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论文_黄先进

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论文_黄先进

重庆市徐悲鸿中学 404100

徐悲鸿先生曾言:“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我想这里的“道”,是指对教育规律、教育本质的不断探求和追问;这里的“艺”,是指教育的策略、路径与方法。众所周知,扎根与创新,是初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同时,创新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不能局限于固有陈旧的东西,应当去其糟粕、保留精华,在优秀的传统上创新改革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一、教育新趋势下初中教育价值的改变

1.具有特殊性的初中教育。学校不能选择学生,划片招生,需“有教无类”,即面向人人,这就提醒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接受不同类别的高中选拔,要“因材施教”,发展人人,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通过被别人认可而改变自己;许多教育法律法规都很适用于初中,想要“依法办学”,就要依靠人人。

2.具有衔接性的初中教育。一是学习内容会由浅及深;二是知识结构由简单到复杂;三是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逐渐变化为听与说、读、写、想等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从教师的观念上来讲,应该认识到教育的连贯性和重要性,做好各个阶段的衔接。

3.具有差异化的初中教育。初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要教人求真;是成人的基础,要立德树人;是成才的基础,要实践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人,而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不可小觑。

二、推动新优质初中教育的发展

首先,应该是学生喜欢,办家长放心的学校,办社会满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即“管理严、师能强、学得活、质量高”。

我们的教育只有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第二,要着力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学习能力应该包括“倾听、阅读、表达、思维与实践”等五个关键能力。

第三,应该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教育。教育是一种传教育人的过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第四,应该是互联网+的教育。新时期的教育,一定会出现许多教育的新态,例如:STEM,VR/AR/AL+教育,让我们应接不暇;互联网由提供教学信息走向提供课程资源;新技术的使用由新的学习手段演变为重要的学习路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五,我们以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会成为办学的基本思路,以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依法办学,推动依法治校,实实在在落实师生的办学主体地位,从而建立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办学新格局。

三、新优质初中教育的几点教学建议

1.鼓励学生积极构建自我概念。初中阶段是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建立自我的重要阶段。这是初中教育的难点,初中教师要把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作为激发学生成长主动性的第一要务,初中三年贯穿始终。

2.构建激励模式。在初中,激发师生主动性的基本思路是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基本路径是“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探索目标是在初中学校创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育人氛围。

在初中落实主动性法则,目标激励是关键措施。现实的小目标,让人变勤快;近期的中目标,让人有动力;远期的大目标,让人有毅力。初中质量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成长有方向、进步有目标。

四、初中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教学是“为学而教”。初中课堂教学改进,就是“为学而教”的课堂教学改进。这里的“学”,应该包含四个关键词:学生、学习、学法与学力。“学生”是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习”是指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法”是指课堂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学力”是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策略一:初中教学要有教无类面向人人,更需因材施教发展人人。

策略二:学会学习,在初中即指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式,养成重要的学习习惯,具备关键的学习能力。

策略三:用心也用力,无疑是好老师;而用力更用心,才能成为优秀的初中教师。

策略四:初中教学,你把问题留给学生,学生就会把问题带进考场。

策略五:作业与试卷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面镜子,更是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

策略六:初中课堂品质,来自于学生思维的严密与多元——这需要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学科思想与学科思维的系统性训练。初中课堂品质,更体现为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以及自省能力——这需要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的、持续性的人文教育。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能够使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在于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因才施教。徐悲鸿大师告诉我们:初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初中教育的活力在于创新。扎根,是坚守,是寻找,是对规律的遵循;创新,是不因循守旧、不故步白封,是勇于改变、吐故纳新,唤醒初中教育的全新活力。质量是学校永恒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程结构,坚持办有质量的初中学校、坚持做有品质的初中教育,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承诺,现在和未来都会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教学之路,为社会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论文作者:黄先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师有效教学论文_黄先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