投资、消费和出口方面的具体举措是有效的,但效果不甚理想。国债作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市场化沟通渠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为此,笔者认为当前可行的途径是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公开市场的操作力度。另外,国债融资不可能解决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原因是在现行金融制度安排下,大量的民营中小企业的货币需求未能真正得到满足,没有有效地启动民间投资。而且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同准固定汇率有矛盾,它削弱了中国进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要提高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有效性,给出的建议是必须提高边际消费倾向,降低边际进口倾向,提高投资主体对利率变动反映的灵敏度,人民币汇率政策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为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真正连接及其合力的共同作用,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例如:努力打通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逐步建设统一的国债市场;央行要加大对国债市场的参与力度,增加持有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的债券,同时要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国债衍生产品的交易,保障国债流通市场的流畅和多样化;完善公开市场业务,形成国债基准利率,推进利率市场化,激活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传导机制;优化国债期限结构和持有者结构,增强国债的流动性,扩大交易主体,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传导效果。总而言之,国债的宏观经济效应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多国债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性也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杨东亮[8]2009年在《国债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证检验》文中提出国债理论与国债实践所关心的叁个国债基础命题——国债经济效应、国债最优规模和国债最优期限结构,一直是经济学与金融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这叁个国债基础命题为研究重点,依据“理论研究——现实分析——实证支持”的研究范式展开研究。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国债基础命题的经典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精炼给出国债基础命题的理论研究结论;其次,对经典理论研究的结论进行现实分析,发现现实经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对国债基础命题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作者关于国债基础命题研究的基本观点,包括检验经典理论研究结果的新思路和国债基础命题研究的新视角;最后,利用我国实际数据,对作者关于国债基础命题的基本观点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具体包括: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协整方程模型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检验、利用时变参数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国债的总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利用平滑区制转移模型对我国国债风险和国债规模的基准指标进行分析、利用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进行检验。

