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共产党在总统选举中失败的原因与前景_政治论文

俄罗斯共产党在总统选举中失败的原因与前景_政治论文

俄共在总统选举中失利的原因及其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共论文,总统论文,前景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俄共继去年年底获得议会选举胜利后,为争取总统选举成功努力拼搏。然而,在7月上旬总统第二轮选举中,俄共主席久加诺夫以40.31%的得票率败给获得53.82%选票的第一届总统叶利钦。 俄共失利的原因是什么?其前景怎样?值得深思和关注。

一、俄共失利的主要原因

1.俄共的纲领与俄罗斯社会现实反差较大。1991年前苏联社会主义体制解体后,俄社会迅速向西方式的市场经济模式转轨,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诸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俄罗斯社会历时五年的演变,虽离西方式的国家体制尚有一定距离,但已远离昔日苏联时期的国家模式。俄共的前身是苏共,自1990年6月成立以来, 特别是1993年2月俄共第二次代表大会之后, 极其鲜明地以不妥协反对派的姿态活跃在俄政坛,对现政权及其方针政策进行持续不断的抨击,提出了自己一整套纲领,主要有:政治方面,通过竞选取得管理国家的资格,建立受人民信任的政府,修改宪法,废除总统制,废除别洛韦日协定,在自愿的基础上恢复苏联,恢复苏维埃政权,以此和平地回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经济方面,停止强制性的私有化,拯救国营经济成份,在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同时发挥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决定作用。外交方面,推行符合俄国家民族利益、加强俄罗斯大国国际威望的方针政策,废除损害俄罗斯利益和尊严的国际条约和协定。俄共提出的这些纲领,虽迎合了俄部分对前苏联持“怀旧情绪”的民众心理,但总体上看,与俄独立五年来的现行政策和俄社会现实反差甚大。倘若这些纲领得以贯彻实施,也就意味着五年前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社会重大转折中而独立,五年后又出现再一次社会重大转折,又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这不符合当前俄罗斯民众“人心思定”的社会心态。这不仅取决于这些纲领的正确性、可行性,取决于提出这些纲领的政党的地位和决心,还取决于俄社会环境和条件的可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近年来,俄共意识到本党所提纲领社会接受的阻力,为适应社会形势,夺取总统选举胜利,在上述纲领的提法上进行调整,不再强调废除总统制,建议建立“联合政府”,“分阶段”在自愿的基础上恢复统一的联盟国家,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存在,建立计划市场经济,欢迎外国投资等等,但俄社会学家和西方舆论认为,俄共的纲领前后矛盾,有的指出,这仅是俄共的竞选策略而已。

2.俄共的组织路线着眼于左派联盟,实际上等于关上了联合更多派别的大门。俄共提出的组织纲领是,在政治多元化的条件下,扩大党的社会基础,组成人民爱国力量同盟,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显示出其盟友的局限性。今年年初,正当各政治力量积极联盟、扩大阵营之际,俄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库普佐夫在俄共“四大”会议上作了报告,在谈到总统选举前政治力量配置时,他以强烈的措词指责“政权党”“我们的家园——俄罗斯”和“亚博卢”两个议会党团,以及“俄罗斯选择”,说“这些势力坚决主张继续奉行掠夺性改革方针”,而且还抨击“俄罗斯自由民主党”是“极右的民族自由派”,“这些势力一旦上台执政,就会给国家带来并不会比现政权少的灾难”,“讨好当局,隐蔽的、有时是直接地支持当局,这股势力特别危险”。这样,俄共实际上是对进入新议会中的四大党派,除俄共自身外,关闭了同其他三大党派联盟的大门。此外,国家杜马3月15 日通过了俄共等提出的两项决议:宣布联邦最高苏维埃1991年12月12日关于废除苏联成立条约的决议失效, 1991年3月17日关于保持苏联的全民公决结果依然有效,从而废止了成立独联体的别洛韦日协定。俄共在竞选总统前夕的这一举措,意在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的力量。杜马通过“3.15”决议后,被视为“极左”的安皮洛夫的“劳动俄罗斯”等23个左冀和民族主义倾向的政党组织便立即宣布支持久加诺夫竞选总统,但多是掌握选票数量较少的小组织。一些持温和立场的选民被俄共“吓走”。临近总统选举,虽久加诺夫频繁与列别德等人接触,谋求中间势力的支持,但为时已晚。在第二轮总统选举时,中间力量的多数选票投给了叶利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3.俄共处于没权没钱的在野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其竞选作用。叶利钦占据有权有钱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施展了竞选手段,对选民不满意的各级官员,哪怕是自己的多年亲信,果断撤换;对在选民中享有声望的各政治派别头面人物,可以封官许愿,尽力争取;对不满现政权,生活贫困的地区,他深入民众,当面给予资助。据俄方透露,叶获得的竞选捐款比久加诺夫多几倍。当局掌握了相当多的宣传舆论工具、传媒,尤其是广播电视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叶利钦,叶获得的电视广播时间是久的10倍。电视广告、街头标语口号被拥护叶的人控制。相比之下,俄共推举的总统候选人久加诺夫,则力不从心,手中无权、无钱,无论是人事安排,还是资金的投入,所有设想只能开空头支票。俄罗斯有家报纸刊出一幅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叶和久的不同:叶送给选民一根粗大的香肠,而久给选民的只是苏联时期的香肠券。

