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学习动机探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论文,学习动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2-7401(2008)03-0038-04
一、成人学习动机的含义
成人学习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成人的学习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预期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历程,它也是推动成人个体参与教育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因,是成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处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倾向。[1]
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有两个条件:一是内在条件,即自我学习需要,主要指个体自我兴趣、爱好等内在因素。二是外在条件,也称学习诱因,是指来自外部环境并满足个体学习需要的外在刺激。来自内部的学习需要和来自外部的学习诱因,都能激发成人的学习动机,而且往往是外部的学习诱因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要,并进一步使其产生学习动机。
二、国内外成人学习动机分类研究
(一)国外研究简述
对于成人的学习动机,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动机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就开始了成人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比如豪艾(Hoy)1933年发表了《成人夜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探究》一文[2],威廉姆(Williams)和海尔斯(Health)在1936年发表了《学习和生活》。[2] 虽然英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得非常早,但研究成果比较零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英国国家成人教育机构在《充分提供成人教育》报告中指出,对成人学习动机的研究逐步走向系统化有两个条件:一是持续不断地开展研究,二是必须找到正确的研究道路。[3]
相比,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显得更加系统和详尽。克罗斯(Cross)在对成人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中综合运用了四种方法,包括深度访谈、动机量表、问卷、假设验证。[4] 霍尔(Houle)认为参与任何一种教育活动不可能只存在一种动机,而是有不同动机促成的,而且这些动机之间会相互强化。他把这些动机进行了分类,包括目的定向型、活动定向型和知识定向型。[5] 目的定向型即自我追求的目标激发了成人的学习需要,并构成其学习的基本动力。对于这种人来说,学习不过是实现个人目标的手段,学习途径与手段的选择完全服从于个人目标。活动定向型的学习者是仅把学习视为一种活动,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是通过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来调节个人生活的节奏,改变乏味寂寞的生活。知识定向型的学习者则认为知识的价值高于一切,任何知识、经验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内容,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约翰斯顿(Johnstone)和瑞瓦拉(Rivera)则把动机分类为:为新职业做准备、职业提升、自我提升、闲暇娱乐、家政需要、应付日常生活、社交需要、逃避枯燥生活等。[6] 而且,他们进一步阐明了这些动机跟个体的性别、年龄、专业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相关性,认为成人教育对于不同社会等级的人来说其作用是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差的人,参与成人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习得生活所需的技能。随着其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参加成人教育的动机也会发生转变,不再是适应基本的生活需要,而通常会转向较无生活压力的事情,如闲暇时间的充实,等等。
其他学者也运用了不同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大同小异。伯杰斯(Burgess)使用自己制定的量表,以圣路易地区的1046位成人学生作为学习动机调查的对象,经调查分析,得出了成人学习动机的七种类型:获取知识、达成个人目标、达成社会目标、达成宗教目标、参与社会活动、逃避(厌烦、无聊等)、顺从外界要求。[7] 莫斯特(Morstain)和斯马特(Smart)则强调了六种动机:社会关系、外部期待、社会财富、职业提高、逃避生活、认知兴趣。[8] 在之后的研究中,艾斯拉尼(Aslanian)和布瑞克(Brickell)电话访谈了744位成人学习者,发现83%的人认为“生活的转变”是他们学习的动机,比如职业的转变。[9] 然而电话访谈这种研究方法可能会使研究结果有些片面,如果能够综合分析学习者的生活环境,这对准确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应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成人学习动机的分类其实都非常相似,只是不同的学者运用了不同的术语而已。当然,成人的学习参与程度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很大程度要受到个人和社会文化环境之间动态关系的影响。卡普(Carp),彼得森(Peterson)和偌艾福斯(Roelfs)三位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个主要的成人学习制约因素:环境因素、制度因素和情感因素。[4]
(二)国内研究简述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成人的学习动机也展开了不少研究工作,有的学者把成人学习动机分为社会完善型、自我提高型、实用功利型和潜在可塑型;有的把学习动机分为社会因素、单位因素、家庭因素和自我因素;有的认为学习动机有四个指向:一是职业进展指向——调动工作和升级提干,二是个人目标指向——增加收入,三是求知兴趣——增长知识和出国留学,四是活动欲望指向;还有的学者把其归结为求知兴趣、职业发展、服务社会和外界期望等四种类型。[10]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成人学习动机的分类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之处。成人的学习动机类型中最具普遍性的主要包括求知兴趣、职业进展、改变生活、社会服务、外界期望和社交关系等六个方面。[11]
1.求知兴趣。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主要基于求知欲望、求知兴趣。也就是说他们通常是为了不断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增进智能、充实自己、避免落伍而参与成人教育活动的,不存在其他特定的学习目的。
2.职业进展。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主要基于个人职业发展上的考虑。通常包括获得就业资格或某种职业资格,获得晋级加薪机会,提高工作能力,增加竞争能力,获得专业转岗能力,等等。
3.改变生活。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是为了逃避生活中的厌烦,改变呆板固定的生活方式,摆脱茫然或无聊的心情,逃避不尽如人意的职业生活情况,在快节奏生活中获得暂时的松弛和休息。
4.社会服务。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社区。包括增进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增强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为参与社区工作做必要的准备。
5.外界期望。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是为了顺从或满足来自外界的要求或期望。包括实现雇主的要求,遵从权威人士的忠告,满足父母或爱人的期望,或受到别的成人学习者的影响,等等。
6.社交关系。这类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理由不在于学习活动本身,而是为了通过学习结交新朋友,拓展社交圈。
三、成人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成人学习的动机很多,影响成人学习动机的因素也很多。只有明白了影响成人学习动机的这些因素,才能有效地来激发其动机,促进成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成人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10]
(一)内在因素
