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兰凤英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兰凤英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科技学校 442500

摘 要: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动下,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任务驱动教学法等,越来越引起教师的重视,尤其是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课中被广泛使用,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是相当有效的。作为中职计算机教师在这一方面也做了些有益的尝试,在此,对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任务设计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中职 任务驱动法 计算机教学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大的教学任务为主线,把教学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散到各个小的任务之中,要求学生在完成各个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经过自己周密的思考和教师精心的指导点拨,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而一个个任务完成的同时,课堂的教学目标也就得以实现了。在这样教与学的互动中学生通过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提高了技能,还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在整个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教师“做中教”,学生主动参与的“做中学”的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分析和应用

教师设计什么样的任务才是符合任务驱动教学要求的呢?

1.教师设计的任务目标要明确。任务目标明确,是要求教师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课堂学习的总体目标,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个小目标的内容分散到一个个学生容易掌握的“任务”中去,学生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完成总的学习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Word2007图文混排这节课上,根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制作电脑小报这个任务,我没有限定小报的形式和内容,我只是提供了电脑小报的几个主题,并给出了学生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素材,这就为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留下了充分的余地。从学生回收的作业中,我发现,学生的作品不拘一格,反映出他们不但掌握了教师要求掌握的关键内容和方法,而且在很多操作细节方面上、灵活变化、自由发挥,真正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并且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2.任务的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了,你的课堂也就成功了一半了。例如,计算机基础课中有一节PhotoShop图像处理课,是把一个图像抠出来,通过一定的调整,与另一个图像组合成一幅图像。我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处理。首先在课堂上展示多幅我与明星的合照(通过 PhotoShop合成),吸引学生眼球,问学生想不想拥有与明星的合照,学生反响强烈,对接下来的内容很有兴趣。然后把制作合照步骤进行介绍,这时候,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然后,把学生在课前准备的照片发给学生,同时把准备好的一些明星照片也发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整节课便水到渠成了。

3.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中等学校的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地方,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计算机操作的水平不同,个体的差异很明显,教师在教学任务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且计算机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同一个任务操作方法是多样的,这样课堂就会变得灵活多样。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Excel图表处理的教学中,我发现有许多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中,已经接触到过相关的内容,在做了前期的铺垫教学后,在课堂上,我便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任务供学生来完成。第一阶段,将整个数据表格,直接按要求转换成相对应的图表。第二个阶段,要求学生根据相应的要求,完成图表的制作并进行相关格式的设置。第三个阶段,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的图片和数据,制作出图片中所给的图表,并制作出能表达数据表内容的个性化的图表。在课堂的作品展示环节,效果很好。说明三个层次的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研究的动力,起到了任务设置的目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4.任务设计要注重学科渗透、交叉学习的方法,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更应以提高学生计算机的素养为目标。计算机课程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学生现在学到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没过多久就会过时。因此,计算机教师在计算机课内讲解计算机原理等相对稳定的内容时,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注重利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并用计算机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我们教师应该发挥学生长处,加以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探讨的能力,来提高学习其他课程的效率,以及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加以引导,要让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决问题,防止学生生硬地照搬照抄。在教学中教师设置的“任务”,要注重任务的质量,让学生理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后,才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才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论文作者:兰凤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9月总第27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兰凤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