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电力企业都应提高对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安全生产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只有明确电力生产中每个环节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可以切实增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生产;问题;解决策略
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黄金时期,这一求发展保稳定的时期对电力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目前在发展和改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隐患,从而引发的各种电力安全事故,相应的解决措施还没有得到深入贯彻和根本落实,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失。因此,研究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对于增强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电力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促使违规现象时有发生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落实安全生产管理的执行者,其职业水平和素养影响到了工作的安全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电力施工人员都能具备良好的安全管理素养。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是有很多电力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没有真正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使得电力施工不够规范,促使违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极易造成电力施工安全事故的频发。
1.2安全职责没能落实到位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明确了安全生产的责任。但是,有些单位并没有将其履行到位,一般性和原则性条款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和会议上。安全监督部门经常忙于日常工作,没有对某些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跟踪调查;很少深入分析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没有制定相应的纠正解决措施;对一些事故的通报不够清楚,语言模糊;对事故的原因没有深入挖掘和分析,追究事故责任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到位。比如,某些单位仅向上级报告事故基本情况,并没有认真地进行事故分析,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签署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具有统一的格式,但包括数千种内容,安全责任书的制定没有结合单位、团队和工作的特征,只是机械地复制优质文件,并且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某些基层班组和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他们倾向于采用“政策和反应”的方法来处理事情,在发生致命事故的时候,他们互相推脱责任,从而导致事故不了了之。
1.3设备管理方法欠缺科学性
在电力生产工作中,很多安全问题的出现和设备的管理也有关系。一些电力生产企业并没有完善的电力设备管理制度,例如一些农村供电单位会使用一些质量不过关的小型器材,这些器材的用电量并没有被考虑到管理内容中,这样就会出现严重的安全生产问题。再有一些日常的生产设备因为长时间使用会有一定的损耗,但是管理人员却不够重视,不能做到及时检修维护,所以会影响整个电力生产工作的安全性。
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提升措施
2.1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首先,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电力企业相关领导层应该从自身出发,重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并积极宣传相关的电力安全生产常识,让下属部门员工也意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促使员工产生良好的安全管理意识。比如,领导层可以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宣传会议,宣传和普及相关的安全管理事项,包括施工安全事项、应急处理方式等,使得员工可以从中意识到自己工作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而改进和优化自身工作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电力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考核工作,对电力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态度等进行科学的考察,以做到预先发现、防范潜在的安全隐患,尽可能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严格安全规范来完成相关的电力生产工作。
2.2发动员工的力量,改进和优化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员工是电力生产管理工作的主力军,所以企业想要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并发挥电力员工的智慧,不断改进和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得各部门可以形成有效的交流和互通,从而有效的传递工作进度,进而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流畅的管理渠道。比如,电力企业可以定期组织工作汇报会,将各部门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并鼓励企业员工提出改进的工作意见等,以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互动性,进而增强每位员工的工作责任意识,促使他们产生工作的动力,进而投入到具体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之中,并不断完善和改进电力生产安全管理工作。
2.3增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践行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好的习惯必须受到纪律的处罚。从外部监督的角度来看,开展各级现场安全检查和任务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任务的观察。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中,对非法现象进行及时、严格地纠正,是实现不安全行为点对点纠正的常用举措。观察工作的任务是纠正违规行为,重点是对整个工作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分析与安全相关的各种生产要素。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它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风险管理概念的重要应用。风险评估方法是对工作现场的人员、设备、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环境的全过程或部分部分过程的观察。对可能造成事故、浪费、伤害、损失、效率低下的行为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改进,总结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运营环境,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违法行为出现,并按照标准化过程开展安全生产,按顺序实现标准化的现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地提高安全运行方式的有效性。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团队管理是安全运营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
2.4强化设备管理
如果不能严格规范设备管理,那么不管员工怎样按规范操作也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所以要重视对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检修,特别是在供电工作中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随时检修,配合严格的审查制度,实现生产的安全高效。
2.5创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文化
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企业文化对于提升电力安全管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创建科学合理的电力安全管理文化,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对企业自身以及员工的了解,明确自身的战略经营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去培养相关的安全管理文化,推动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提升。安全管理文化的创建,需要在企业内部努力营造相关的氛围,让企业内部人员对其达成一定的共识,从而有助于对相关安全问题的日常重视程度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文化的形成可以有效弥补目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上的不足,通过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电力安全管理的发展,从而增强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
3结语
现在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电力供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此时,也是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的紧要时期,所以保证电力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电力安全不仅是保障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检查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在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不仅要引进先进的安全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法,还要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开展事故预防和事中控制工作,努力提升电力生产的管理水平,保证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在实际施工中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魏源.浅谈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135-136.
[2]崔永清.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4):205,141.
论文作者:马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电力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工作论文; 员工论文; 执行力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