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指导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理解_大历史论文

“大历史观”指导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理解_大历史论文

用“大历史观”引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观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历史”概念是由历史概念拓展而来,是从更为宽泛、更为广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与定位历史的社会功能。其首倡为黄仁宇先生。为什么称“大历史”?用黄先生的话说就是:“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其观点包含:(1)从小事件看大道理;(2)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察历史的脉动;(3)从中西的比较揭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4)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由此可以看出,黄先生的“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我们一般人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诸多原因积累的结果,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独特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方法在《万历十五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中学历史教师而言,如何利用自己的观点重建历史体系,对教科书进行再加工,以符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成了是否能教好课的关键,而“大历史观”可资借鉴者甚多。

一、从宏观上掌握历史教学体系

“大历史观”强调把历史演变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而对偶然性的事件则相对忽略。如果把这个抽象的概念,结合中学历史教科书及教学的运用,笔者认为,我们应把握的“大历史观”,就是要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教科书,了解教科书的编排体系和总体目标。把教科书中的每一课内容“放置在一个总体性的坐标上,观察其流向”,以自如地驾驭教科书。

如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其总体坐标就是人类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向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历史。其中,中国历史部分讲述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世界历史部分讲述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学中,每节课的内容都要在这个总体坐标中找到对应的位置,从而就能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中,为学生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体系。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又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岳麓版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通过“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样的单元内容编排,希望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中,我们就能把每一节课放在相关单元的背景下,每一个单元放在总体坐标下,从而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知识框架体系,从容驾驭教科书,详略得当,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容易理解。

二、形成中学历史整体教学观

“大历史观”强调整体研究,而中学历史教学也应该有整体教学观念。整体教学观就是在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始终渗透“学习过去,观察现在,展望未来;学习他国,反思中国,放眼世界”这种“大历史观”。具体而言是要学会站在初一、初二看初三,站在高一、高二看高三,即将每学段的教学置于整个初中或高中教学中。

如初中七、八年级的历史教学定位于“中国历史”,九年级的历史教学落足在“世界历史”。这种教科书编排模式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历史学习角度看,长处是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历史线索的梳理,短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大历史观”。因此,在初一、初二中国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入世界历史的一些知识,把中国历史放入世界历史大环境中进行讲授,对学生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和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大有裨益。

又如,运用“整体教学观”进行高三复习,首先要建立一种综合思维,构筑起历史复习的整体意识。这就需要我们:(1)把高中三年教学视为一个整体;(2)把学习过程与复习过程看作一个整体;(3)把培养能力和训练终身学习技能融为一体;(4)把复习课和复习活动化为一体;(5)把我们通常说的第一轮和第二轮交叉为一个整体;(6)把知识学习、复习和真题渗透、应考方法交错为一体。

三、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

“大历史观”告诉我们,历史研究要跳出“历史”的框框,要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要有大历史意识。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迁移和贯通。而且,知识经济的时代呼唤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任务。文史结合、政史结合、史地结合,不但可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好方法。

1.文史渗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史中有文,文中有史。被唐代史学家刘知几称为“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的《左传》,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中叙述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我们犹如亲历,置身其中;许多人物,我们如闻其身,犹见其人。这些事件与人物之所以能够生动入人心,形象于眼前,魅力的源泉就是史与文的结合,它们既是优秀的史学作品,同时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因此历史教学中,恰当的“文史结合”,既有利于历史课堂的生动形象,丰富内涵,也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且,中学历史教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材料解析能力。中学生要读懂古代历史文献,从中汲取营养,就要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分析世界历史,由于存在语言习惯的差异,再加上一些外交史资料,语言隐晦曲折,要从这些材料里提炼有效信息,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充分运用语文知识,分辨真伪、分析概括相关材料反映的实质。

2.政史渗透

历史要“通古今之变”,发现规律,需要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故吴泽先生在《史学概论》中说:“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最先进最科学的观点,莫过于唯物史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扑朔迷离,难辨经纬,用什么来统摄历史材料?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运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矛盾分析等方法。如要正确的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就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辨析史料,进而正确地预测社会发展趋势。曾经有人不无风趣地说:历史是加ed(即过去)的政治,政治是加ing(即正在进行)的历史。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历史与现实,把古代与现代充分沟通起来,引导学生去分析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现象。有关历史学科和政治学科相互渗透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要求历史教师不断深入发掘。

3.史地渗透

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州郡典》中说:“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察风土。”这透彻地说明了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联系的切入点,即了解史实的地理位置、分析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的相互影响。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指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可见,没有时间形式和空间形式,就没有物质的存在,历史教学也应当让学生掌握准确的时空概念、地理环境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例如,为什么雅典会形成民主政治而中国却向集权发展?海洋文明与大陆文明的形成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于大河流域?为什么曾以生命之水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今日竟被视为“中国的忧患”?这些问题深刻说明了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用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交相胜,还相用”的话来形容是非常贴切的。而且,加强历史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还有助于认识人类与地球共存、共生、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探索合理的途径。

四、从全球角度看待历史发展

“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以“天地不为尧舜而存,也不因桀纣而亡”的客观态度,放宽历史的视界,探寻事件的前因后果,是黄仁宇先生“大历史”所提倡的学习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就要提倡用全球史观来看待历史特别是地区历史的发展。“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论著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区域化”和“全球化”。

五、比较分析地区历史的发展

“大历史观”在著作意图上“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纵横交织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世界历史的变化发展是紧密联系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由于编写体例的限制和学生的思维习惯,容易导致两者的分离,历史高考试题已充分注意并着力突破这点——加强对中外历史对比的考查。正如学者所说:“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逃出它的局限性,把它与其他历史事件作比较。”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与同一时期世界历史上的一些重大发展放在一起比较,探究二者的异同,给学生一个全面分析事件的钥匙,更好地探究历史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养成全面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标签:;  ;  ;  ;  ;  

“大历史观”指导下课堂教学的实践理解_大历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