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E术中肝动脉CO2-DSA的护理应用研究论文_王海英,漆素兰,彭燕,秦伟*,胡天刚,赵景昊,姜

TACE术中肝动脉CO2-DSA的护理应用研究论文_王海英,漆素兰,彭燕,秦伟*,胡天刚,赵景昊,姜

(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放射影像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TACE术中行肝动脉CO2-DSA时护理的重要性。方法:TACE术中对行肝动脉CO2-DSA的肝癌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顾虑和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在全程规范化整体护理配合下,本组肝癌患者行肝动脉CO2-DSA全部成功,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CO2-DSA无过敏反应及肾毒性,在肝癌患者的介入诊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精心的整体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肝癌;肝动脉;CO2-DSA;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82-02

Interventional nursing of hepatic arterial CO2-DSA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Wanghaiying Qisulan Pengyan Qinwei* Hutiangang Zhaojinghao Jiangyang Fanxiaoping Luyunwei

Department of radioautography,Suining City Central Hospital in Sichuan province Sichuan Suining 629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ortance of nursing care of CO2-DSA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by TACE. Methods To carry 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2-DSA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nursing. In view of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oncerns and the emergence of nursing problems to take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Results In the whole course of standardization of the overall nursing care, all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underwent hepatic artery CO2-DSA and the procedure was successful.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 Hepatic artery CO2-DSA, no allergic reaction and renal toxicity,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Careful overall nursing is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on.

【Key word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ic artery; CO2-DSA; Nursing

肝癌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进展快,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对肝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TACE术中,常规应用碘-DSA,但碘对比剂存在过敏反应和肾毒性,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经肝动脉CO2-DSA取得了较好效果[2]。但CO2-DSA一样也存在不很反应和风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TACE术中应用肝动脉CO2-DSA,在整体护理配合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纳入标准[3]:①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CT、MRI、B超、实验室甲胎蛋白测定等检查方式确诊;②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本次研究的检查方式。排除标准[4]:患者不愿意参加本次研究、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生存期很短、对本次研究检查方式不耐受。共入选患者150例,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25~85岁,平年龄(62.4±11.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28例、转移性肝癌22例。

1.2仪器设备

使用西门子Artis zee ceiling数字平板血管机,进行1024×1024矩阵采集图像。

1.3造影方法

患者局麻后行右侧股动脉Seldinger技术穿刺。将导管超选至肝动脉,采用CO2气体进行动脉造影。造影前,先经导管推注3mlCO2,使导管内的液体全部进入血管,完毕后,再快速推注CO2进行肝动脉造影。手推法时,利用相互连接的两个三通开关连接贮气袋,适当调节开关的方向以利于进行进气、排气等操作。采用手推法造影时,对CO2气体的注射量、注射时间和注射压力进行同时控制,尽可能保证CO2气体的线性、匀速注入,使图像质量得到较好的改善。单次剂量为30~50ml,注射速度为5ml/s,累计剂量为200ml,每次间隔时间3~5min。随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造影碘油栓塞等。

1.4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腹部不适、胸闷、恶心等)并根据程度进行评分:0分为没有任何不适;1分轻度不适,3分支以内自行缓解;2分中度不适,5分钟以内自行缓解;3分为重度不适,不能够自行缓解,对症处理后可缓解;4分为重度不适,对症处理不能缓解或者出现并发症。

1.5统计方法

所有收集数据录入Excel 2013,在spss10.0中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检验水准取α=0.05。

2 护理配合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CO2气体作为阴性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在临床应用不是很广泛,一般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知识,对CO2气体造影方法不甚了解,又尤其是进行血管内造影,往往认为CO2气体进入血管内会造成气体栓塞而产生恐惧担忧心理。因此,患者心情会极为复杂,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及恐惧。故术前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造影前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告之CO2造影的机理、手术的一般过程、CO2排出途径、安全性及与其它造影剂相比的优越性、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等。使其增强信心,消除其恐惧、紧张不安等不良心理,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1.2做好术前准备:核对各项介入手术前常规检查是否完善,备好氧气、吸痰器等急救用品及药品以备术中急救使用。备好医用CO2气体、贮气袋、CO2气体注射器、连通管及其它相关器材和药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中护理

保持室内温度20~22℃,湿度50~60%。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适时给予心理支持,使其保持稳定情绪。

CO2准备:协助医生对CO2贮气袋及注射器系统进行充气,充气与排气反复进行3次以保证CO2的纯度。避免注射系统内有空气和水份,同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

造影时嘱患者屏气和保持制动,以减少运动性伪影。由于CO2有浮力,造影时保持靶血管部位比注射点高,CO2气体则可弥散良好。术中协助变换最佳体位。

手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进行,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及氧饱和度变化。每次造影后立即询问患者有何不适。注意有无出现二氧化碳的不良反应,如腹痛、烧灼样不适、心动过速、胸闷等,如有不适可以先观察3~5min,多数患者无须处理可自行缓解,当出现重度不适或出现恶心、呕吐、胸闷、烦躁、呼吸困难等,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如止吐、镇静、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等。

2.3术后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6h,卧床休息12~24h,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观察穿刺侧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如皮温、足背动脉搏动等。尽量减少突然改变体位和增加腹压的动作,改变体位时注意做到平衡翻身,防止穿刺侧肢体屈曲。

嘱病人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

病房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指导和鼓励病人进行深呼吸,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结果

