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袁勇贵[1]2001年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现象学、心理社会因素、和生化、电生理学的特征,以阐明它与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关系,并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按DSM-IV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使用一般情况问卷、病史问卷、HAMD、HAMA、LES、SSRS、FES-CV、TABP、EPQ、DSQ进行调查评定,并作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和脑电地形图检查。部分指标同时与国内常模或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1、临床现象学方面:(1)共病组较抑郁组和焦虑组年龄大、起病晚;(2)共病组以急性起病为主,抑郁组和焦虑组以间隙发作和慢性迁延为主;(3)共病组临床症状较抑郁组和焦虑组重;(4)共病组社会职业功能损害较抑郁组和焦虑组重;(5)共病组和抑郁组一样具有较高的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6)共病组的家族史与抑郁组相似:(7)共病组的主要症状群与抑郁组相似,但躯体化症状具有焦虑组的特征;(8)共病组的病程、近期预后与抑郁组和焦虑组无显着差异,但共病组的显效时间显着长于焦虑组,稍长于抑郁组。2、心理社会因素方面:(1)共病组的负性生活事件评分与抑郁组、焦虑组无显着差异;(2)共病组的社会支持分显着高于抑郁组,而与焦虑组 拘耍 偷虏和抑留障曰共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无显着差别;u)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显着较抑郁组和焦虑 组为轻;N)共病组的A型行为发生率与抑郁组相似,显着低于焦虑 组,而其扭组的h因于分与焦虑组一样,显署高于正常对照组;u),、, 共病组和抑郁组、焦虑组一样,EPQ的N因于分均显着高于国内常模; G)在防御方式的使用上,共病组与抑郁组、焦虑组既有相似之处, 如叁组均较多使用解除,共病组与抑郁组均较少使用翔望;但叁组间 又有不同之处,如共扭组与焦虔组腑,前者较多使用自默,较少使 用反作用形咸;而并员组与抑郁组比较,前者效少使用幻想。3、生 化、电生理方面:O)共病组存在着血浆单胺神经递质的异常,但与 抑郁组、焦虚组均无显着差异;Q)尽管共病组、抑郁组和焦虏组的 0功享值和右/左0功挛比无显薯任差异,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叁 组均具有各自的特征.4.年龄大、起病晚、急性发肩、生观支持差、 囱戳和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是焦虏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危险因素,同时 对不厄求医、生物学症状突出、IIAMI)、HAMAte分高和治疗显效时间长 的患者宴考虑是否有共病的存在。 槽诡:焦由和抑郁障碍共病具有不同于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特 征,但目前的证招尚不足以证明焦由和抑郁障碍共病是一种新的疾病 单元。

