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论文_晁玉庆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论文_晁玉庆

青海东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青海省海东市 8107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模式决定着其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隐患,主要原因在于中标单位在中标之后会分包工程,但分包商资质等级不同,对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水平也不同,资质较高且对施工安全与质量的认识较高的单位愿意在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方面有更多投入,效果相对较好;反之,安全事故隐患较多,质量事故的发生也相对频繁。而实际情况就是部分分包商轻视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中标单位又疏于管理,导致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中有很多隐患。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已经是当前发展建筑事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联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侧重于对建筑产品的质量要求下的组织安排,而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则更多的注重建筑工程建设生产过程中的施工人员和企业人身财产的安全性措施。二者分别是从自我和全局出发,是对建筑工程生产实现过程的有力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建筑工程质量目标是检验建筑产品成败的依据,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由检验批项目逐步积累实现的。建筑工程的安全目标不是建筑产品的最终检验标准,但确实建筑工程可以完成建设的基本条件,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持续在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施工操作,才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目标。而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保证施工产品的质量,才能为安全施工提供支撑。提高建筑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助于强化建筑生产产品的质量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有了对建筑工程安全的认识,可以有效促进施工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不安全隐患防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安全施工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最基本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意识淡薄

尤其是施工企业人员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均不高回顾历年来我国建筑行业事故可以看出,安全质量事故是最易发生的,究其原因是安全质量认识的不足或意识淡薄。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速度的加快,大量劳动资源的需求使得很大一部分可能不施工技术、缺乏培训的务工人员加入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行列,这一部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的意识是不清晰的,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

2.2建筑材料不符合规格

建筑工程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最基本单元,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材料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等级、结构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轻者导致工程项目返工,重者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建筑材料常出现的问题有:检查抽取的建筑材料达不到标准要求;对工程项目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把关不严,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未检查其出厂合格证等,导致部分不合格的产品使用到建筑实体中;一些过期建筑材料使用于建筑施工中等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2.3施工一线劳务队伍作业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目前建筑施工队伍主要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一线劳务队伍,其缺乏培训,质量安全意识淡薄,技术能力、整体素质水平不高,对施工中被用于规范的“操作规程”不予重视,施工操作方法仅凭师傅口头传教,全无“操作规程”作指南或约束,施工操作不规范,这些因素均有可能造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與质量控制的策略建议

3.1严格规范施工流程

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者应对施工流程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格依据审定的建筑设计文件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组织开展施工作业,让施工过程更规范,有效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同时,施工单位要完善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督促施工人员在任何施工流程中都要严格依据相关操作规范与规章制度进行作业,由专职安全员以及施工员随时检查工程各部位施工情况,管理者更要严格履行安全责任与质量责任,一旦发现安全或质量隐患必须立即责令整改。另外,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防护设施等的检查与验收,强化作业过程安全管理,遵守国家与地方、行业等标准,严格依据国家现行标准与规范要求进行验收,以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保证工程质量达标。

3.2加强关键因素管理

材料、设备与人员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三大关键因素,必须加强管理,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满足要求。一是加强建筑施工材料管理,选择优质厂商提供合格材料,严格把控材料进场过程,保证选购的建筑材料满足设计标准与规范,同时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和保存,预防因保管不善而造成材料性能降低的现象出现。二是加强对施工设备与机械的维修养护,严禁没有上岗资格的操作人员操作大型机械设备,现有的老旧设备必须要及时更换,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指标与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三是加强人员的管理与培训,通过入职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提升执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施工单位务必要大力宣传加强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观念上积极转变施工人员忽视安全与质量的不良思想,保证他们用高度投入的状态主动参与施工管理,提高施工安全与质量水平。

3.3强化施工过程监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协调中,监理单位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施工单位主动接受监理单位的监督与管理,由独立于建筑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监理单位对整个施工过程履行监管职责。在监理工作中,监理单位应综合归纳常见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质量控制问题,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的引发因素,结合建筑行业施工管理情况对施工安全与质量逐步实施全面的管理与监督。同时,施工单位要接受监理单位从施工技术与工艺的角度向自己提出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可行性强化建议,组织专业施工技术人员接受培训,增强安全与质量意识,形成优良管理氛围,为保证施工安全与质量提供保障。

3.4完善施工管理评价

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完善建立施工管理体系,促进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顺利实施。施工单位要按照施工方案与自身情况完善管理体系,保证科学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预防出现从传统施工管理模式中照搬一套施工管理体系管理多项工程施工的现象,确保施工管理的适用性、科学性与先进性,提高施工管理的安全性与质量。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还需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确保其实施,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完善施工管理体系,还要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明确施工环节各个部门的权限和职责,顺利实施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完善建立施工评价体系,促进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顺利实施。针对建筑工程的分包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尽早建立健全施工评价体系,系统性评测分包单位的施工安全管理情况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情况,以此夯实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基础。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要不断加强对分包单位的施工过程管理,围绕中标单位对分包单位实施全面安全管理检查和质量控制监督,有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正常有序开展。

结束语:

现当前我国工程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处理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人民的生活安全问题,更要求建设单位提高各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全面质量的管理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全面性、预防性和可控制性、科学性,使每个工作主体的质量责任和工作责任明确清晰,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更加完善,促进建筑行业更好,更快,更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杰.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25).

[2]赵立军.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09).

[3]周拥军.安全管理人员在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房地信息,2016,07:56-57.

论文作者:晁玉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论文_晁玉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