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厂PLC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论文_黄春辉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2

摘要:文章结合美国AB公司生产的PLC应用中的干扰种类来探讨如何限制乃至于消除干扰。

关键词:电厂;PLC;应用;抗干扰;措施

下文以美国 AB 公司生产的 PLC为例。这种 PLC 由于各种因素会出现干扰,导致可编程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从而最终会影响到电厂的正常运行。在电力资源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加强 PLC 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就成为了电厂企业的必然选择。

1 PLC干扰来源以及分类

在AB生产的PLC运行中造成干扰是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现象,造成PLC干扰的来源大多出自于电流或者是电压剧变场所。PLC运行过程中会遇到多种类型的干扰,笔者经过对我司PLC的实际应用的调查发现,可以按照划分依据,把这众多类型的干扰进行分类。在对干扰进行分类的时候一般采用划分依据主要是三种依据:一是干扰模式,二是干扰原因,三是波形性质。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下PLC干扰的详细分类。

首先是按照干扰来源进行分类,如果按照干扰来源进行分类的话可以把PLC干扰分成三大类:高频振荡干扰,浪涌干扰,放电干扰。其次是按照干扰波形的不同来进行划分,运用这种依据进行划分可以把干扰分成两类:持续干扰和偶发干扰。在这三种划分依据中最为重要的是按照干扰模式来进行划分,按照干扰模式进行划分,可以把干扰分成共模干扰与差模干扰。共模干扰主要指的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共模干扰主要是电位差和电磁辐射两种信号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意义上可以把共模干扰分为两类,直流和交流。共模干扰能够直接影响到反馈信号,最终会造成PLC元器件的损坏。差模干扰主要指的是在两极之间的干扰。差模干扰主要是由空间电磁场信号间的耦合感应造成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平衡电路转换影响到测量与控制精度。

2电厂PLC抗干扰技术的应用

上文详细分析了PLC的干扰来源以及各种分类,接下来笔者就来详细论述电厂中PLC抗干扰技术的应用。目前在我国电厂PLC运行中常用的抗干扰技术主要有四种:一是通过软件方式减少干扰。二是提高外围设备的性能以减少干扰。三是采用隔离技术来减少干扰。四是通过优化接地来减少干扰。下面笔者就来详细论述这四种方法。

2.1通过软件方式来减少干扰。在PLC运行中电磁干扰非常复杂,单纯地利用硬件方法来消除干扰是不可能的,在减少干扰的过程中要注重软件方法的使用。所谓软件方法主要指的是通过增加时间延时屏蔽功能,工频整形采样以及数字滤波等方式来减少干扰,这指的是普通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于要求较高的系统还可以采用等比较法来提高安全系数从而减少干扰。

2.2提高外围设备性能以减少干扰。外围设备对PLC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在安装使用过程中注重提高外围设备的性能也是减少干扰的有力措施。在安装过程中要尽量采用高质量的外围设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进水,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接地,短路故障。在安装过程中还要对线路敷设保持高度重视,在进行线路敷设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电缆和控制电缆混合敷设。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干扰。

2.3采用隔离技术来减少干扰。隔离供电是隔离干扰的重要措施,在电厂PLC运行过程中采用隔离供电技术,一方面电源的纯净度将得到保证,另一方面也可以免受电源耦合的影响。隔离供电的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PLC运行中的干扰,但是实现隔离技术需要运用专业设备,笔者经过调查发现,在PLC运行过程中采用UPS电源进行显示不间断供电,可以有效实现隔离。UPS电源本身具有很强的隔离性能,UPS电源的应用使得PLC系统的安全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2.4通过优化接地来减少干扰。接地系统是电厂发电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系统。设置接地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安全,但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干扰。一个完善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减少PLC电磁干扰,可以有效抑制共模干扰。

图1 PLC简易结构图

3小结: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PLC在我国电厂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在PLC运行过程中运用上文提到的四种手段来减少供电将成为未来我国电厂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常恒毅.可编程控制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1.

[2]陈在平,赵相宾.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与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袁任光.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与实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论文作者:黄春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4期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浅谈电厂PLC应用中的抗干扰技术论文_黄春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