在整体护理配合下,所有肝癌患者的经肝动脉CO2-DSA手术操作过程均顺利进行。

患者不良反应评分为1.2±0.4。主要是轻度腹痛、烧灼样不适、心动过速、胸闷等,3~5min后患者症状全部自行缓解,未行特殊处理。全组未出现评分为4分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4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该病起病隐匿,发病初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且病情进展迅速,诊断时往往已到了中晚期,具有较大的治疗难度,且预后差[5]。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肝区疼痛、消瘦、食欲减退、发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肝癌已经成为临床上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6]。肝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容易对门静脉栓产生侵害作用,从而形成门静脉栓癌。门静脉栓癌的预后差,是造成肝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据报道[7],肝癌患者形成癌栓后的自然病程仅有3个月。通常情况下,癌细胞由门静脉小分支向主干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越接近门静脉主干,癌栓的预后越差。经肝动脉碘-DSA是常用方法,但碘对比剂存在过敏反应和肾毒性,使得该方法在对碘过敏、甲亢、肾功能不全、多发性骨髓瘤、心衰和严重高血压患者等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经肝动脉CO2-DSA在肝癌的临床诊治中体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CO2气体无色透明、低粘滞性、不影响血液渗透压,可通过微导管注射,无药物积累效应,允许多次注射造影,且能快速溶解于血液,速度比氧快20倍,可经肺一次性排出体外。血管内注入常规造影剂量的CO2极少有形成气体栓塞的危险,即使大剂量的注射也不会引起动脉血参数和血液动力学显著的变化,因此,CO2作为阴性造影剂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且价格低廉。

由于CO2气体的粘性明显小于碘造影剂,容易通过较小的APS进入门脉,聚集在门脉内,并充盈门脉系统,从而使门脉的分支及形态得到较清晰地显示[8]。对CO2气体进行手推法时,可以利用相互连接的两个三通开关连接贮气袋,适当调节开关的方向以利于进气、排气等操作,而程控注射器可以对CO2气体的注射量、时间和压力进行同时控制,保证CO2的线性、匀速注入,使图像质量得到较好的改善。因此,经肝动脉CO2-DSA对确诊肝癌以及治疗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9],经肝动脉CO2-DSA诊断肝癌可以有效改善肝动脉门静脉瘘显示、肝动脉肝静脉瘘、门脉癌栓显示情况,提高患者的门静脉功能和图像质量,提示经肝动脉CO2-DSA在肝癌患者的应用中可以有效提高确诊率,降低不良反应及消除碘剂的过敏反应发生。

本研究通过对150例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CO2-DSA,结果显示,图像质量为1级的有139例,质量为3级的为3例,表明经肝动脉CO2-DSA诊断肝癌有高质量图像。门静脉显示得分4.6±0.4,血管轮廓显示得分2.7±0.3,不良反应评分1.2±0.4,肝动脉门静脉瘘显示、肝动脉肝静脉瘘、门脉癌栓显示情况分别为63(42%)、35(23.33%)、25(16.67%),表明经肝动脉CO2-DSA可以有效显示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肝静脉瘘、门脉癌栓显示情况,且不良感应小,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10]。因此,我们认为,经肝动脉CO2-DSA在肝癌患者的诊治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行经肝动脉CO2-DSA过程中,护理配合是造影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行为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法和内容,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造影顺利进行。术中适时调整呼吸是保证经肝动脉CO2-DSA正常进行的关键,也有利于减轻病人不适。造影时为了减少运动性伪影,需患者屏气,造影后为了迅速将CO2排出体外,减轻血液中高CO2浓度引起的不适需做深呼吸,如两者配合得当,就能保证造影的正常进行,且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不适。其次,要不断评价护理实施效果,注重护理配合的重要性和经常化。护理实践证明,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严密观察,为行经肝动脉CO2-DSA的成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焦月琴,张海,王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趋化因子IP一10、RANTES与氧化损伤的关系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77-79.

[2]王茸,张淼. 乙型肝炎 肝硬化及肝癌血清中炎性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12(06):78-80.

[3]言红健,孟杰,田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损伤程度与IL-18、IL-8含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1(09):7-9.

[4]张付杰,姜德清.白细胞介素18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2012,2(06):90-92.

[5]Pine SR, Mechanic LE, Enewold L, Chaturvedi AK, Katki HA, Zheng YL, et al. Increased levels of circulating interleukin 6, interleukin 8, 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 of lung cancer[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1,103(22):1112–1114.

[6]吕民林.血清AFP、CEA、CA125、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4,1(22):90-92.

[7]Hofmann JN, Yu K, Bagni RK, Lan Q, Rothman N, Purdue MP.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over time in serum cytokine levels among participants in the prostate, lung, colorectal, and ovarian cancer screening Trial[J]. Cytokine ,2011 , 56 (11) : 145–8.

[8]祝成亮.高尔基体蛋白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1):89-91.

[9]樊慧.肝癌预后与血清α-藻糖苷酶、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20(12):88.

[10]郑万仁,曾兆林.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栓塞在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中的治疗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2):45-47.

通讯作者:

秦伟,1972.5,男,四川三台,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介入放射学

基金项目:

四川省卫计委科研课题130492

论文作者:王海英,漆素兰,彭燕,秦伟*,胡天刚,赵景昊,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TACE术中肝动脉CO2-DSA的护理应用研究论文_王海英,漆素兰,彭燕,秦伟*,胡天刚,赵景昊,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