4.俄共的主要对手叶利钦是有多年执政经验的政治老手,这是俄共竞选失利的直接客观原因。叶利钦今年虽已65岁,去年两次突然病重住院,且几年来政绩欠佳。但他毕竟是出于“乱世”,以“民主、改革”的化身出现于众。他执政五年,经验丰富,他和俄共矛盾深刻尖锐,叶深知,俄共的胜利就意味着把他送到“政治断头台”。他横下一条心“背水一战”,竭力拼争,甚至把他的妻子、女儿都派上用场,为其拉选票。几个月来,叶竞选策略和手段没有出现重大失误,反而连连得分。他忍痛割“爱”,撤掉了多名在选民中名声扫地的重要官员,以显示自己“听命于民”的领袖风范。他严令政府部门限期发放拖欠的工资、补贴,允诺让贫苦人的日子过得好一些,不顾劳累体弱,四处奔波游说,体察民情,以取信于民。他冒着生命危险前往车臣前线,看望前方将士,并以极大的妥协忍让,把车臣反政府武装头目“请”到莫斯科,签署停战协议,以显示自己谋求和平的诚心和解决车臣问题的诚意。特别是选举的关键时刻,他采取多种举措,争取到具有决定意义的原属列别德、亚夫林斯基的大多数选民的支持,显示出其老谋深算的执政特点。由于叶的不遗余力的拼争,从而使他在今年一月份8 %的支持率对久加诺夫15%支持率的劣势出现转机,其支持率逐月上升,在第二轮选举时反以超出13%的优势战胜久加诺夫。有外电评论,倘若久加诺夫的对手不是叶利钦,或叶利钦不具备上述的竞选能力,那么久获胜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大。

5.俄罗斯国内乃至独联体国家和西方社会的“惧共”心理,是俄共选举失利的社会原因。由于俄罗斯有部分选民对前苏联历史,特别是对斯大林时期的政策、社会持否定态度,加之当权者利用前苏联所犯的错误对俄共进行攻击,掀起反共浪潮,称俄共是“十分危险的复仇势力”,致使俄共的纲领得不到充分的理解,产生“疑共、惧共”的社会思潮。据俄民意测验表明,俄共坚定的支持者约占选民的30%,大部分俄罗斯人反对回到过去,“担心俄共上台后会全面复旧”。俄社会学家认为,叶利钦与久加诺夫的总统竞选,实际上是俄选民对俄未来两种社会制度的选择,与其说是投了叶的赞成票,不如说是选择了既定的社会市场经济的道路。

尽管俄共与前苏共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有区别,但独联体国家和西方社会从俄共的基础及其纲领分析,它决不同于东欧一些国家重新执政的“前共产党人”,认为俄共如果上台,有可能推行昔日苏联的霸权主义政策,危害到它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因此,对俄总统竞选它们几乎是“一边倒”地采取了“扶叶遏久”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给予叶以全力支持,帮助叶解决竞选之难。特别是美国专门为叶派去三名竞选经验十分丰富的政治顾问,潜住在俄总统饭店,绞尽脑汁,出谋划策,为叶的竞选成功助了一臂之力。