王昆阳[2]2017年在《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对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进行主要分析并应用聚类分析作为辅助对结果进行系统验证。通过探索焦虑抑郁共病中医症状间的相互联系,并分析相关主要证候要素,深入总结证候要素间的关联关系,最终归纳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核心病机和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叁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等4家医院收集焦虑抑郁共病患者。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可疑患者进行筛选,对符合焦虑抑郁共病纳入条件的患者,完成中医证候观察表,并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记录患者的严重程度。将课题观察表的相关资料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21.0和数据挖掘软件SPSS Modeler14.1对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焦虑抑郁共病的证候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52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焦虑抑郁共病患者中,年龄最低21岁,最高65岁,男女比例为1:1.58。其中40-60岁是本病的高发病年龄阶段,约占56%。在41-50岁之间男女比例为1:1.02,说明在本年龄阶段男性的患病比例明显提高。(2)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疾病的严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人群以轻度焦虑和抑郁为主,所占比例在70%-80%之间。中度焦虑抑郁和重度焦虑抑郁的比例均在10%左右;30-40岁之间,中度和重度焦虑所占比例较高,达到25%和16.7%,重度抑郁所占比例为22.6%,同样高于平均值。提示30-40岁之间的共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普遍较重;不同性别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程度都以轻度为主,所占比例在80%左右,但中度和重度焦虑抑郁以男性所占比例较高。提示男性共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更重。(3)关联规则研究发现焦虑抑郁共病的常见中医症状为担忧、心烦易怒、紧张、神疲乏力、善食易饥、入睡困难、多梦、兴趣索然等。根据关联规则和中医理论提取出14项证候要素,即肝气郁,肝火旺,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亢盛,脾气虚,脾阳虚,肾阴虚,肾阳虚,胆气虚,痰湿和血瘀。采用关联规则对14项证候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用聚类分析辅助验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归纳出焦虑抑郁共病5个中医证型,分别为: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心胆气虚证、脾肾阳虚证。(4)对焦虑抑郁共病的5项证型的主症、次症归纳结果为:①肝郁化火证,主症:口干口苦,胁肋胀痛,入睡困难,多梦,头晕。次症:面部烘热,多疑,头痛,耳鸣,早醒,便秘。②肾虚肝郁证,主症:精神萎靡,胁肋胀痛,善太息,头晕,恐惧,腰酸背痛。次症:足膝酸软,腹胀,胸闷气短,畏寒肢冷。③肝郁脾虚证,主症:神思不聚,胁肋胀痛,善叹息,暖气,腹泻。次症:畏寒肢冷,胸闷气短,梅核气,纳差,腹胀,腹痛。④心胆气虚证,主症:精神萎靡,胆怯易惊,心悸,恐惧,多疑,入睡困难,悲伤欲哭。次症:口干口苦,早醒,胸闷气短,胸痛,自汗,畏寒肢冷。⑤脾肾阳虚证,主症:精神萎靡,神思不聚,恐惧,头晕,腹泻,腰酸背痛,足膝酸软。次症:纳差,暖气,腹胀,畏寒肢冷,性欲低下。研究结论:(1)本研究采用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索。归纳出5个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肝郁脾虚证、心胆气虚证、脾肾阳虚证。通过证候因子的评分,发现本病的病位要素与心、肝、胆关系密切,病性要素与火热、气虚、气郁等关系密切。(2)本研究证实关联规则在证候降维、降阶和升阶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疾病的证候规律特征,可以用于中医证候研究。

