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研究论文_许莲花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研究论文_许莲花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 133000

摘要: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71例行急诊介入术的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1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出现并发症28例,其中低血压11例,慢型心律失常9例,快速型心律失常6例(包括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心室颤动),2例急性心包填塞,经处理后均消失。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预见性地处理并发症对保证急诊介入术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护理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治疗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再梗死率。但是手术风险大,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等心血管事件的几率较高[1]。手术既需要治疗医生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也需要护理人员积极、熟练的配合,预见性地发现办并发症并进行处理,有利于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1 临床资料

1.1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71例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男性42例,女性29例,年龄43~79岁,平均(60.51±5.22)岁;合并糖尿病27例、高血压17例;心肌梗死部位为前壁22例,前间壁9例,侧壁16例,下壁21例,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3例。

1.2结果

71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出现并发症28例,其中低血压11例,慢型心律失常9例,快速型心律失常6例(包括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心室颤动),2例急性心包填塞,经处理后均消失。

2 护理

2.1术前准备 术前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心、肾功能检查情况及患者的心理情况,患者术前担心手术结果,多有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加,从而加重心肌缺血[2],导致心律失常。并且掩盖患者低血压表现[3],延误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介入治疗术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手术医生的资历,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在将患者介入手术室后,为患者介绍导管室的先进仪器、设备,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指导患者进行闭气、咳嗽训练,以便在术中配合咳嗽,3加快造影剂从冠脉中排出[3]。根据患者桡、股动脉搏动情况选择合适的动脉鞘管、造影管。为患者进行常规心电监护、压力监测、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以增加血容量,预防低血压的发生。据报道,28%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为血容量不足[4]。常规准备好好抗心律失常、升血压药品及其他抢救物品、器械。将常用应急药物如阿托品、阿拉明、多巴胺、利多卡因配好,置于患者旁边。将除颤仪调节好除颤电压功率,置于患者左上方,电极板调节到可触及心前区和心尖部;检查临时起搏器,将电极连接好、固定好导联线,将肝素盐水套上加压袋放在输液架上备用,备好球囊导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监测动脉压、心电变化,准确判断动脉压力图形变化的意义,以预防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当导管定位、造影、球囊扩张时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的降低[5],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过量的对比剂、过量的硝酸甘油、血容量不足均是术中低血压的诱发因素,因此,术中应正确控制对比剂、硝酸甘油的用量,若剂量过大,应及时报告医生。注射硝酸甘油后,压力降低20 mmHg 以上时,应暂停操作,同时加快输液速度,以预防发生低血压。对心率< 40 次/min 的患者,提前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注射对比剂后如果引起心率减慢,可嘱患者咳嗽,以提高心率。对持续心动过缓者可预防性停留临时起搏器。本组11例低血压患者,经阿拉明静脉注射、多巴胺静脉滴注后血压均恢复正常。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可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电除颤可治疗室颤患者。患者使用吗啡时、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均可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应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内的呕吐物,并给予胃复安注射。

2.3术后护理 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常规检查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等情况,进行静脉输液、血压测量等操作时尽量选择非手术侧手臂。定期对伤口消毒,保持清洁干燥。适度活动手术侧的肩、肘及指关节,但手腕部应保持伸直制动6 h,以减少血栓形成。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但不能过量,防止急性心力衰竭发生[5]。

3讨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熟悉疾病相关知识,有超前的预见能力能预测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能快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做好抢救药品、设备的准备,以节省治疗时的操作时间,为抢救赢得时间。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以减缓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护理人员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密切观察患者动脉压、心电变化,并准确对病情进展做出判断,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治疗依据。熟悉导管室的各种抢救设备、步骤,以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仅需要医生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还需要护理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预见能力及良好的配合能力,及时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提高护理效率,迅速、高效地完成各种护理任务,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蒋继红.106 例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2,6(20):103-104.

[2]杨莉急性心肌梗死79 例患者行急诊P CI 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2,29(5):547-548.

[3]郝静敏.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 CI 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32(5):2438.

[4]于春晖,曲红芳,李于辉.急性心肌梗死介人治疗术中恶心呕吐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3,4(21):4.

[5]黄丽芬.预见性护理在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微创医学,2012,7(4):445-446.

论文作者:许莲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  ;  ;  ;  ;  ;  ;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方法研究论文_许莲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