影响成人学习动机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个性心理倾向、受教育程度几个方面。
1.年龄。年龄是影响成人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年龄不同参与学习的动机也不同。年轻人的学习动机倾向于实用,以获取文凭、取得资格、求得职业及职位晋升为主;中年人的兴趣主要在于职位晋升和提升生活质量;年纪较大者则以社交接触和充实闲暇时间为主。
2.性别。男性由于承担较多的社会责任,生活压力更大,因此其学习动机更倾向于工作进展和满足外界期望;而女性则更多倾向于社会关系和求知兴趣。
3.个性心理倾向。一般认为自重感是判断个性心理倾向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自重感者对自己表示信赖,能够肯定自己的能力与价值;低自重感者对自己表示怀疑,常常产生低劣、卑微等消极情绪。高自重感者对自我持积极的态度,故往往主动地参与教育,其动机指向自然,以认知兴趣、社会服务和个人发展等为主;低自重感者因其对自我缺乏信心,故往往被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学习动机指向也就多为改变生活、外界期望和职业进展等。
4.受教育程度。个体先前所受的教育年限越长,受教育程度越高,其学习动机越倾向于认知兴趣和社交关系;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倾向于职业进展、外界期望和教育补救等。
(二)外在因素
1.家庭及婚姻状况。婚姻状况与外界期望、职业进展、改变生活和求知兴趣等四个因素与学习动机有密切关系。未婚者可能需要摆脱生活的寂寞、孤独而参与教育活动。由于还未组建家庭,生活压力没有已婚者大,尚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而已婚者往往因为得到配偶的支持或者职业进展的需要而参加学习,故其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期望的影响。
2.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者,其学习动机指向多倾向于非工具性目标,如求知兴趣、社会服务等;而社会阶层较低者,则较倾向于工具性目标或基于外界压力,如职业进展、外界期望等。
3.其他因素。包括学费、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专业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水平和学习任务难度等因素。此外,国家政府部门政策导向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成人学习的动机。
四、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
明确了成人参与学习的多重动机,以及影响成人学习动机的因素后,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激发措施,帮助成人克服种种困难,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发挥成人自身的主体能动作用,成人学习才能真正见效。
(一)增强成人的学习信心
一个人信心的充足与否决定了其完成某一事情的可能性。对于成人而言,其信心同样也决定了其学习的持久性,最终将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增强成人的学习信心是激发成人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成人由于感知觉能力、机械识记能力等出现了逐步衰退的趋势,加上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压力,导致了相当一部分成人对学习的信心不足,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要增强成人的学习信心,必须转变其观念。众多研究表明,虽然随着年龄增长,人脑的细胞逐年稍有减少,但人的大脑未曾利用的潜力高达90%,所以脑细胞的死亡量不足以影响成人的智力活动;成人学习能力的增长不因生理成熟而终止,人的智力如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成年后并非停止发展,成人仍可保持很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学习与训练是保持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11] 只有让成人树立了这些观念,才能充满信心地去学习,也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促成外在诱因向内在需求的转化
目前,成人参与学习主要是由于职业进展、外界期望等外在诱因的推动,往往追求学习的速成性,希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成人追求个性完善与人格健全的内在需求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对于成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意识地帮助学习者促成外在诱因向内在需求的转化。也就是说,既要注重成人的学习结果,又要保持成人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既要让其关注学习的短期效果,又要让其明白学习的长远意义;既要使成人认识到学习的个体价值,又要让其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社会价值。
要有效地促进成人学习的外在诱因向其内在需求的转化,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因为成人一般都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教师的角色已经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应该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成人教学。美国成人教育专家简·韦拉(Jane Vella)倡导的对话教育理论在广泛的实践中已经显现出独特的魅力。对话教育理论主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主体,在开展教学前进行充分的学习需求与资源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及时地给予所有成人学生以安全感,从而建立起一种健全的师生关系,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注意学习的循序渐进与强化,同时要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让成人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培养其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12] 这种对话教学方式对成人学习的外在诱因向内在需求的转化具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成人教育工作者借鉴和推广。
(三)让成人在成功体验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有成功体验的人更乐于学习,并且学习的持续时间会更长,即便遭受失败,也往往会归结于自己还不够努力,他们对成功充满了更多的憧憬,常常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直到目标实现。一般来说,经常成功的体验,能导致志向水平的提高;经常失败的体验,则会导致志向水平的降低。失败得越多,志向水平降得越低,最终将引起回避和退缩反应,以及丧失学习的信心。这种影响在青少年教育活动中非常明显,对于成人更是如此,因此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学习中的一次失败或者老师的一次批评,极有可能打击成人的学习信心,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成人教育工作者要尽量根据每位成人学员的工作特点和性格特点为其多创设一些学习情境,使每个成人都有成功的希望,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让成人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进一步强化其学习动机。因为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后,既能知道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从而增添学习的热情,又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成人教育工作者在对成人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成人学习结果的反馈一定要及时。第二,反馈在注意全面的同时应突出重点,抓住成人学习中的“瓶颈”,对成人学习中出现的关键错误进行重点分析。第三,应随时让成人知道自己现在的学习状况离所确定的学习目标还有多大差距。第四,对学习上有障碍的成人应具体分析其学习的困难之处,及时帮助其排除学习障碍,并经常对其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第五,学习结果的反馈应与学习的评价结合起来,没有评价的反馈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反馈,其反馈的效果也肯定不佳。
收稿日期:2008-01-21
标签:学习动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