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李达能,刘秀攀

发动机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李达能,刘秀攀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作为汽车动力发生装置的发动机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其相应的装配技术的难度也越来越高。装配过程作为发动机成品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保证发动机最终的整体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动机隶属于复杂机械产品,其装配过程属于串行和并行相结合的多工序装配形式。在装配的过程中,发动机以在制品的形式向下一道工序传递,与此同时发动机的装配质量也以在制品为载体不断地向下传递,直至完成装配活动形成最终产品质量。本文就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发动机;装配过程;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作为汽车动力发生装置的发动机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其相应的制造和装配技术难度也越来越高,致使装配过程影响因素和装配工序呈现出复杂、动态、相关以及非线性的关系,从而使得发动机装配过程的质址控制变得至关重要。

一、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装配进度对装配质量的影响

发动机装配进度对于装配质量有直接关系。发动机涉及的零部件数量较多,需要多个车间甚至多个生产单位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发动机的整体装配,这就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总装车间及其它辅助部门提出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各零部件生产车间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会为完成任务而超负荷生产,再附加装配作业的重复性和装配过程的视觉疲劳,就会导致发动机质量受到影响或存在无法预知的质量隐患,这就为后期的总成装配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而无法保证装配质量的一致性。

(二)装配过程中对于质量问题处理力度不够

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对于质量问题处理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首先,装配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或多或少会对发动机结构强度、疲劳寿命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难以进行试验验证或问题再现。对质量问题的处理后的效果,只能根据已有的资料进行定性评估,甚至主观决断,增加了发动机安全使用风险;其次,质量问题涉及零部件数量多,在处理质量问题时会涉及到一些大的零组件,一旦确定报废,企业经济损失很大,而且在现有生产模式下,发动机的配套往往缺乏备用部件,在进度要求紧的情况下,给质量问题的处理带来困难。

(三)技术难度对装配质量的影响

发动机装配涉及的零件多且形状各异,这也加大了装配的难度。发动机构造复杂,零部件数量多,使得装配工艺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工序与工序之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逻辑性,而装配顺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发动机的装配过程虽然逐步在向高度自动化方面发展,但现阶段多数零部件的装配仍是由人工操作完成,装配过程中的错漏装、磕碰伤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发动机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装配人员的工作质量;多数发动机企业的装配车间可能会将多个发动机的品种安排在同一装配线进行共线生产。对于一些在研机型,装配工艺还不太成熟,且工人水平差异较大,在生产装配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装配手法和装配工艺路线,甚至产品设计原理问题,导致设计和工艺更改频繁,影响发动机装配质量。

二、发动机装配的控制技术要点分析

发动机装配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按现阶段机械化程度,仍以人为因素为主,举例讲解发动机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

(一)合理控制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

发动机零部件约1000余种,各零部件安装应根据工作需要,控制合适的配合间隙,一般有间隙配合和过盈配合两种。在对零件进行紧固配合时,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过盈量,否则容易引起质量故障或者安全隐患。如曲轴轴瓦及连杆轴瓦与轴颈之间的间隙,如果过大,发动机运转不稳定甚至出现撞击声音,过小的话,因为油膜过薄或无法向间隙内添加润滑油导致干摩擦,出现抱轴,导致曲轴及轴瓦报废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控制零件之间的正确位置

发动机上有很多零部件在设计时规则,但是在制作过程中并无法保证与设计的完全一致。对于一个多支且较为复杂的出水管,制作时需要进行焊接,在装配时又需要对其进行角度的控制,外围的零件又比较多且与水管的间隙较小,所以此零件的装配就要非常精确,位置和角度都要严格控制,否则水管装配后会出现与其它零件干涉的问题,如水管是过盈配合装配,在处理该干涉问题时,还会导致水管的报废。

(三)部分零件之间的制造加工关系不可更改

发动机制造过程中,部分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是装在一起,同时加工而成,在装配过程中,应保持这部分零件原有的制造加工关系,不可随意更改安装顺序和安装方向。例如,曲轴轴承座与轴承盖、连杆与连杆盖等零部件就应该严格按照设定的标志进行安装,以保证加工件原有的加工精度和位置精度。

(四)按规定标记安装原零件

此要求主要是在发动机故障维修过程中需要着重要注意的事项。发动机在故障维修后进行总成装配中,大部分零件为已经进行磨合处理,已经达到最好的运转状态,这就需要在装配时,按规定标记对该部分零件进行安装,以保证其原有的配合关系,减少在发动机使用初期重新磨合产生的磨损。所以在发动机投入使用出现故障,需拆卸检修时,应在拆卸过程中做好零件标记,以方便后期安装时可以对号入座,避免与其它发动机零件发生混淆。

(五)要重视发动机零件的清洁

零件的清洁程度,对发动机的使用及后期的维修具有重大影响。例如,曲轴如果处理不当,在安装油封的加工表面残留了硬物,在装配油封后硬物会将油封的内唇口划伤,导致油封的密封失效,出现漏机油的问题。为保障发动机各部件的清洁度,在零件进入装配车间前,关键零件必须要经过清洗设备清洗后才能装配,而且清洗后还要将残留的水或是清洗液吹干净。

(六)做好发动机的密封检测处理

随着发动机生产和控制手段的提升,过程密封性检测是比不可少的环节。该检测主要是对发动机内部空间密闭性的检测,比如油道、气道及水道的检测,此种检测不但能检测到零件是否存在漏点,还能在两种用于存放不同介质的空间是否串通进行辨别,如油道与水道之间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串通,设备就能够利用设备的功能进行识别和提早发现。发现泄漏量与工艺要求不符合时,就需要对零件的装配状态进行检查,确认是否存在装配不到位漏装的现象。如检查确认未发现问题,就需要重新对发动机进行拆解成零件重新装配。

(七)发动机整体外观确认

此工序的设定非常重要。发动机整体装配完成后,准备进行磨合测试环节,但是对于前边所装配的外观件的正确性没有最终的确认,流入后序或市场仍存在质量隐患。

(八)出厂前的磨试

发动机装配完毕后,需进行磨试,这也是保证发动机出厂前质量的最后关卡。对于此环节,目前随着工业程度的发展,被分成了冷磨试和热磨试。成产厂家会根据发动机生产的成熟程度,合理分配两种磨试的比例来实现对发动机出厂前的检测。两种检测方式各有优势,冷磨试可以检测电器元件的信号输出的状态、功率检测,而且该种磨试方式不用对发动机进行发动,所以没有污染,成本低。而热磨试除了冷磨试具有的检测功能外还能检测发动机的三漏及异响等项目。但热磨试需要在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进行,消耗燃油,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起始阶段投入成本低。

结束语

发动机装配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装配人员的安装技术是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也是发动机装配不可或缺的条件。在安装过程中,装配人员应严格依据安装说明,对各部件进行依次安装,并做好发动机的调整及磨合工作,以保证发动机良好的实用性能。

参考文献:

[1] 惠晓滨.发动机装配工作的要求与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9):60.

[2] 林宏伟,王伟.保证发动机装配质量的技术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1,(5):92-92.

[3] 王荔岩,谢本才.发动机装配技术浅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49.

论文作者:李达能,刘秀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发动机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策略研究论文_李达能,刘秀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