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独立学院“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论文_李慧子

北京市独立学院“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论文_李慧子

李慧子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101301

摘要 本文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归纳法对北京独立学院“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体育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中的开展,进行了全面调查,揭示了北京市5所独立学院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力求于准确的说明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存在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减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盲目和不足,希望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新思路,促进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可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课内课外一体化 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从而形成的规范化的教学程序,是由主题、目标、程序、师生、条件、评价等要素构成的,体育课程内容应是丰富的、与时俱进的。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在学习体育理论课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更加了解各个专项的项目特点、竞赛规则以及各专项科学的锻炼方法等理论知识。适当的安排专项理论课的学习,为学生在课上更好的学习本专项体育知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理论依据

1.1 宏观方面

1.1.1北京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内容设置。国家教育部有明确的规定,因体育课程自身的特殊性,学校要为学生上课的安全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着想,在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及课堂安全的前提下,教学班人数应控制在30人左右为宜。在北京市5所独立学院中体育课教学班级人数在36人以下的仅2所,占40%;36-45人的3所,占60%。有3所学院不符合教育部要求,人数达到了35人以上,这给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增加了上课出现伤害事故的危险系数,同时制约了教师合理的上课效果,无疑会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

1.1.2 北京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共同实现良好的教学结果而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学习途径,北京市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解、示范、观察和练习为主。课堂教学中,纠错教学法排在第二位,这样的教学方法频繁使用很难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且容易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比赛、情景、讨论教学法则排在后三位,体现了很少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关注学生并在课后总结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片面的运用教学方法,就不能够达到新型体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复杂且高标准的独立学院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育教学发展到现在,体育以其多样性教学方法博得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众多的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中我们必须注意:选择教学时机,结合教育原则、明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教师本身的能力以及学校应具备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完成的教学时间,只有注意这些内容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1.3 北京市独立学院体育课程考核体系。北京市5所独立学院中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技术成绩占的比例有1所达到60%,平时成绩占10%有1所,20%有2所,30%有1所,理论成绩的比重5所院校均在10%~20%之间,有3所学院还加入了课外体质测试项目的考核。以前对于学生的期末成绩考核标准通常局限于以单一的期末专项考核为主,由教师统一设立几项有代表性的本专项技评内容。考核后,由教师统一给与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现在,实行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之后,使得课内教学考核评价更为完善,加入了学生的平时表现及体能考核。使得那些以往上课较为认真,但身体协调性相对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更加公平的体育课程考核机会。

1.2微观方面

1.2.1 在独立院校开展“课内课外一体化”的产生背景及理论依据。90年代中期,一些普通高校率先提出了“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教材过于陈旧与课上内容脱节;成绩评价方法体系不符合新型教学模式的要求;忽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需求;难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要求等。

1.2.2 “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目标。“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提出涉及到了课内、课外两大部分,这两部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让学生将锻炼身体作为主要目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体育素养为最终目标,由于把课的内容分成两部分结构,课内、课外的教学内容不尽相同,课内侧重体育知识、运动方法和技能的练习,课外则侧重满足自身的身体需要、提高运动能力和意识为主。所以可以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提到的课程目标按照课内课外进行分阶段设计,以便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

1.2.3 课内采用“三自主”选课模式。独立院校的体育教学均开设了各种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太极拳、田径等。另外,还针对各个项目开设了相对应的裁判法、理论课和实践课。“三自主”选课模式是指:所有的体育项目,挂到校园内网,各个年级学的学生依照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自主选择专项项目、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学生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这样全开放的选课模式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及“一专多能”,“三自主”选课更加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

1.2.4 如何将课内、课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独立学院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提出,为“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载体,每年举办的两届运动会(新生运动会,全院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团体健美操表演、12.9长跑、武术等传统项目的比赛,采用“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课外体育延伸模式创出了新的思路,使得课内课外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课上练习、课下巩固、课余参赛,令学生逐渐提高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磨练的意识,培养自身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同时学会合作与竞争。在时间、空间、组织形式上都打破原有规律,重新排列组合,这种新的体育组合形式使体育课的课程理念得到了更好的延伸。

2.结论

从本文可见,独立学院开展“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有必要性的,独立学院目前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内容过于单一化传统化,没有与课内、课外体育练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产生了严重的脱节,与现阶段时下流行的学生感兴趣项目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主动参与课外活动的次数少,时间短,活动方式分散性大,不便于集中管理。在体育课程评价中,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期末考核的评价标准都相同,这种评价标准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合理完善的评价体系应尽早尽快的普及开来。

通过“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在课外活动方面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养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在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提高,可见在独立院校中实施“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南萍.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8).

【2】赵宇红.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论文作者:李慧子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8

标签:;  ;  ;  ;  ;  ;  ;  ;  

北京市独立学院“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论文_李慧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