二、俄共未来发展前景

1.俄共在总统选举失利后面临较强的“限共、排共”的外来压力。叶利钦竞选连任成功后,虽然声称“对选民不要分胜者和败者”,但由于叶和俄共的矛盾由来已久,上述表态只是稳定形势的执政策略而已,俄当局将竭力限制俄共作用的发挥。一是组建新政府时,不可能让更多的俄共成员入阁,即使有个把人进入政府班子,也不会委以重任,且不能以政治身份出现。二是鉴于目前议会是以俄共为主的左派力量占主导地位,支持叶的力量声称“杜马中许多委员会被一个失败的政党控制,这不能令我们满意”,正在积极筹建民主派同盟,以图将俄共置于从属地位,甚至有可能撤换议会主席(俄共代表)谢列兹尼奥夫的职务。三是想方设法控制今年年底进行的地方选举,尽可能有效地将俄共势力排挤出去。

2.俄共的近期发展前景。俄共内部潜藏着社会民主派、强国派、正统派的矛盾。在总统选举失利的打击和当局“限共、排共”政策的压力下,俄共将面临“内部矛盾上升,组织出现分化”新形势的考验,当前能否“稳住阵脚、保存实力、渡过难关”,对今后长远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看,形势还不错。俄共在总统选举失利后,表现出了应有的理智和远见,久加诺夫当即表示“尊重俄公民的选择”。选举后的第三天,以俄共为主的人民爱国力量联盟在莫斯科举行会议,反省失败原因,制定未来对策。该联盟理事会还通过将联盟改造为社会政治运动的决议。并决定8月1日前制定出联盟地区组织结构,8月7日(即叶利钦宣誓就任第二届总统的前两天)在莫斯科召开俄人民爱国力量代表大会,以俄共为主的“俄人民爱国联盟”成立,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当选为该联盟主席,联盟的首要任务是要作为争取权力斗争的工具。久加诺夫称,“在地方权力机关中扎下根是俄共最重要任务之一”。观察家认为,不久将进行的俄联邦地区选举将是对俄共及其人民爱国联盟政治力量的再一次检验。

3.俄共的远期发展前景。俄共在总统选举失利后,所面临的考验将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作为现政权的反对派,今后的道路将是漫长曲折的,其不利因素,一是俄共能否掌握斗争的主动权,并不完全在于该党的纲领正确与否,斗争方法是否有力、得当,而在于现政权方针政策的重大失误及其俄国内形势的严重恶化。二是斗争的范围和作用发挥十分有限。进行议会中的合法活动,仍将是俄共参政议政的最重要途径,且总统如有不满,有权解散之。这样,俄共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再次缩小,回到重建时期。三是俄共党员多是中老年人,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人由于身体的原因,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困难不小。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俄共的斗争策略或提法已出现某些微妙调整。前几年,叶利钦曾试图拉俄共成员入阁,以稳定政局,遭到俄共的坚决反对,俄共称“决不能和贪官污吏同流合污”,而在总统选举期间,俄共改变先前态度,建议成立联合政府。据俄报透露,久加诺夫竞选总统失利后也期望得到内阁中的一些关键职务。以前,俄共曾几次提出对政府不信任案,甚至要弹劾总统。而现在议会主席(俄共代表)称“愿同总统进行建设性合作”,“如总统提切尔诺梅尔金任新政府总理,议会不会反对。”1994年春,叶利钦曾倡导签署社会和睦条约,俄共曾坚决拒签,而在这次总统选举期间,久加诺夫曾建议签署类似条约。外电分析认为,俄共有可能从以前的不妥协反对派转为现政权的建设性反对派。也有人预测,俄共未来长远发展有可能走东欧一些国家“前共产党人”的社会民主党的道路。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成立的以俄共为主的“人民爱国联盟”淡化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观察家认为,“因为正是这些东西使许多选民在总统选举中离开了久加诺夫”。在联盟成立的文件草案中不会再有社会主义或苏维埃政权的提法。

4.俄共仍是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无论俄共将来以什么形式出现在俄政坛,它毕竟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富有成效的斗争道路。从4 年前重建时期的“非法”地位奋起,发展成议会中第一大政党,到这次有实力向俄最高权力——总统宝座冲击,充分显示了该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在下届俄总统选举前,它仍将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以现政权的最大反对派姿态出现在俄政治舞台。如果各方面形势发展变化对俄共有利,仍有机会再次竞选俄总统席位。

标签:;  ;  ;  ;  

俄罗斯共产党在总统选举中失败的原因与前景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