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实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教学反思论文

重视实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验教学论文,重视论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写好实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改进实验设计与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教学技能,积累实验教学经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写好实验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阶梯,是提高教师教学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现就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谈几点看法。

      一、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过程

      实验教学反思以解决实验教学的问题为出发点,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为纽带,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在反思实验教学时,既可以反思实验教学的成功之处,又可以反思存在的不足之处。按实验教学的进程,实验教学反思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3个阶段。

      1.实验教学活动前的反思

      在实验教学前反思是一种主动的教学实践行为。对于某一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在执教前,应回顾自己或他人在演示或探究实验时曾遇到过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去解决的?其效果如何?同时,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将有什么创新举措?学生在探究这一实验内容时,教师有哪些预设?可能会遇到哪些新的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这些思考,都要具体反映在课前的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和备课的预设中。

      2.实验探究活动中的反思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反思是及时调控实验教学行为的过程。这种反思能使探究实验顺利且有生成地进行。在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依赖预设或直觉来进行实验教学,而必须以一种批判与分析的思维,及时思考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发生了什么?选择或舍弃的实验行为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取舍?特别是对有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探究实验,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有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会因实验操作的方式方法不同,导致实验结果不同而引起争论,在小组内形成不了统一意见与结论;在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的组织中,面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不能在预设时间内按计划完成探究实验任务;面对思维异常活跃的学生,则会利用现有的仪器药品随意增加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实验,给实验教学带来不可预测的安全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反思,实施有效的调控技巧,调整备课中的预设,机智地处理出现的问题,既不影响学生探究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实验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实验教学活动后的反思,一是写自己的实验教学案例,二是讲自己的实验教学故事。从实验设计到实验准备,经过教学实践活动的检验,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与三维目标的实践、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探究实验、实验设计中的意外与应急调控技巧、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合作探究与师生对话等方面,一定会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可就其中的一点或某一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与剖析。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既有助于教师提高实验设计水平,又能提高实验探究操作技能,对教师实验探究评价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怎样撰写实验教学反思

      1.撰写内容

      (1)撰写实验教学的成功之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的预设,写在探究实验过程中产生教与学共鸣的做法。面对实验时发生的“意外”,写调整预设采取的应急措施。面对演示实验、分组探究、小组合作实验的组织,写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2)撰写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课堂实验教学难免有疏漏,有时还有失误,需要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如实验的预设为什么没有达成?一些探究实验活动的组织为什么无效?课堂上为什么见不到智慧碰撞与生成的火花?对此,教师都有必要进行反思、剖析与探究,及时做出推陈出新的思考,使之成为今后在实验教学中吸取的教训,不断地改进完善,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撰写课堂上实验教学的机智灵感。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会产生瞬间的灵感和创新的思维。教师只有把众多的精彩的实验操作技能,在进步中发展,在记忆里保存,在教学中应用,才能逐步走进名师的行列。

      (4)撰写实验教学的意外生成。在分组实验教学的课堂上,总会有一些意外的实验现象发生,引起学生的思考,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困扰着学生,使其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形成课堂教学意外的生成片断。这些难能可贵的现象与见解,就是精彩的课堂生成,是对实验教学的补充、完善与发展。将学生发现的这些奇特现象,提出的独特问题、精彩的发言片断及时记录下来,写成教学故事,反思分析、归类提升,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补充教学的养分。

      (5)撰写今后教学的设计构想。静心沉思一次实验教学课,在探究方案设计、实验的药品配制、实验操作事项等环节中,有哪些闪光点需要传承?有哪些不适合的地方需要改进?实验探究、问题设计、资料收集等活动有哪些需要调整?小组合作实验如何更好地有效组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的方式开展如何?教师的讲授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整合有哪些需要调整?实验过程的诸多误区如何更好地突破?教师及时记下这些得失,进行分析、归纳、优化,可以完善再次施教的教学设计构想,努力提升实验探究的合理性。只有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才能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撰写过程

      (1)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验教学反思的起点是实验问题。所以,首先要确定反思的课题。实验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实验情况,而是通过对实验操作的感受,发现实验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这里的问题,有的是来自学生实验过程的意外,有的是来自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有的是来自自己想改变实验教学现状的愿望,还有的是来自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改革中出现的两难问题。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教师事事处处留意身边的问题,关注实验教学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的事情,就可以找到很多可用于开展教学反思探讨的话题。例如,实验教学故事、实验设计案例、实验过程的调控、探究实验过程、师生成长记录等,这些实验教学活动的内容,都可成为叙事、反思与研究的课题。

