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深入推进“美德港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连云港市论文,江苏省论文,美德论文,港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道德不仅是“立人”的根本,也是“兴国”之策。连云港市从最能形成共识的“爱、敬、诚、善”入手,大力选树、推介、学习、礼敬道德示范群体,努力塑造“美德港城”城市人文精神和海滨城市形象,营造“立德有规、行德有赞、善德有爱”的浓郁氛围。 一是选树礼敬“美德人物”。制定出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荣誉称号管理暂行办法和评选办法。2008年以来,先后推出省级以上道德模范、美德少年34人,“中国好人”50名、“江苏好人”86名,市级道德模范50名。强化网络文明建设,举办“港城网络善行榜”评选,吸引10万余网民参与推荐、评论上榜人物(事件)。以“与‘雷锋车’同行、共建美德港城”为主题,实行月度志愿服务领办责任制,每月开展一次志愿服务品牌集中行动。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在全市公共交通行业开展“文明示范车”“敬老文明线”创建,每年开展“十佳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十佳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十佳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十佳优秀志愿者”评选。海州区连续九年开展“爱心市民”评选活动,每年投入表彰经费100万元。连云港开发区以“汉代东海孝妇传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为契机,着力培树道德典型“十百千”工程,精心打造了“孝德园区”品牌。成立运行“道德风尚建设基金会”,为道德先进典型提供多方位关爱服务。实行文明单位(行业)社会责任年度报告制,协调医疗、保险、媒体等部门分别为道德示范群体赠送体检、人身保险、报刊,呼吁社会和群众积极做到“有善可扬、有善必扬、扬善必广”。 二是全面传播“美德现象”。每年推出公益电视节目《文明有约》12期、“温暖港城、好人好报”报纸专栏100期。举办“美德礼赞”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美德港城故事汇”基层巡讲活动。组织“文明美德大家唱,核心价值观‘六进’”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传播文明新媒体联盟”,强化“街头正能量”,打造BRT公交沿线“好人相伴·一路同行”风采展示栏。突出“互联网+摄影”,成立“聚焦文明”摄影志愿者分会,动员摄影志愿者寻觅发现“美德瞬间”,在主流媒体、重点网站、微博微信开设“文明·港城·印象”专栏,集中展示优秀摄影作品。组织摄影志愿者中秋、春节期间走进农民工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拍摄以“团圆”为主题的全家福,重阳节期间开展以“夕阳下的微笑光影”为主题的古稀老人拍摄活动,并在媒体、网站、“两微一端”设置专栏进行展示,弘扬“家文化”,树立尊老爱老的良好风气。 三是生动讲述“美德故事”。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以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原型,创作推出现代京剧《九月菊》、淮海戏《辣妈犟爸》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感染力强、能触动人们心灵的文艺精品。组织“学雷锋、讲道德,文明风尚进社区”现场交流活动200余场。为美德人物量身打造市级层面最高荣誉殿堂,每年市委市政府主办“美·德照亮港城”颁奖晚会,表彰奖励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先进典型40人。编印《连云港文明市民手册》10万本,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和基层群众。突出“诚信港城”建设,完善“红黑榜”发布制度,有针对性开展“诚信示范企业”“诚信之星”“诚信示范街区”等评选活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在电视、广播、报纸分别推出《“诚信港城”启示录》、“每周善点”“善行港城、边走边听”栏目,鼓励引导中小学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活动,组织“万名小记者寻善访善”主题活动,用小记者的笔触记录身边的好人好事,用美德、友善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道德讲堂是讲好“美德故事”的有效载体。利用全国“时代楷模”王继才夫妇的示范作用,灌云县命名一批优秀道德讲堂为“开山岛”道德讲堂。根据渔民、过往船舶分布广、难以集中的实际情况,连云区、连云港海事局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别推出“渔民流动讲堂”“生产一线”道德讲堂。组织开展“讲身边故事,评民间名嘴”活动,采取电视播出、专家点评、观众互动方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增强“美德港城”感染力。江苏省连云港市推进“德治港城”建设_正能量论文
江苏省连云港市推进“德治港城”建设_正能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