周密[9]2013年在《我国国债金融效应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文中认为国债的发行、流通、还本付息等活动必然引起市场资金的变化,进而对货币供给量、市场利率和汇率等产生影响,国债的这种影响与效果即为国债金融效应。2012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中介目标将由货币供给量中介目标向着利率中介目标过渡,国债金融效应能否充分发挥不仅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还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条件。目前,国债期货正式上市交易,既可以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和债券市场发展,又可以为宏观调控提供关于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预期的隐含利率,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现实经济中,国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调控工具。从财政的角度看,国债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增加财政来源、筹集建设资金。与税收、货币发行等相比,国债发行具有迅速、灵活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国债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基础货币吞吐和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等作用。因此,国债具有金融和财政的双重功能,国债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自从国债产生以来,其功能经历多层次变迁,已经拓展到许多领域。在财政方面,国债是融资工具;在金融领域,国债是流通工具;在宏观调控方面,国债亦发挥着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周期,调控市场需求,维持经济运行等作用;在经济与金融改革方面,国债为推进改革提供融资渠道,起到巩固改革成果的作用。随着我国国债规模的扩大,国债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深化,为我国经济稳定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国债金融效应也越来越引起学者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债功能逐步凸显,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国债金融功能与金融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国债金融效应”为题进行研究,旨在深化金融效应的内涵与外延,服务于金融市场完善与社会发展。论文共分为九章,各章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难点、论文结构安排、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为国债理论。在这部分中首先对国债的基本概念、国债功能和国债理论的演进进行阐述;接着,从古典学派的效应理论、凯恩斯学派的效应理论、布坎南的国债负债理论、新古典综合派的国债理论及当前主流的国债观点等方面对国债效应的理论演进进行梳理。第叁章为国债经济效应研究综述。在这部分中,将从国债对公共支出、民间支出、民间消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债的经济效应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四章国债金融效应研究综述。这部分将分别从国债对货币供给量、利率和汇率的影响叁个方面对国债金融效应的文献进行梳理。第五章为我国国债发展及中美日国债市场现状。在这部分中,首先我国近代国债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债现状进行系统的介绍;接着,对美国和日本的国债市场给予简单的阐述,并对中国国债市场和美国、日本国债市场进行对比分析。第六章为国债金融效应的理论分析。这部分分别对国债货币供给效应、国债利率效应及国债汇率效应的影响机制、传导途径等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第七章为国债货币供给效应的实证分析。首先,对实证分析中使用的实证分析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具体包括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长期均衡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接着,分别利用现金、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衡量货币供给量,测度国债发行和国债余额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程度。第八章为国债利率效应的实证分析。分别使用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人民币存款利率度量利率水平,分析国债发行和国债余额对利率的影响效果。第九章为国债汇率效应的实证分析。选取中日货币汇率和中美货币汇率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债发行和国债余额对其的影响程度。第十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这部分将基于对国债金融效应的理论分析及我国国债金融效应的实证检验,得出国债金融效应的研究结论;接着,从国债金融效应的研究结论出发,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最后,基于前期文献和本论文的研究结论,提出研究展望。实证分析过程中,考虑到1994后我国国债市场开始快速发展、2005年7月我国的汇率体制改革、2006年起实施的国债余额管理制度,本文将以1995年3月-2012年12月为样本期、采用月度数据对国债货币供给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进行分析。以2006年1月为分界点,将1995年3月-2005年12月定义为阶段一,2006年1月-2012年12月定义为阶段二,分别在两个子样本期内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阶段一和阶段二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在货币供给不同的度量方式下,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出以下特征:(1)根据协整关系,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同货币供给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具体表现为:阶段一,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表现为:国债发行不会对现金、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但是国债余额与现金、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均呈现负向变动关系。阶段二,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表现为:国债发行额上升会引起现金的下降,但不会对狭义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却与广义货币供给量呈现正向变动关系;国债余额会造成现金、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增加。