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滑运动员营养干预措施论文_张小琴 王鑫

速滑运动员营养干预措施论文_张小琴 王鑫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100084)

近几年来,速滑运动作为冬奥会的代表项目之一,速滑运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的成绩都非常接近,各选手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输与赢往往就在百分之几秒或者零点几厘米中产生。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肌肉耐力、身体灵敏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科学训练、合理营养以及疲劳消除是提高训练质量、发挥稳定成绩的三要素。合理营养就是指人们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能够在每日的膳食中得到满足,不仅数量上符合人体的需要,而且各种营养素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合人体需要的合理比例。合理的营养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够帮助运动员承受大强度训练,促进训练后的疲劳恢复,使他们的运动能力在比赛中能够得以充分发挥。速滑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寒冷环境下训练和比赛,身体营养不仅需满足生命活动的基本需要,同时需满足日常训练需要,故其营养需求高于其他项目。

1速滑运动员营养干预策略

1.1糖

速滑运动是速度力量耐力型项目,速滑运动员的训练具有持续时间长、动力型、运动中无间歇等特点,运动量大,身体消耗多,耐力对速滑运动员尤为重要。糖是生命体基本活动的重要能源之一,是运动过程中最主要的供能方式。糖在人体内以糖元的形式储存起来,包括肌糖原、肝糖原、血糖。以骨骼肌中最多,其次是肝脏。单位时间内骨骼肌氧化糖所能获得的最大供能比脂肪多2倍,糖酵解时最大供能比脂肪多4倍,所以运动强度增大时必须增加糖供能的比例,以满足骨骼肌运动所需。在寒冷条件下进行耐力运动,如果糖元储备不足,很容易导致疲劳。

运动员膳食中糖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60%,运动员的一日三餐都要注意补糖。运动员赛前两小时应补充中GI食物来增加肌糖原储备,避免胃排空和胰岛素的影响;比赛或训练中应每隔10-15分钟,补充100毫升-300毫升左右浓度为6%-8%的低渗或等渗饮料,提高血糖水平,减少肝糖原损耗,从而延长耐力时间。运动后补糖越早越好,运动后可以吃高GI食物来缓解疲劳,促进体力恢复,同时加强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合成与储备。

1.2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运动人群的蛋白质需要量较普通人群高。蛋白质是肌肉的主要成分,对于肌肉的生成、代谢和受伤肌肉的修护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运动后迅速补充蛋白质有助于受伤肌肉和组织的修复、肌肉酸痛等症状的减轻。蛋白质可以在运动中参与供能。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中,蛋白质是体内存在的游离氨基酸,也可以作为能源物质参与。谷氨酰胺是血液和细胞内、特别是骨骼肌内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

运动员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15%,运动员日常补充蛋白质,可以选择多吃鱼类与鸡肉等白肉类,同时应注意适量摄入豆制品和牛奶。运动后45分钟之内是补充蛋白质的最佳时间,补充优质蛋白的比例为40%-50%。

1.3脂类

脂类具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维持体温等功能。不饱和脂肪酸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尤为重要。脂肪具有着很好的维持体温的作用,所以长期接触冷环境的速滑运动员的膳食中可以保持适当比例的脂肪。但是要注意脂肪摄入量不要过度,否则会导致营养不平衡等问题。

运动员膳食中脂类的摄入量应占总能量25%,多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比如橄榄油;少摄入动物性脂肪,同时多摄入海产品,少吃牛羊肉,避免食用油炸食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维生素

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因而在体内存储量一般很少,必须经常从食物中摄取,用以维持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所必须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适当补充维生素,维持人体的基本需要,有利于保持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而中国的膳食烹调以熟食为主,这有利于运动员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吸收,但加热会导致蔬菜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丢失,造成人体摄入水溶性维生素食物含量不足,平时运动员应加强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同时含有充足维生素B和C的食物。

1.5矿物质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与牙齿的最主要的矿物质,缺钙会导致骨骼中的钙会不断游离到血液中,造成骨质疏松,提高骨折的发生率,另一方面,游离到血液中的钙会沉积到血管壁、心肌等等组织中,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石等疾病。

运动中大量出汗,身体中大量的钾、钙、钠、镁等电解质、维生素和氨基酸随身体汗液排出,使体液尤其是血浆容量减少,容易使运动员的体力极大下降,情绪低落,运动能力大打折扣。速滑运动员训练中的失铁量是常人的两倍,而对铁的吸收水平仅为常人的1/2,铁摄入不足,易造成运动性缺铁甚至发生缺铁性贫血。所以日常补血时,同时增加铁的摄入。

运动员日常膳食中应适当补充矿物质,以供身体所需。富含钙的食物包括奶制品、花椰菜、菠菜、豆腐及一些含钙量丰富的谷物。肉类是极好的铁源,因为其包含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血红素铁。但补铁和补钙不宜同时进行,铁会抑制钙的吸收。

1.6水

水是人体最多的组成成分,占体重的50%-60%。运动过程中,汗液的丢失往往比水分的摄入要多,从而导致机体的缺水,电解质紊乱。这会降低机体的运动能力,加快运动疲劳的速度。速滑运动在低温条件下进行,训练强度大,时间长。运动前30-50分钟,可补充300-500毫升左右低温运动饮料;运动中应加强补液,但运动中不需要补充电解质,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运动后低浓度的糖-电解质是最佳选择,促进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再合成,补偿因排汗丢失的水和电解质,促进机体水液平衡。

2营养干预辅助措施

2.1扩充运动员的运动营养知识

运动员营养学知识存在误区,运动员对于营养学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比如讲座,培训班等。使速滑运动员真正了解到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并且了解自身在日常饮食中的得失,并把这种信号及时、准确地反映给教练员和营养师。

2.2提高教练员与辅助人员营养知识

提升教练员营养学水平,在运动员日常训练中加入运动营养相关理念。举办短期培训班向餐厅管理人员和厨师普及营养配餐知识,培养一批实践经验丰富营养观念,先进的餐厅管理人员和厨师。

参考文献

[1]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 8.

[2]郭静璐,唐宝盛,郭耀亭,于睿.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日常训练阶段营养干预策略[J]. 冰雪运动,2014,36(05):13-17.

[3]李晓琳. 冰雪项目运动员免疫机能抑制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32(03):10-13.

[4]郭洪海,耿丽,李欣,陈蕤. 速滑运动员合理营养与科学训练与及监控体脂的研究[J]. 冰雪运动动, 2011,33(03):48-54.

[5]王学峰,宋丽,郭静璐. 黑龙江省速滑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知识调查[J].冰雪运动,2010,32(06):42-45

论文作者:张小琴 王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速滑运动员营养干预措施论文_张小琴 王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