薛亚静[3]2018年在《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对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文运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对所收集的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分析,提取本病的主要症候要素,并进一步联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及证候特点,以指导临床诊疗。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叁附属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连云港市中医院等4家医院,进行为期2年的病例采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可疑患者进行筛选,对符合焦虑抑郁共病纳入标准的患者,进一步完成中医证候观察表。整理病历资料,利用贝叶斯网络(Bayes net)技术联合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并结合中医理论、专家经验,探究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结果:(1)对523例CAD患者症状、体征资料进行频数分析,排在前25位的依次为担忧,紧张,心烦易怒,入睡困难,神疲乏力,多梦,兴趣索然,头晕,多疑,神思不聚,恐惧,精神萎靡,善太息,善忘,口苦口干,忧愁善感,胆怯易惊,腰酸背痛,早醒;头重如裹,胸闷气短,两目干涩,纳差,腹胀,畏寒知冷,足膝酸软,从整体数据来看,其基本体现了焦虑抑郁共病的常见症状。(2)本研究通过贝叶斯网络技术分析523例CAD患者的症状、体征,提取出17项证候要素:肝气郁、肝火旺、肝血虚、心火旺、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脾气虚、脾阳虚、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亏虚、胆气虚、胆火旺、血瘀、痰湿,对上述17个证候要素再次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进一步提取出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及肝郁脾虚证7类CAD常见证型。其中,心胆气虚证所占比例最高,为40.0%,肝郁化火证占比18.9%,心肾不交证占比18.4%,肾虚肝郁证占比14.0%,心脾两虚证占比6.9%,肝郁脾虚证占比1.9%,脾肾阳虚证占比1.3%。(3)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别分析四大证型与其下的症状,总结出CAD各中医证型的症状分布及其主次症。心胆气虚证的主症:胆怯易惊,心悸,自汗;次症:神疲乏力,多疑。心肾不交证的主症:心烦易怒,耳鸣,多梦,五心烦热;次症:心悸,潮热盗汗,面部烘热。肝郁化火证的主症:心烦易怒,忧愁善感、善太息,口苦口干,多梦;次症: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头晕,头痛,两目干涩,便秘,月经不调。肾虚肝郁证的主症:恐惧,耳鸣,忧愁善感、善太息,腰酸背痛,多梦;次症:胁肋胀痛,乳房胀痛,头晕,足膝酸软,神疲乏力,月经不调,早泄。脾肾阳虚证的主症:恐惧,神疲乏力,腹胀,性欲低下,小便频数,畏寒肢冷;次症:神思不聚,善忘,纳差,嗳气,腹泻,恶心欲吐,早泄,月经不调,阳痿。心脾两虚证的主症:心悸,多疑,神思不聚,善忘,悲伤欲哭,纳差,多梦,早醒;次症:时时欲哭,神疲乏力,腹胀,嗳气,恶心欲吐,腹泻。肝郁脾虚证的主症:善太息,忧愁善感,神疲乏力,腹胀,腹泻;次症:多梦,乳房胀痛,神思不聚,善忘,胁肋胀痛,纳差,嗳气,恶心欲吐。(4)与本课题组前期运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出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19]有5种重迭,分别为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心胆气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研究结论:(1)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探索。总结出7个CAD的中医证候: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脾肾阳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及其各证型的主次症状。发现本病的病位要素与心、肝、肾关系密切,亦与胆、脾相关;病性要素与气郁、火热、气虚等关系密切。(2)与本课题组前期运用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出焦虑抑郁共病的中医证候中有5种证型重迭,分别为肝郁化火证、肾虚肝郁证、心胆气虚证、肝郁脾虚证、脾肾阳虚证(3)贝叶斯网络、关联规则和Logistic回归技术均是提取中医证候要素的有效方法。

吴志国[4]2015年在《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症状或共病维度定义的“焦虑性抑郁障碍”概念有助于临床理解抑郁与焦虑的复杂共患关系,但何者更适于临床仍存争议。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具临床适用性,但其对治疗结局的影响国内尚未见报道。既往针对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进行的研究多未排除潜在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可能导致结果偏倚。本研究从症状和共病2个维度上对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了对照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研究纳入375例符合DSM-IV重症抑郁诊断标准的难治性抑郁症被试,比较焦虑性(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和非焦虑性抑郁障碍的8周治疗结局(临床治愈);2)第二部分研究纳入抑郁障碍被试504例,利用临床特征调查表和MINI问卷采集相关临床信息和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等共病信息,比较非焦虑性抑郁障碍(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且无焦虑障碍共病,NAD组)、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17-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7分,无焦虑障碍共病,AD组)和共病焦虑障碍(CAD组)被试的临床特征。对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因素进行无序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3)对第二部分257例被试进行8~48周随访,比较3组被试治疗结局,并且对不同维度焦虑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二分类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1)焦虑性抑郁障碍(未排除焦虑障碍共病)临床治愈率显着低于非焦虑性抑郁障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后者,前者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2)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显示NAD组、AD组和CAD组平均年龄和首发年龄、疾病严重程度、焦虑水平、大体功能量表总分,以及共病恶劣心境、强迫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自杀意念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被试临床特征呈逐级复杂化表现。多项无序分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严重程度(OR=1.054)、焦虑严重程度(OR=2.785)、共病恶劣心境(OR=0.283)是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首发年龄较低(OR=0.971)、焦虑水平较高(OR=2.358)、共病强迫障碍(OR=3.205)和自杀意念(OR=1.701)是焦虑障碍共病的影响因素;3)与NAD组和AD组被试相比,CAD组被试8周末、24周末和48周末(均p<0.005)临床治愈率均较低,8周末和48周末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均p<0.005)。CAD组被试各随访时点QIDS-16 SR平均残留总分均显着高于NAD组和AD组被试。AD组和NAD组被试各随访时点临床治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NAD组被试比较,共病焦虑障碍组被试(NAD组)8周末(OR=0.184)和24周末(OR=0.249)获临床治愈的可能性较低。与NAD组被试比较,AD组被试8周末、24周末和48周末获临床治愈的可能性无显着差异。结论:1)研究发现支持焦虑性抑郁障碍治疗结局不良倾向的假设,提示对抑郁障碍共患焦虑的症状维度评估具临床适用性,尤其在当前焦虑障碍共病诊断困难、且不充分的临床环境下;2)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在排除与焦虑障碍共病的重迭效应(即单纯焦虑性抑郁障碍)后仍具临床可识别性,提示临床应重视对抑郁障碍共患焦虑进行多维度(症状—共病)评估,并付诸治疗考量;3)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在排除焦虑障碍共病后,对抑郁障碍近/远期结局无显着影响,共病焦虑障碍是抑郁障碍近/远期预后稳定而显着的不利影响因素。提示既往针对焦虑症状维度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结论(即症状维度定义焦虑性抑郁障碍预后不良倾向)的可靠性可能因未考量潜在焦虑障碍共病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削弱。本研究发现未充分支持症状维度焦虑性抑郁障碍作为独立临床亚型的假设,未来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更具临床特异性的抑郁障碍共患焦虑的症状维度评估指标。