(2)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同货币供应量的短期动态关系具体表现为:阶段一,国债发行额变动不会对现金和狭义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但会造成广义货币供给量短期下降;国债余额会在短期内造成现金、狭义货币供给量的上升,却会导致广义货币供给量降低。阶段二,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均不会在短期内对现金、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3)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向均衡水平调整情况主要表现为:阶段一,当社会上流通的现金量、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受到扰动后,均会向均衡水平逐步调整。阶段二,当社会上流通的现金量偏离均衡状态时,不会在短期内向均衡水平调整,并且偏离的程度逐步上升。当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偏离均衡状态时,不会在短期内向均衡水平调整。2.阶段一和阶段二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利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在利率不同的度量方式下,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出以下特征:(1)根据协整关系,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同利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具体表现为:阶段一,国债对利率的影响表现为:国债发行变动不会对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产生影响;国债余额与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均呈现正向变动关系。阶段二,国债发行额对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影响不显着;国债余额变化不会影响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但是国债余额上升会造成人民币存款利率的降低。(2)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同利率的短期动态关系具体表现为:阶段一,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均不会对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产生影响。阶段二,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对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的影响也不显着。(3)当受到外界干扰时,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向均衡水平调整情况主要表现为:阶段一,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人民币存款利率偏离均衡状态时,均不会在短期内向均衡水平调整。阶段二,当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偏离均衡状态时,不会在短期内向均衡水平调整;但是当人民币存款利率偏离均衡水平时,短时期内不会向均衡水平调整反而偏离程度不断加大。3.阶段一和阶段二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汇率的影响是不同的;并且中国对不同国家的汇率水平,国债发行额和国债余额对其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具体体现出以下特征:(1)根据协整关系,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同汇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具体表现为:阶段一,国债对中美货币汇率和中日货币汇率的影响表现为:国债发行变动对中日货币汇率和中美货币汇率的影响不显着;国债余额与中日货币汇率呈现正向变动关系,但是国债余额变动不会对中美货币汇率产生影响。阶段二,国债发行对中日货币汇率和中美货币汇率的影响不显着;国债余额对中国日汇率的影响不显着,但是国债余额上升会引起中美货币汇率上升。(2)根据误差修正模型,国债发行额、国债余额同汇率的短期动态关系具体表现为:阶段一,国债发行不会对中日货币汇率和中美货币汇率产生影响;国债余额对中日货币汇率和中美货币汇率的影响也不显着。阶段二,国债发行额上升会导致中日货币汇率上升,但是国债发行额变动对中美货币汇率的影响不显着;国债余额变动不会对中日货币汇率产生影响,但是国债余额上升会导致中美货币汇率上升。(3)当受到外界干扰时,阶段一,当中日货币汇率和中美货币汇率偏离均衡状态时,均不会在短期内向均衡水平调整。阶段二,当中日货币汇率偏离均衡水平时,短时期内会向均衡水平调整;当中美货币汇率偏离均衡状态时,不会在短期内向均衡水平调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证检验了中国国债的汇率效应现有研究针对国债的汇率效应仅从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国债对汇率影响的机制和途径,但是,缺乏从实证方面对国债汇率效应的检验。与前期文献不同的是,本文以中国国债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国债汇率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二)对国债金融效应进行了重新界定前期文献针对国债金融效应的研究没有清楚界定国债金融效应与其他经济效应的界限,将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宏观调控效应、政策协调效应、国际收支平衡效应等归入国债金融效应。由于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指标,而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也是由于国债货币供给量效应衍生所致。本文将国债金融效应进行了重新界定,将国债的利率效应、汇率效应、货币供给量效应作为国债金融效应的研究范畴,而国债的通货膨胀效应、宏观调控效应、政策协调效应、国际收支平衡效应等仅仅是国债金融效应的衍生效应,故在本文的研究中没有涉及。(叁)国债金融效应的验证更加深入前期文献在对国债金融效应进行检验时,大都仅就国债余额或国债发行额数据对金融效应进行检验,而本文在控制国债发行额的同时,考察国债余额的金融效应,并引入工业生产值增速、赤字、消费、投资、进出口等控制变量,国债金融效应的检验更加深入同时论文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我国现行统计数据中没有较准确的GDP月度数据,本文采用大部分研究的惯用方法,选用工业增加值的月度数据进行替代,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以后的研究中将努力探索更好的方法力求更精确的数据分析;其次,本文只就国内环境研究了我国国债的金融效应,如何在更广阔的国际金融环境中研究我国国债的金融效应是本文下一步将要加以研究的方向;另外,由于本人理论知识和研究水平等还有待加强,因此文中对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的解读可能不是很透彻,在以后的研究中将作进一步完善。