      (2)反思分析。反思的问题一旦确定,就要广泛地收集信息,进入回顾、反思分析与探究阶段。教师这时是相关信息的收集者,直接经验的描述者,探究行动的批判者,理论与实践的反省者,要围绕反思的问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以进取的心态看自己,以批判的思维反思实验教学,为下一阶段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想与新策略奠定基础。

      例如,探究硝酸的氧化性的实验教学,在传统教学中,硝酸的氧化性是以演示实验来验证的。教师经常这样做实验,首先,说:“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硝酸氧化性的问题。”然后,取出盐酸、浓硝酸、稀硝酸、浓的硝酸钠溶液,用4支试管分别取等量的上述4种溶液并编号,1号试管中是盐酸,2号试管中是浓硝酸,3号试管中是稀硝酸,4号试管中是浓的硝酸钠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后,发现2号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余下的3支试管微热后,3号试管在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1号、4号试管无明显现象发生,说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然后再进一步概括: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我们课后对这一演示实验教学的过程进行了反思,当实验小结得到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时的结论后,从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来看,此时学生的思维活动就此中断。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只是做一名观众,看一个结果。除了静观结果外,其思维未能启动。对于探究实验的设计思想、操作思路无从思考,学生不知道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这就退化到只为结论提供实验支持,只为教学增加直观性,只为学生提供感性印象帮助记忆,只为掌握知识服务的地步,而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对这一实验教学活动反思后,将实验设计调整为:激励学生猜想,将硝酸具有氧化性的问题转换为以下问题:“硝酸的氧化性是

离子的作用吗?”“硝酸的氧化性是

离子的作用吗?”“硝酸的氧化性是

共同作用吗?”“硝酸的氧化性与

离子的浓度有关吗?”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更加明确的预设,先引导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学生的思维被高度地激活后,再做上述对比实验,收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体效益,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途径,也是学生主体性的最充分发挥”。经过反思重新设计探究实验并提出新的有效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

      (3)实践应用。实验教学通过反思,可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依据的理论,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思想和策略,并根据已讲授的实验教学过程,提出新的实验教学设计,再进行教学实践应用,将教学中发现的新问题作为新一轮教学反思的内容,从而使实验教学策略更优化,实验设计更合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通过对硝酸性质探究实验的反思,在教学硝酸性质实验时,我们把问题指向

的性质、

的性质等知识背景,通过探究实验来揭示规律。又如,提出以下问题:“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是什么离子的作用?”“在浓硝酸中滴入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逐渐褪为无色,使红色褪去的是什么离子的作用?”“在浓的硝酸钠溶液中也滴入两滴紫色的石蕊试液又会产生什么现象?”“硝酸的氧化性是

共同作用吗?”“硝酸的氧化性与

离子的浓度有关吗?”这样,就形成了“

的氧化作用和

的浓度大小有什么关系”这一科学问题,并最终转化为“氧化剂的氧化性与介质的酸碱性有何关系”这一探究实验。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得到介质的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浓度越大,物质的氧化性越强的结论。如此多次反思,直至问题的解决与优化。

      3.反思文体

      实验教学反思在文体上可以是教学后记、教育随笔、教学日记、实验案例分析、问题争鸣等。这主要是写自己的教学案例,讲自己的实验教学事实,在思想上真实反映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体会、困惑、发现及感悟,使实验教学反思真正成为教学设计的延伸和补充,教学思想形成的纽带和发源地。在内容上可以一事一议,一得一记,有感则长,无感则短。在时间上要及时回放“电影”,总结提炼,及时反思、捕捉,避免时过境迁,导致精彩的实验场面烟消云散,令自己遗憾不已。只有这样务真求实,有感而发,以写促思,以思促教,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思想和实验技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实验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从事研究的起点和灵魂,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途径,是改进化学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学反思的撰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提高教学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只有不断地进行实验教学反思,才能使我们深刻地领悟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才能走出一方小井,去领略化学实验这片神奇的大海。只有反思才能让教师在看似千篇一律的实验教学活动中提高专业水平,只有反思才能让教师在思考教学实践的行动中,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去建构自身的专业成长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著地追求。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编辑手记: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在反思中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皋建军老师详细阐述了实验教学反思的内容和撰写方法,为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进自身成长指明了方向。反思理应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不单是针对实验教学,而是对于所有教学内容、教育事件都应该及时反思,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

标签:;  ;  ;  

重视实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教学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