宋晓飞[5]2016年在《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中医证候分布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焦虑抑郁障碍共病者同时存在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较之单纯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其病情更为复杂,症状不典型,临床辨别率低,严重影响了人的社会功能及身心健康。目前西医治疗具有价格昂贵、副作用大、依从性差的特点。中医药治疗虽然具有辨证论治、因人制宜、副作用少等优势,但由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症状的复杂性、多样性,关于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中医证型分型及中药治疗尚无统一的认识及标准,临床医师均从各自的临床经验进行治疗,辨证分歧大,缺乏客观的临床标准。研究目的从临床症状着手,进行一定样本量的症状调查研究,分析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探讨其与焦虑抑郁程度的关系。研究方法1、由专家组制定中医症状观察表,并根据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的轻、中、重程度,分别按0、2、4、6分以及0、1、2、3分进行评定。配合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在连云港市中医院,对118例原发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进行证候观察。2、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118例患者症状信息进行降维分析,确立证—症对应关系,将之带回原始资料,研究患者证候要素分布,结合专家组的临床辨证,初步确定常见中医证型。3、按照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程度划为不同组别,利用描述性统计中频数法及卡方检验,对焦虑抑郁程度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中医证候与焦虑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118例入选病例:男性占32.2%;女性占67.8%;男女比例约1:2.1。18~35岁占19.5%;36~55岁占57.6%,56~65岁占22.9%。轻度焦虑抑郁者占70.3%;中度占22.0%;重度占7.7%。2、利用因子分析及统计学手段,降维分析总结出6个常见中医证型: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气虚血瘀、痰热内蕴。3、经相关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与焦虑抑郁程度有关。女性、中青年的焦虑抑郁程度重于男性、其他年龄段。研究结论经因子分析及专家辨证,总结出常见6个中医证型: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心脾两虚、肝气郁结、气虚血瘀、痰热内蕴。其中,肝这一病位性证候要素在中医证型分布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肝肾阴虚证型焦虑抑郁程度较其他类型重。

