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理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曦

算理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曦

陈曦 合肥市长淮新村小学 安徽 合肥 230011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计算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生活实践有着极大地帮助,比方说,价钱或材料的计算。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数学计算引起高度重视,另外,还应该探究出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基于此,算理教学应运而生,并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文中重点分析了算理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应用。

【关键词】算理教学;小学数学;计算;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1-082-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计算在平时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稳固的数学知识是实现精准计算的基础,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而且还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然而,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单调无趣的计算导致大多数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因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怎样将枯燥复杂的计算转变成简单易于学生理解的题目。其中,算理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基于此,文中针对算理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

一、事先渗透,孕伏算理

数学属于一门连续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开展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引起重视,并立足于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对教材进行审视,另外,还可以适当地渗透一些与初中数学相关的知识。为此,要想确保计算教学能够体现出层次性,就应该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课本中涵盖算理的知识内容加以充分挖掘,并将其渗透在教学中,从而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比方说,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由于小数乘法算理以计数单位为基础,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展开专项训练,例如:15个 0.1 是( );6.7里有( )个 0.1,4.3里面有( )个 0.01,8里面有( )个 0.001……然后,再让学生计算4.3×2,此时,他们就不会简单地理解成积的小数点和乘数的小数点对齐,而是利用计数单位对积的小数位数加以理解:4.3里面包含了43个 0.1;4.3×2里面包含了86个 0.1,即为8.6。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理解了“先看作整数相乘”的原因,而且还明确了“积的小数位数为何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相同”。

由此可见,在前期教学中渗透算理,能够为后续算理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将计算教学同概念教学相结合,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借助情境,感知算理

数学学习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计算教学的开展应该以生活为依托,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相关的算理素材。其中,情境是促进计算与生活实现有机结合的纽带。这主要是由于情境不仅能够增强计算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将枯燥、难以理解的算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方说,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 就小学生而言,从“两位数乘一位数”向“两位数乘两位数”过渡,跨越较大,因此,他们在实际进行计算时,往往会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未能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而导致的,从而造成其在列竖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不知所措。基于此,在开展计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建相应的问题情境:每箱橘子 52个,小刚搬了15箱,他一共搬了多少个橘子?52×15如何计算呢?由于学生之前未接触过此类问题,因此,一定会不知道从哪下手。此时,教师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15个盒子,并进行提问:“假设你是小刚,如何搬才能计算起来更加方便?”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们会说出多种解题方法。方法一:每次搬 3盒,52×3=156(个);需要搬5次,共 156×5=780(个)。方法二:每次搬 5盒,52×5=260(个);要搬 3次,共 260×3=780(个)。方法三:先搬8盒,52×8=416(个);再搬7盒,52×7=364(个);然后,将其相加,416 +364=780(个)。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方法三”进行列竖式计算。依托于口算,学生能够深入理解“52×1 的积为何从十位写起”。另外,在相应的情境中,学生还可以明确竖式中“52×3”和“52×1”的积的内涵,从而既学会了列竖式,同时还理解了计算依据。

三、注重对比,理解算理

“比较”作为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比较常用。基于比较,能够使学生将各个部分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为此,就算理中的易错点与难点而言,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能够进行对比的素材,然后,引导其站在不同的角度展开比较,以此来帮助其深入理解计算的内涵。

比方说,在学习“小数加减法”时,由于受到整数加减法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列竖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将末尾对齐,虽然教师反复强调“小数点要对齐”,但是学生在计算中还是常常出错。“小数点对齐”是小数加减法的重中之重,通常情况下,教师都让学生自行探究其中蕴含的算理。但此种认知是不全面的,学生并未将此知识点与既存的知识体系相结合,所以,他们在进行小数加减法计算时会受到整数加减法的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辨别小数与整数加减法,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是什么?”此时,他们会说出“满十进一”“不够减,退一作十”。然后,教师再追问:“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而整数加减法是末尾对齐,它们是否相同?”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了解不管是小数点对齐还是整数的末尾对齐,均是相同数位对齐,进而得出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结论。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能够观察到整数的小数点均位于个位的右下角,所以,末尾对齐即为相同数位对齐。不仅如此,按照小数的特点还能够将小数转化为小数位数相同的数,末尾对齐以后相同数位也对齐。基于比较,学生最终总结出了相同数位对齐的法则。采用此种教学方法,除了能够丰富加减法计算法则的内涵,还能够为接下来的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算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渗透的理念,就小学生而言,虽然在理解算理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教师也应该积极应用算理来开展计算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算理的内涵,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文哉.小学数学计算算理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1).

[2]李和平.小学数学算理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11).

[3]梁寒.理清算理,让计算教学更有内涵[J].小学数学教育 ,2017(6).

论文作者:陈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6

标签:;  ;  ;  ;  ;  ;  ;  ;  

算理教学在小学数学计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陈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