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公民道德新作风推进“良民之城”建设_道德论文

大力弘扬公民道德新作风推进“良民之城”建设_道德论文

大力弘扬公民道德新风,推进“好人之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风论文,之城论文,公民道德论文,大力弘扬论文,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浙江省常山县积极倡导“博爱奉献”的好人文化,大力弘扬公民道德新风,把开展“和谐常山·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涌现出一大批“常山好人”。其中,姜希敏、刘乾藩荣登2010年度“中国好人榜”,占祖亿荣获2011年度“浙江骄傲——致敬人物”称号,朱建成荣获2009年度“浙江骄傲——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主要做法为:

一、培育“好人群体”,夯实道德底蕴。一是专题部署“育”好人。开展“和谐常山·寻找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广泛发动城乡群众海选推荐近千名候选人,评选表彰100名左右的“月度榜样”和20~30名的“年度榜样”,全县基本实现形成了“人心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态势。二是全员参与“寻”好人。采用县乡村三级联动、策划开展“全县寻好人”“乡乡都有好青年”“村村都有好媳妇”等活动。五年来,已有50万人次城乡干部群众参与寻找推荐活动,不断谱写道德新曲。三是群众评议“选”好人。在《今日常山》、常山电视台、常山信息港等新闻媒体上进行评选公布,接受社会各界公开评议和书面投票,提升榜样的公信力。自2007年以来,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二、弘扬“好人文化”,彰显道德风尚。一是媒体宣传助燃道德之火。在各新闻媒体开设“彰显小县大爱、打造好人之城”“凡人善举、感动常在”等专栏、专刊,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五年来,中央、省、市等各级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常山好人”超过800人次,《“最美爷爷”占祖亿》《苏裕德:26年为村庄义务保洁》《孙子获捐眼角膜祖父捐献接力传递爱心》等凡人善举在《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主流媒体上报道,《常山:10万百姓海选10名楷模》《常山,好人满山城》《常山,小城温暖故事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常山生动实践的报道在《工人日报》《浙江日报》上以整版形式刊发,全县上下“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氛围不断浓厚。二是社会宣传闪耀道德之光。在全县各行政村设立342块“好人榜”;在城区中心地段推出“好人示范街”,将身边好人的照片和简要事迹制作成灯箱广告展出,让常山的百姓“民星”成为最靓街景;制作常山“好人地图”,将600多名好人的居住地在常山行政区划图进行标注,并配上照片在城乡宣传;印制6万张常山“好人明星片”,将好人照片和简要事迹印上明信片策划“年度好人”主题晚会,对每年评选出来的好人进行隆重表彰;编辑最美爷爷占祖亿连环画等书籍;编创文艺节目进行巡演等等。三是活动实践竞放道德之花。对评选出的“身边榜样”在每年“公民道德宣传日”、中秋节、春节开展分批走访慰问活动。组织开展“学最美爷爷、倡文明新风”“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常山人”等实践活动。在“好人精神”的感召下,先后涌现了八旬农村老人志愿捐献眼角膜、80后农村青年勇救13岁落水儿童、市民闹市勇擒持刀歹徒、常山烈士后代真情照料病残女孩13年等一系列凡人壮举,《华尔街日报》、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浙江日报》等媒体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道德之花在常山大地竞相绽放。

三、建设“好人之城”,树立道德标杆。一是深入实施创品牌。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明确了以深入建设“好人之城”助推公民道德建设的思路,对加快建设“好人之城”任务进行分解落实,促进“好人文化”对城市品牌的引领、渗透,为“好人之城”城市品牌的宣传推广提供支持。二是巧设载体促提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统领,将道德建设具体化、形象化。谋划常山好人馆、《常山好人道德风采》丛书等10个项目,逐渐形成常山特有的城市文化新品牌。三是健全机制强保障。建立社会各界扶持道德模范的长效机制,不断浓厚“好人有好报”的氛围,以募捐形式设立“常山好人基金”,以“你为社会行善积德、我们为你排忧解难”为主题帮助彭国方、樊爱姣、赵五毛等“好人”销售了200多吨胡柚等等。

标签:;  ;  ;  

大力弘扬公民道德新作风推进“良民之城”建设_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