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15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论文_孙颖

孙颖

甘孜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康定 626000

【摘要】:目的:了解甘孜州居民死因分布特征及对寿命的影响,为综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甘孜州2015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统计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甘孜州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甘孜州粗死亡率为225.70/10万,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79.19%,其中脑血管病(486例)、心脏病(459例)、恶性肿瘤(432例)、呼吸系统疾病(341例)、损伤及中毒(300例)在死因顺位中居前五位,分别占死亡病例数的18.93%,17.87%,16.82%,13.28%,11.68%。前五位疾病死亡占报告死亡总例数的63.01%。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州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制工作。

【关键词】:慢性病 死亡率 死因顺位 监测

人口死因研究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公共卫生和人口健康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社会卫生保健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1]。甘孜州于2013年全面启动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按照《甘孜州全人群死因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甘卫办发〔2013〕109号)要求,2015年我州进一步加强了死因监测工作,为掌握我州居民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现将甘孜州2015年全死因资料进行了分析。

11 资料与方法

1.11.1资料来源:死亡资料来源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2015年度报告数据,人口资料来源于甘孜州统计局。

1.21.2监测方法:按照《死因登记信息网络报告管理规范与工作技术指南》要求开展登记报告。

1.31.3资料处理:所有死亡报告卡均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由死因监测管理人员录入到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经逻辑核查,剔重补漏后汇总,然后导出数据自动生成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2015年1月1日零时—2015年12月31日24时,全州网络直报定时统计死亡病例2568例(统计条件按:户籍地址+死亡日期),总报告死亡病例数较去年(总报告死亡病例2558例)上升了0.39%,报告粗死亡率为225.70/10万;其中,男性死亡1439例,报告粗死亡率为250.52/10万;女性死亡1129例,报告粗死亡率为200.39/10万。各县2014-2015死亡报告情况见表1.

表1 甘孜州2014-2015年各县死亡报告情况

2.2.年龄分布

2015年度报告的死亡病例年龄分布在0岁—85岁及以上。除0岁组死亡相对较高外,随着年龄增长,死亡数多呈阶梯式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55岁—89岁之间,共报告了1846例,占所报告死亡病例数的71.88%。

2.3死因顺位

按照户籍地址+死亡日期定时统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在死亡病例中占绝大多数。其中脑血管病(486例)、心脏病(459例)、恶性肿瘤(432例)、呼吸系统疾病(341例)、损伤及中毒(300例)在死因顺位中居前五位,分别占死亡病例数的18.93%,17.87%,16.82%,13.28%,11.68%。前五位疾病死亡占报告死亡总例数的63.01%。

男性前五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262例)、脑血管病(247例)、心脏病(222例)、损伤及中毒(211例)、呼吸系统疾病(175例);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是脑血管病(239例)、心脏病(237例)、恶性肿瘤(170例)、呼吸系统疾病(166例)、损伤及中毒(89例)。在所有的死因中,除寄生虫病、心脏病、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产科疾病死亡数女性略高于男性外,其余均低于或等于男性。详见表2。

表2 甘孜州2015年死亡病例分性别死因构成及顺位统计表

3.讨论

3.1甘孜州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宗教氛围浓厚,整体贫困问题突出。葬法多样化,易存在漏报的现象。依据《四川省卫生厅、公安厅和民政厅联合下发关于转发进一步规范人口死亡医学证明和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4]98号)要求,各县疾控中心应当按月与公安、民政部门交换正常死亡、死亡销户及非正常死亡、死者火化、天葬等信息并移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后补报有关信息,以此减少漏报病例产生。

3.2个别县从事死因监测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医学知识。因此在死因推断、死亡原因及根本死因的确定等专业技能掌握不够好,致使死亡卡片填写正确率及死因监测数据质量不高。

3.3 监测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及中毒在死因顺位中居前五位。因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伤害已成为危害我州居民乃至整个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2]。因此,预防和控制慢病性是各级卫生部门的重点工作。同时,损伤和中毒一种非疾病性的社会问题,以危害健康人群为主,且突发性较强,死亡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3],政府应把损伤和中毒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进行有效干预,尤其应做好特殊人群的心理干预和交通事故的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永国.我国人口死因构成及变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3-4.

[2]杜红,田耕百,张泽新,等.五峰县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分析.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1):39-41.

[3] 杨功焕,黄琼,陈爱平.中国人群的意外伤害水平和变化趋势.中国流行病学杂志,1997,18(3):142-145.

论文作者:孙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  ;  ;  ;  ;  ;  ;  ;  

甘孜州2015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论文_孙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