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展望论文_袁威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展望论文_袁威

成都三邑园艺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1130

【摘 要】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在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城市绿化中的园林植物功能、选择、配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绿化;园林植物;配置

一、园林植物的主要功能

1.1生态功能

主要有防护、改善和治理功能等。防护功能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防火、防雪、指示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改善功能可以维持碳氧平衡、滞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调节温度、改善光照和降低噪音等;治理功能如固定沙丘、控制扬沙和净化水源等。

1.2美化功能

主要有园林植物的个体、群体和衬托美化功能等。个体美化功能如形体、枝、叶、花、果等所表现出的视觉观赏价值;群体美化功能如片林、树丛、树篱、草坪、稀树草坪和藤架等所表现出的视觉观赏价值;衬托美化功能如利用植物联系景物、组织空间、遮挡视线等。参与形成的优良整体视觉效果。

1.3生产功能

包括食用、药用、工业原料和工业品素材等。如提供果品、中药、油料、胶 质、脂类、素类、木栓、饲料、肥料、淀粉、纤维、枝叶工艺产品等。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的各种功能,可增强对植物功能应用的主动性,必将在城市各类专项功能景观的建设、景观设计方案筛选、实观景观评价及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园林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

2.1适地适树

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在充分掌握绿化树种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按照“适地适树”、“选树适地”的原则。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一些优良树种,进一步丰富绿化树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美化作用。

天津市优先推广的绿化树种有:杨树、柳树、彩叶树、李树、国槐、椿树、银杏、白腊以及常绿树种等。

2.2观赏价值

在树种选择上要强调观赏性,观赏类型有观花、观叶、观枝、观果等。城市绿化要选择树形美观、色彩绚丽、风韵独特、季相变化明显的树种,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效果,还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品味。

2.3生态保健功能

植物的生态保健功能主要是指:释氧固碳能力、杀菌或抑虫能力、负离子效应、吸收空气中有毒气体能力、降噪滞尘能力、降温增湿能力等。选择生态保健功能强的树种,对改善与美化绿化城区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如抗二氧化硫的树种有:云杉、侧柏等;抗氟化氢的树种有:杜松、桧柏等;抗氟的树种有:国槐、刺槐等;抗烟、滞尘较强的树种有:臭椿、油松等;杀菌能力强的树种有:稠李、银杏等。

2.4抗逆性

园林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对不良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对病害、虫害具有一定的抗性,很少发生病虫害。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品种用于园林建设,可以不断改善环境、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体现和展示园林植物的多功能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体现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

把自然与历史文化联系在一起,是同林绿化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和心理要求,同时,所选择的树种要求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等。在城市周围、街道广场等地方适当增加特优古树名木,特别是与地方历史和民族文化相关联的古树名木,不但可以有效保护物种资源,而且从绿化的角度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城市绿化定位要高、起点要高,树种应用要注重当地特有野生观花树种和珍贵特优树种,绿化美化效果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显现城市的同林绿化水平和风格。天津市宝坻区现有古树名木220株。这些古树名木主要有杨树、柳树、白腊、国槐等品种。

三、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除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要考虑植物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力,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性,树种间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整体功能性的发挥等,这些都是配置同林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应以常绿树种为主,辅以叶色、季相变化明显的落叶树种,达到四季常青又富于变化的目的。为便于绿化树种的更新换代,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也要合理配置,既能快速满足当前绿化的需要,又照顾长远绿化景观。从树种配置,可考虑分段配置、株间配置等方式,实现“街移景异”。另外,乡土树种应和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样,成为城市特色的代表。因此,城市绿化还应考虑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进行配置。据统计,宝坻城区园林绿化树种共160万余株(丛)。其中,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株树比例为1∶5,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比例为1∶1.6,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比例为1∶4。这说明宝坻区园林绿化树种主要是以落叶树种为主,落叶树种中灌木树种应用比例较大,而常绿树种所占比例最低。

四、园林植物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广泛应用的城镇绿化植物材料种类及功能性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植物材料的选择、树木的配置、植物与建筑物的协调、各项园林功能的体现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①树木比例不合理,常绿树与落叶阔叶树的比例低;②植物材料应用形式不丰富,地被植物在园林中应用少一些,城市难以形成良好的复层绿化景观;③树种引进不讲科学,抗逆性差;④园林绿化树种配置随意,造成整体功能性差;⑤生态保健功能不突出;⑥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功能差。

五、建议

(1)不同植物其功能性不同,应充分认识园林植物的功能性,在园林绿化中应尽可能选用多功能且功能性强的植物,并根据不同绿化功能区(厂区绿化、校园绿化、公园绿化、街道绿化、居民区绿化、休闲广场绿化及特殊区域绿化等)的要求进行选择应用,可以取得一举多得的绿化效果。

(2)园林绿化建设中除重视园林植物的功能性外,园林植物配置模式的整体功能性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植物配置也应强调其整体功能性,即要求整个配置模式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生态保健功能强、经济效益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地方特色和人文气息等,灵活采用适宜的配置模式,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科技含量。

(3)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使栽植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绿化地区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利于该树种生长发育,充分展示其良好的功能性,达到预期的效果。

(4)只有绿地的多样化和绿化植物的多样性才能保证城市绿地景观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建设速度发展迅猛,对城镇的绿化美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城镇绿化树种的新品种选择及优化配置模式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六、结束语

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和文化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城市绿化常用的园林植物有各种乔木、花灌木、草本花卉、宿根花卉和地被植物、藤本攀缘植物、竹类、水生植物等。园林植物在满足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要突出美化功能。

参考文献:

[1]费志伟.园林水景中水生植物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11.07

[3]施义香,李丽.试析水生观赏植物景观配置[J].大众周刊,2011.05

[2]叶华盛.生态园林水生植物景观配置的探讨[J].中国园林,2012.01

论文作者:袁威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应用现状及其应用展望论文_袁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