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差异论文_郭东蓉

(太原市万百林区中心医院检验科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同时选取同期104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组,全部患者均采取梅毒甲苯暗红不加热血清检测(TRUST)、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检测(TPPA)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结果:ELISA和TPPA对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率、特异度和灵敏度等均高于TRUST;TPPA对早期和I期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TRUST和ELISA,TPPA和ELISA对Ⅱ和Ⅲ期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TRUST。结论:临床上应根据梅毒患者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诊断方法,以便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率。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甲苯暗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09-02

梅毒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由于梅毒螺旋体感染而导致的性传染性疾病,目前梅毒患者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传播、其次也包括浴缸或血液等间接接触[1]。临床研究报道,梅毒感染可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皮肤黏膜等发生病变。梅毒病变较为缓慢,发病时长较长,少数达到10年以上,一旦得不到及时或有效治疗将引发全身各个器官组织病变,对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对梅毒进行早期实验室筛查和临床诊断十分重要,在梅毒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无法替代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对梅毒进行检测的方法较多,如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胶体金法和酶免疫吸附检测等方法,然而上述测定方法各有不同的优势,因此如何合理选择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及时有效诊断梅毒感染依然是临床检验面对的难题之一。我院对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梅毒患者以及同期104例健康体检人员采取TRUST、TPPA以及ELISA测定,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差异,现将有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梅毒患者作为梅毒组,同时选取同期104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正常组。梅毒组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范围为(5~79)岁,平均年龄为(46.1±2.4)岁,早期梅毒者12例、I期梅毒者33例、Ⅱ期梅毒者46例、Ⅲ期梅毒者9例;正常组患者中男性者69例,女性者35例,年龄范围为(25~75)岁,平均年龄为(45.8±2.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TRUST、TPPA以及ELISA检测,TRUST检测试剂盒购置于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PPA购置于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ELISA试剂盒购置于上海科华试剂有限公司,检测方法严格参照试剂盒中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检测仪器为MK3酶免疫分析仪器(芬兰雷勃)进行测定。检测方法:患者在抽血前天晚上十点予以禁食,第二天早晨抽取3ml肘静脉血,送至于临床检验科实施测定,通过离心机以3000r/min速度将血浆进行离心(15min),并吸取血清。梅毒临床诊断均根据我国疾病控制中心提出的《性病诊断标准》中相关梅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三种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率、特异度和灵敏度等数据进行分析,上述数据均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种检测方法对所有梅毒患者螺旋体检测阳性率比较

TRUST对梅毒患者螺旋体检测阳性率为87.0%,TPPA对梅毒患者螺旋体检测阳性率为100%,ELISA对梅毒患者螺旋体检测阳性率为97.0%,ELISA和TPPA对梅毒患者螺旋体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TRUST,详见表1。

注:阳性率为梅毒患者测定阳性例数与阳性总例数比值,阴性率为正常组患者阴性测定阴性例数和阴性结果总例数比值,敏感性为梅毒患者测定阳性例数与梅毒患者总人数比值,特异性为正常组中阴性测定例数和正常组总人数比值

3.讨论

当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其血清内会表达两种抗体,包括特异性抗螺旋体和非特异性抗类脂质抗体,上述抗体已经成为临床检测血清梅毒的理论依据。临床上针对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分为两种,针对非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方法为临床常规测定方法,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为临床验证检测方法[3]。

TRUST检测是临床上针对血清非特异性梅毒抗类脂质体抗体测定方法,通过类脂质为抗原测定血清中的抗体。TPPA检测是临床针对血清特异性梅毒螺旋抗体的测定方法,通过将纯化后的致病性梅毒细菌株为抗原,并与人工明胶载体颗粒相结合,并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检测[4]。ELISA是将梅毒螺旋体重组多肽为检测抗原,对血清中的抗体含量进行测定。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的不断发展,ELISA被广泛应用于梅毒螺旋体的测定。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ELISA和TPPA对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率、特异度和灵敏度等均显著高于TRUST;TPPA对早期和I期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TRUST和ELISA,TPPA和ELISA对Ⅱ和Ⅲ期梅毒检测阳性率高于TRUST。然而TPPA测定费用较高,临床上无法作为梅毒筛查的常规测定方法,ELISA操作相对简单,且费用较低,可作为初筛梅毒的常用手段,值得临床广泛开展,TRUST测定方法虽然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高,但其操作简单、价格较低,可在基础医院或者评估患者临床效果中使用。

总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作为临床筛查梅毒的初选方法,而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测定法是临床复查梅毒患者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的常用方式,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聚测定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断梅毒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临床检测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梅毒诊断方法,从而提高梅毒临床诊断率。

【参考文献】

[1]谢昭宁.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比较[J].安徽医药,2013,17(5):797-799.

[2]褚雪莲,严丽英.梅毒螺旋体抗体在诊断新生儿梅毒中的应用和讨论[J].中国性科学,2016,25(5):87-89.

[3]张赞,陈娜云,孙阳,等.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金标法梅毒抗体检测的结果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3):291-293.

[4]王娜,蒋法兴,朱文,等.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持续阳性梅毒患者神经梅毒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5):314-317.

论文作者:郭东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比较多种不同梅毒检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差异论文_郭东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