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管理人员的年薪制度_股票论文

美国管理人员的年薪制度_股票论文

美国的经理年薪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经理论文,年薪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国内正为了营造一个“企业家阶层”大造声势,南方许多企业已开始酝酿实施“经理年薪制”,以激励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笔者在此不去探求国内企业的运作状况,而愿从美国经理年薪制的现状与走势作一概述,以此为鉴,告诫同仁。

美国经理阶层的薪金一般是工人的数十倍。美国海依顾问集团公司调查统计了282个美国大中型公司的经理年薪,在九十年代初期,每人平均为170万美元,其中前三十个大公司,每人年薪平均高达320万美元,这一水平比1985年的年薪水平72.5万高出二倍还多!也远远高出当时人均收入19130美元。即使与日本的高级管理层的年薪相比,美国的老总们也要高出三倍以上。这里曾有一个著名的笑话流传:

九十年代初期,日本的汽车工业把美国汽车工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当时的布什总统率领一群美国汽车工业老总赴日考察。访问期间,美日双方的汽车巨头有一场精彩的对话,要点是美方经理最关心的是自己的薪水及福利待遇,日方经理则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市场份额及盈利水平。令人不可置信的是,日方经理的平均薪金是他们的手下败将——美国经理的薪金的1/3。这一报道诱发了美国经理年薪制度的革命,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状况下,企业家年薪成为众矢之的。

美国上下关注经理年薪,其原因不在于经理拿钱太多,而在于经理的高薪与企业的经营业绩不成正比关系。如1990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老总获得了1800万美元的收入,而公司的利润则下降了71%。对于美国的经理阶层,也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只不过他们的年薪是处在一个高水平的情况下。其症结在于企业赏给经理公司股票成了惯例,这一惯例的演变从以下数字可窥一斑:资料显示,在1985年,美国大中型公司经理用公司赏给的股票所赚的钱,只占经理们总收入的8%,但到了1991年,经理们在股票上赚的钱,占他们总收入的31%,几乎等于他们的正式薪水。另外,经理们还有年度奖金、红利、公费旅游、高级俱乐部等特权福利,这些优厚的待遇使一般工薪阶层望尘莫及。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总裁帕莱有专供私人用的直升飞机、喷气式飞机、高级轿车、豪华餐厅等等。

美国公司这样做,实属事出有因。因为美国会计制度容许公司在报表上只报经理底薪,不报给经理的股票价值,因此,公司获利的数字比实际数目要大,以此来吸引股民,讨好股东。政府的税法不仅允许公司这样做,而且,在经理的股票赚了钱的时候,公司还可以用他们所赚的钱进行退税。理由是这些钱是公司送给经理的,如果公司不送出去的话,公司就会获利,而现在已送出去了,所以应该退税!

因此,美国的现行制度只是蒙骗了股东和大众,占了政府退税的便宜,受惠者只有经理阶层,而且它已日益失去了原有的激励经理努力工作,积极进取的本意。这种年薪制度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多数企业的总经理同时又在董事会中任职,因而与董事们互相庇护,达成默契,共同谋求自身福利的最大化。这一弊端披露于众之后,公众声讨的浪潮和改革的呼声,已迫使年薪改革走上日程,目前设计的改革方案主要有以下四个:

第一个办法就是把送给公司经理的股票放在公司里,并将这些股票的价值随股票市场或同类企业股票涨跌平均数浮动,一旦公司的股票涨幅高于股市或同类公司,公司经理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否则,只能拿底薪。

第二个办法是把公司送给经理的股票定价高于市价。比如,时代华纳公司把给经理们的股票定在每股150美元,而市场价只有每股118美元,这样只有把公司的股票涨到150美元,经理才有红利,否则将无利可获。

第三个办法是冻结薪水,按照公司成长比例配送股票。如雅芳公司的总经理就自愿将他的年薪冻结在61万美元,直到退休,而把他的分红从年薪的65%降到50%,变换5万股的公司股票,并向公司保证每年增长10%至12%。其实,只要公司经营出色,达到预期目标,公司仍会补发薪金与红利,同时,他所持有的5万股公司股票也会增值不少。

第四种办法是所谓的“高风险高奖励办法”。如宾州一家公司采用此法,当时该公司位居本行业第23名,公司规定,在五年后,如果企业排名仍在十名之外,则经理无奖励可得;如果企业排名列第七至第九位,则可拿到股票获利的50%;如果企业排到第二至第六名,则可拿到百分之百的股票获利;如果企业位居榜首,则可拿到股票获利的160%。

然而,以上四种方法并非尽善尽美,其中最大的漏洞在于:股票价值的涨落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因为股票价值的变动还受到市场游资的多寡、国家宏观政策、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股票价格大幅上涨,也不排除经理管理低下,企业不景气这一现实存在的可能性。已经有公司品尝到其中的苦味,领略到仅以股票价值衡量的缺憾。

总之,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改革经理年薪制,其终极目标是要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盈利,与经理薪金稳定增长同步进行,即通常所说的“富了和尚旺了庙”,而不是“富了和尚穷了庙”,更不是“穷了和尚损了庙”!反观国内的企业改革,以此为鉴,防止走过头路、走回头路,使经理年薪制真正发挥它的激励作用。

标签:;  ;  

美国管理人员的年薪制度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