刘忠敏[10]2009年在《中国国债经济效应的计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自从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的发行以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1994年财政改革之后,国债发行规模出现了跳跃性的增长,当年的发行额一举突破千亿元大关。此后,我国国债发行量和国债余额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2007年财政部发行国债约2.35万亿元,中国国债内债余额在年底首次超过5万亿元,比2003年底增加了一倍。2008年9月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断加深,预计2009年国债发行规模至少在13000亿以上。随着国债规模大幅度增加,债务负担率和债务依存度迅速提高,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对国债规模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忧虑。他们担心的负面影响主要涉及四个问题:可能诱发财政风险和政府债务危机;加重后代人的负担;挤出私人投资或降低国民储蓄率,损害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能力。在这种背景下国债问题是近几年来争论的焦点:国债会不会影响代际分配,加重后代人的负担?国债会不会挤出民间投资和民间消费?国债会不会降低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国债的经济效应研究。只有深入回答了国债的经济效应问题,才能认清我国国债的利用现状,发现目前国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国债政策。本文共分为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的框架,同时指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1、2章,主要阐述国内外文献综述和我国国债发行和使用的历史及现状。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国债的发行及使用状况,为国债经济效应的分析奠定基础。第叁部分为论文第3、4、5、6章,该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对我国国债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第3章首先分析了国债影响民间消费的作用机制;其次,分析了国债影响民间投资的作用机制;最后,实证分析了国债对民间消费和投资的效应。第4章主要阐述和分析我国国债对资源配置的效应。首先介绍国债对资源配置的优化作用,然后对国债的资源配置数量和结构效应两方面进行研究。资源配置数量效应从国家资源总量和政府部门资源数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效应从国债资金投向的倾斜度和国债资金的区域配置效应两方面进行研究。第5章主要阐述和分析我国国债对收入分配的效应。本章首先论述了国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机理。从国债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和国债对代际分配的影响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其次,实证分析了国债对收入分配的效应。最后,分析了国债对代际分配的影响,即国债的代际负担。第6章主要阐述和分析我国国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本章首先介绍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然后运用计量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国债资本和国债净发行量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以及国债的乘数效应。第四部分为论文第7、8章,这部分主要基于第叁部分的实证结果分析制约我国国债经济效应的因素以及提高国债经济效应的政策建议。第7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国债经济效应的因素:发行规模偏小;国债结构设计不科学;国债资金使用去向不合理;国债管理不完善,国债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第8章首先对前几章做了总结,然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确定最优的国债发行规模;调整国债的利率和期限结构;改进国债资金的使用去向;完善国债管理,提高国债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研究视角目前国内缺乏国债对资源配置及收入分配的深入研究,本文则对国债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国债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拓宽了国债的研究范围,弥补了国内对国债研究上存在的不足之处。2.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分布滞后模型、VAR模型、协整误差纠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通过这些方法定量研究我国国债的消费投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在对国债的资源配置效应研究时,用国债投入倾斜度指标来衡量国债政策的变化对各部门资源配置的影响,运用Jeffrey Wurgler提出的直接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的方法来研究国债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状况,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状况进行了估计。这些定量分析方法是其他学者在研究国债问题时很少采用的。3.论文观点第一,国债在调整消费投资结构方面起到了的作用,但调整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在研究国债对民间消费的效应过程中得出:中国“凯恩斯主义”的国债观与现实更相关,从长期来看国债的运用能够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这与谢子远(2008)的结论不同。在研究国债对民间投资的过程中得出:我国国债并未挤出民间投资,也未促进民间投资,从而验证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的正确性。这与谢子远(2008)的结论不同,但与高铁梅(2002)、徐传谌和李中义(2006)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第二,本文在对国债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研究时,从对资源数量和资源结构配置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进行资源数量配置分析时,得出的结论是:国债发行对当年国家资源总量并没有影响,但是增加了当年和以后年度政府部门资源拥有的数量。关于国债对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从叁个方面来进行。从国债资金的各个投向占国债总资金来看,我国的国债资金在1998-2004年主要投向交通、通信、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资金投向的倾斜度来看,国债资金逐渐向生态、退耕还林和移民建镇倾斜,投入速度逐渐增加。从国债资金的区域配置来看,我国国债资金的投入并没有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国债资金的配置效率不高,远远低于公共投资配置的效率。第叁,本文在对国债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分析时,通过OLS分析得出国债的发行对当代收入分配公平并没有影响。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国债的净发行量受建设性支出的影响很大,建设性支出是国债净发行的Granger原因。第四,本文在对国债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研究时,分别从国债资本和国债净发行量和国债乘数叁方面来进行分析。在分析国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通过OLS分析得出:我国的国债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国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在分析国债净发行量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中,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得出:产出、民间投资、国债净发行量和劳动力投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变化关系,是协整的。从脉冲响应的结果我们知道,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在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但是刺激的强度不高。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国债净发行对产出的作用存在滞后性和长期性。计算了国债乘数,认为国债的乘数效应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国债的金融效应研究[D]. 汪洋. 辽宁大学. 2008

[2].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国债效应分析[D]. 彭连清.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3]. 日本国债政策的可持续性研究[D]. 王海旭. 吉林大学. 2015

[4]. 经济增长中的国债效应研究[D]. 李中义. 吉林大学. 2006

[5]. 国债融资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分析[D]. 杜英娜. 河北大学. 2005

[6]. 我国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D]. 谢子远. 浙江大学. 2007

[7]. 国债融资效应的政策协调分析[D]. 邹声堂.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8]. 国债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证检验[D]. 杨东亮. 吉林大学. 2009

[9]. 我国国债金融效应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D]. 周密.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10]. 中国国债经济效应的计量分析[D]. 刘忠敏. 辽宁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债经济效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