苏林雁, 刘军, 苏巧荣, 黄广文, 曹枫林[6]2005年在《儿童青少年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焦虑和抑郁障碍患儿中焦虑与抑郁共病的发生率和行为特点。方法在门诊收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5~17岁儿童青少年,其中单纯焦虑障碍41例(焦虑组),单纯抑郁障碍31例(抑郁组),焦虑与抑郁共病31例(共病组)。由父母、儿童、医师分别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和儿童大体评定量表,评定叁组儿童。结果(1)焦虑障碍患儿有16%(8例)合并抑郁;抑郁障碍患儿有42%(23例)合并焦虑。(2)CBCL焦虑组的活动情况及社会能力总分[(15.74±3.65)分]优于共病组[(12.98±4.00)分]和抑郁组[(14.02±3.67)分],均P<0.01和<0.05;共病组行为问题总分[(61.74±28.96)分]高于焦虑组[(43.44±22.54)分]和抑郁组[(47.74±25.99)分;F=4.62,P<0.05]。(3)SCARED共病组的总分高于焦虑组和抑郁组(P<0.05)。(4)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抑郁组和共病组总分高于焦虑组(P<0.01)。(5)儿童大体评定量表焦虑组[(67.71±9.54)分]优于抑郁组[(58.55±8.08)分]和共病组[(61.16±7.60)分;F=11.10,P<0.001]。结论儿童焦虑、抑郁共病现象常见,共病患儿比单纯焦虑或抑郁患儿的内化性问题、外化性问题更严重,社会功能损害更明显。

亢明[7]2008年在《焦虑 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病(简称焦虑、抑郁共病),据WHO和美国Michingan大学流行病学调查,共病率达50%[1],C.Lindsay Devane报道85%的抑郁患者伴有焦虑症状,58%的患者一生有焦虑症的诊断。广泛性焦虑(GAD)在社区的患病率可高

李芳[8]2013年在《大连市居民焦虑抑郁共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大连市居民精神卫生现状的调查,了解大连市18岁以上人群焦虑抑郁共病的患病率和人群分布特点,为开展有针对性的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3.0(CIDI3.0)对大连市5062名≥18岁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计算总的共病患病率,不同因素间患病率差异的统计学检验采用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P<0.01)作为自变量,共病患病作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所有结果均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焦虑抑郁共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总患病率为1.24%,抑郁障碍患者中伴有共病焦虑障碍的占29.17%,其中男性焦虑抑郁共病的患病率为1.34%,女性的患病率为1.16%,在不同性别间焦虑抑郁共病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人群的焦虑抑郁共病患病率为1.38%,31-4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47%,46-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19%,年龄60岁以上人群的焦虑抑郁共病患病率为0.73%,经比较未发现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焦虑抑郁共病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共病的城市患病率为1.22%,农村患病率为1.29%,城乡间焦虑抑郁共病的患病率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未达到显着性水平(P﹥0.05);不同婚姻状况及职业、收入状况的焦虑抑郁共病患病率差异经检验也无统计学差异;人群中焦虑抑郁共病的患病率的高低表现为随教育水平提高而降低(P<0.05);酒精依赖因素与焦虑抑郁共病的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酒精依赖者患焦虑抑郁共病的危险度升高(P<0.05)。(2)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职业及酒精依赖是焦虑抑郁共病障碍的可能危险因素。结论:(1)焦虑抑郁共病在普通人群中的总体患病率为1.24%,抑郁障碍患者中伴有共病焦虑障碍的占29.17%。(2)低教育水平、酒精依赖可增加患焦虑抑郁共病的危险性。(3)失业、无业、残疾及酒精依赖者是焦虑抑郁共病的高危人群。

