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同名的“台独”--论李登辉的“内隐台独”和彭明敏的“明示台独”_李登辉论文

两种同名的“台独”--论李登辉的“内隐台独”和彭明敏的“明示台独”_李登辉论文

两种“台独”一脉相承——评李登辉的“隐性台独”与彭明敏的“显性台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独论文,李登辉论文,显性论文,两种论文,隐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所共知,台湾岛内现有两种“台独”:一种是以彭明敏为代表的“显性台独”,亦称“阳性台独”或“急进台独”;一种是以李登辉为代表的“隐性台独”,亦称“阴性台独”或“渐进台独”。彭明敏早年就是臭名昭著的“台独”分子,成为完全丧失中华民族气节的外国利益代理人。由于他公开鼓吹“台独”,不为蒋家所容,长期逃亡海外;而李登辉则因“内敛”有功,深藏不露,长期留在国民党内,直至爬上台湾权力的“顶峰”。

政治密友心心相印

李登辉与彭明敏都曾就读于日本。日本投降后,两人一起返台进入台湾大学,后又分别留学美国和法国。两人自年轻时代起,即因政治观点相近,成了“莫逆之交”,中间有分有合,友情始终未断。

两人就读台大时,与另一从日本返台任教、政治上亦倾向“台独”的刘庆瑞结成“铁三角”。刘曾炮制“台湾新宪法”,未及完成而病死。

60年代初期,在“台独”主张还未暴露时,彭曾红极一时,当选为台湾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两次受蒋介石接见。此时李登辉是台湾“农业复兴委员会”的技正,两人你来我往,“相处甚笃”。

1964年9月, 彭明敏因印制并散发“台湾人民自救运动宣言”以叛乱罪被捕入狱。而据彭明敏1990年2月9日在纽约的一次会上称:他“被捕前一天还与李登辉在一起”。

在流亡海外期间,李“十分关注这位老友的去向与动向”。李出任“副总统”后,曾密令其亲信私下与彭接触。1990年5月, 彭曾对台湾一报社记者说:“李还是副总统时,有人告诉我,李登辉提到我时还在问,彭有没有在读书啊?不要疏忽了”。

蒋经国去世,李登辉掌权初期处境比较困难,彭在美“呼吁海外人士支持李登辉”,并称:“我对李登辉人格、作风、理想认识很深,李登辉在外交上打开新局面,值得百分之百的支持”。

李在权力逐渐巩固后,对彭恩礼有加,诸如“组阁”人选、“总统”由“委选”改“直选”等,有很多都是唯彭意见是听。1990年4 月的“国是会议”,李曾向当时在美的彭明敏发出“言词恳切的邀请函”;1992年秋为促使彭返台,李曾下令撤销对彭的叛乱通缉令。在此前后,彭实际上早已成了李的“超级幕僚”。

李氏“理念”照搬彭氏

李登辉当政后,人们早就怀疑:他本人是专攻农业的,为何在政治理念上的歪论,竟然一套又一套地出笼。现在人们清楚了,原来都是从他的老朋友、素有“台独教父”和“台独精神领袖”之称的彭明敏那里搬来的。不妨举几个例子:

一是关于“政治实体”和“分裂分治”。彭氏早在1972年就曾提出“独立政治实体”这一概念。1975年6月, 他在答《华盛顿明星报》记者问时又说:台湾人未来应“选择建立自己的政治实体,同中国分裂”。近二三年来,李登辉正是根据彭的这些说法,连篇累牍地在大谈“对等政治实体”和“两岸分裂分治”。

二是关于“命运共同体”或“生命共同体”。1992年9月5日和27日,彭氏先后在两次讲演会上提出要“建立‘台湾命运共同体’”,对抗中共的“一国两制”。最近几年,李登辉也是亦步亦趋地在叫嚷要“建立‘台湾命运共同体’”。也许是为了表示与彭提的不同,李在许多场合改提“台湾生命共同体”。对此,彭氏则专门加以诠释说:李说的“生命共同体”就是“命运共同体”。他本人“是相当认同”的。

三是关于“国际生存空间”及“参加联合国”问题。彭、李两人的言行几乎完全一致。1984年初彭氏称:要“实现一个台湾政府,在国际上也要争取台湾是一个政治单位”。1991年7月4日,彭氏又称:“要先申请加入联合国,至于名称需要大家冷静讨论”。如今,李登辉已不仅是口讲,而且是在身体力行。李反复强调“国际生存空间”对于台湾的重要性,强调要“拓展外交空间,善尽国际责任”。他时而强调要“有计划地以‘中华民国’名义重返联合国”;时而又强调“只要参加联合国,名称可以不必计较”。

这里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李登辉为搞“外交突破”,而于1995 年6月以金钱铺路所实现的美国康奈尔大学之行,竟然也是彭明敏早就规划好的。1989年4月, 彭对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说:“自从李登辉任总统后,我马上想到要请他访问美国,这是台湾重返国际社会的一个很好的方法”。1990年2月9日,彭在纽约又对台湾《联合报》一记者说:我“曾致力促请美国民间邀请李登辉访美,已接洽好康奈尔大学以颁赠‘杰出校友’的名义邀请他”。5年以后,李登辉果然一一照办了。