王莹[9]2014年在《儿童期虐待对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及个性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儿童虐待是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社会问题,抑郁障碍是受虐儿童较为普遍而典型的精神后遗症。抑郁症伴焦虑症状和(或)共病焦虑障碍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有学者提出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是不同于单纯焦虑或抑郁障碍的第叁种疾病。因此,我们选取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与无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和心理学特征进行对照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个性特征,为临床干预、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更为疾病的预防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严格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选取36例有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50例无儿童期虐待经历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时HAMD(24项)总分≥20分;HAMA(14项)总分≥14分。对所有病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HAMD、HAMA、CECA-Q、MMPI、LES进行调查评定,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临床现象学方面:有童年虐待的患者女性多、起病年龄早;两组家族史相似;临床症状较无童年虐待的患者重;生物学症状中有较高的性症状发生率;躯体化症状中有较高的心脏症状和植物神经症状;有较高的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儿童期有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其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绝望感等方面的因子评分显着高于无虐待患者。2.心理社会因素方面:人格测评显示有童年期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个性多为外倾情绪不稳定型,易出现冲动、攻击、敌意、自杀行为。有童年期虐待的患者其人格特征为:高精神质,高神经质,非社会化,内外倾不明显,夸大,其情商及决策综合能力偏低,暴力倾向明显,交通肇事,酒精毒品成瘾的潜在危险性明显高于无童年虐待的患者,存在反社会倾向。在防御方式的使用上,有童年虐待的患者大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否认、退缩,转移和投射,常表现为幼稚性、冲动性、过分推卸责任。儿童期有虐待经历的患者负性生活事情总分及工作学习问题无显着差异,而家庭有关问题有显着性差异,有童年期虐待的患者高于无童年期虐待的患者。3.儿童期虐待中情感忽视和性虐待是伴焦虑的抑郁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即儿童期虐待与伴焦虑的抑郁症相关联;情感忽视和性虐待在该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结论:1.儿童期有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女性多、起病年龄早、临床症状重,躯体化中有较多的心脏症状、性症状及植物神经症状,认知障碍、绝望感、自杀意念或行为的发生率较高。2.儿童期虐待经历的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个性多为外倾情绪不稳定型,易出现敌意、冲动、攻击及自杀行为。其情商及决策综合能力偏低,暴力倾向明显,存在反社会倾向。有童年虐待的患者大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感受更多的家庭有关问题负性生活事件。3.儿童期虐待与伴焦虑的抑郁症相关联,情感忽视和性虐待在该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4.儿童期虐待经历导致抑郁症有更为严重的临床后果,心理治疗中应加强对儿童虐待问题的重视,注重个体化治疗,有针对性地纠正患者不成熟的防御方式,加强对患者的绝望感症状的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其自杀风险,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预防疾病的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范连梅, 龚磊[10]2019年在《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符合ICD-10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8分的86例抑郁障碍患者,依据是否伴焦虑障碍分为2组,进行一般情况问卷调查和量表筛查,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2组患者在年龄、起病年龄、居住地、精神疾病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发病诱因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HAMD总分和HAMA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各因子中,在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日夜变化、激越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病组明显高于非共病组,2组在体重减轻、迟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A各因子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在2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共病组明显高于非共病组(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居住地、起病年龄、精神病家族史、HAMD总分、HAMA总分对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有显着影响(P<0.05),为其危险因素。结论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是常见病,患者具有症状重、病程长、社会功能损害明显、预后差的特征,需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参考文献:

[1].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袁勇贵. 苏州大学. 2001

[2]. 基于关联规则的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 王昆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3]. 基于贝叶斯网络技术对焦虑抑郁共病中医证候学规律研究[D]. 薛亚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4]. 焦虑性抑郁障碍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研究[D]. 吴志国. 上海交通大学. 2015

[5]. 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中医证候分布的临床研究[D]. 宋晓飞.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6]. 儿童青少年焦虑与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研究[J]. 苏林雁, 刘军, 苏巧荣, 黄广文, 曹枫林.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5

[7]. 焦虑 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J]. 亢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8

[8]. 大连市居民焦虑抑郁共病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芳. 大连医科大学. 2013

[9]. 儿童期虐待对伴焦虑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及个性特征的影响[D]. 王莹. 天津医科大学. 2014

[10]. 抑郁障碍共病焦虑障碍临床症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 范连梅, 龚磊.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标签:;  ;  ;  ;  ;  ;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