其他如“新主权观”、“主权在民”、“台湾利益优先”、“国民党也是外来政权”等等,李登辉讲的差不多也都能在彭的著述中找到出处。例如,李登辉攻击“一国两制”是“旧主权观”,而彭明敏则早就攻击它为“传统的天下观”;李登辉强调台湾“主权在民”、台湾“必须是台湾人的东西”,而彭明敏则早已强调所谓“主权在民”,就是“台湾属于台湾人民”,“台湾人民有权对外独立”。李登辉1994年3 月对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说:“国民党也是外来政权”;而彭明敏1983年7月在“世台会”的一次讲演中就称:“1945年到现在, 中国国民党政府统治台湾”,与日本“统治的本质并无变化,台湾继续成为殖民地”。凡此种种,几乎一无例外地都是彭先李后。人们怀疑李从彭氏那里贩来不是没有根据的。

两种“台独”正在“合流”

由上可见,李、彭两人在台湾前途走向上,即一心把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的目标和做法上,几乎完全一致。至于不同,也还是有的,那就是在要不要利用“中华民国”这块招牌上,特别是后来在要不要把这块招牌改为“中华民国在台湾”这个问题上,两人还是有分歧的。

1991年9月19日, 李在一次研讨会上说:“台湾已是一个称为‘中华民国’的国家而独立着。”同月30日又说:“台湾已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名称就叫‘中华民国’。”其实李说的远不只是这两次。彭明敏对此是不同意的。他明确地提出:“中华民国是不存在的”,“一个政府、一个国家,能把基本政策建立在这么一个现实不存在、抽象的东西上吗?”

于是李登辉接受了彭的批评,在许多场合又改提“中华民国在台湾”。1992年11月中旬,他在一次国民党中常会上强调说:“中华民国在台湾是合法的”;1994年到1995年,他更不时地强调称:“现阶段是‘中华民国在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

然而彭明敏同样不以为然。彭的意思是很清楚的,既然李已把台湾定位为“主权独立的国家”,那就直呼“台湾共和国”就行了,完全没有必要含含糊糊,“犹抱琵琶半遮面”。其实这正是“隐性台独”的一个重要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个时期来彭的说法似乎有了新的微妙的变化:1995年5月9日,彭对台湾报界称:台湾是“以台、澎、金、马为范围的一个政府,国家名称先不管,先把自己的领土定出来,然后以此为基础,一切由此出发”。同年4月3日,彭在民进党会上称:台湾“未来要取什么国名,并不是很重要,它只是一个名义而已”,可以“叫‘中华民国’,或叫‘高砂国’,甚至有人叫‘蒋经国’,都可以呵!”

这里,尤其值得人们注意的是:1995年9月8日,彭明敏作为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主动邀集民进党主席、中央党部主管及社运界学者会商后,认为为打破大部分民众对“台独”议题的恐惧感,已同意以“赞成维持现状,等于赞成台独”来取代原来的“台湾独立”。谁都清楚,所谓“维持现状”,就是“认同”李登辉的“中华民国在台湾”,这是不提“台独”的“台独”。先求“台独”之实,暂避“台独”之名。也就是说,彭明敏的“显性台独”已认同李登辉的“隐性台独”。彭明敏也讲究起包装和欺骗的艺术了。

同台参选暗藏玄机

彭明敏回台前后,曾一再公开表示说:他“不想参选公职,不想参加党派”。而且,彭认为李登辉主政以来的所作所为,正是他“当年所提出的政治理念”,是他“当年提出的方向”,已使他“在回首前尘时感到无限欣慰”。彭还多次表示对李主政的“信赖和期待”。因而,无需他再亲自出马了。

彭明敏言犹在耳,却作了180度的大转弯:1995年2月火速加入民进党,3月20日宣布参加“总统”选举,历经半年奋战竟又夺得今年3月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

根据台湾媒体报道,彭氏似颇为老友李登辉的参选处境而担心:一是国民党内有人向李“挑战”。因李在是否参选问题上曾“失信”于人,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反复无常,被人抓住“小辫子”,搞得很被动。人们的不满以及舆论界的评议,对李已造成一定的“杀伤”。二是民进党内有人“搅局”,想出来与李竞选者不少,其中真正有意向李登辉权力挑战者不乏其人。还有,他们的年龄都比李年轻,有的在党内也有一定实力基础,即使不可能取李而代之,至少可以夺走李的相当一部分票源。这对李是很不利的。

对李登辉,彭是绝对信得过的。从现有情况来看,彭明敏参选“总统”是假,为李登辉“护航”是真。他不是去“挤李”,而是去“助李”。

这一看法不是没有根据的。(一)从实力基础看,李登辉是手中握有权力机器的人,无论是政治资源、人脉资源或财力资源,都是彭明敏无法与之相比的。这一点彭明敏不会不清楚。(二)从台湾媒体披露的材料看,这次民进党内争夺“总统候选人”,李登辉是明显地站在彭明敏这一边的,是他在经济上、政治上、舆论上支持彭明敏,才使得他当选为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的。(三)李登辉之所以要支持彭:一是由彭参选,李的高龄弱点就自然消失了;二是彭搞的是“显性台独”,民众比较担心,而相形之下李的“隐性台独”就更能欺骗人了。

就彭明敏来说,他改变初衷以参选,可以掌握主动权,从而察时观势,随机应变;如果幸而当选,得以亲自把多年主张的“台独”“政治理念”付诸实践,既可一偿宿愿,又可不负党内支持者热望;如果形势不妙,不能当选,则可顺势推舟,暗中使力,转让票源于老友,使其能继续当权主政,保持两岸“分裂分治”的局面。

李登辉与彭明敏,两种“台独”,同源、同根、同流,尽管花样和手法不完全相同,然其分裂祖国的本质则完全一致。它们都违反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违反台湾人民的根本利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对此绝不会答应,因而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标签:;  ;  ;  ;  ;  ;  ;  ;  

两种同名的“台独”--论李登辉的“内隐台独”和彭明敏的“明示台独”_李登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