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746052)
摘要: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武都区整体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仍是困惑各个老师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英语老师一直都在研究怎样上好英语课。小学阶段,英语作为一门比较新的课程,尤其在偏远山区农村教学中一直都没能被重视起来,纠其原因,一是偏远农村学校英语教师相对紧缺,二是农村英语教学语言环境相对缺乏。由于偏远山区较城区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完善等各种原因,一些偏远山区的学生普遍对学习英语有恐惧心理和敷衍情绪,常常在英语学习中出现逃避心理。
一、农村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断推进,武都区整体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随之不断提高,但是,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仍是困惑各个老师的一大难题。相对城镇学校而言,城镇学校有较好的英语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英语故事、对话,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听力和模仿能力;而在偏远的农村学校来说,这些教学硬件设施都均有配置,但教学过程却都难以实现。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硬件投入,但由于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英语教师以及学校和家长的不够重视等,使农村学生的英语水平一直无法提高,教师教学困难重重。
二、解决对策。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想让偏远农村的孩子们能真正掌握好一门外语,能真正把英语学好,除了任课教师更加用心外,我觉得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化和摸索:
(一)、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尽量地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所学的内容能真正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例如:book,pencil,desk,ruler等学习用品,是学生平时在学习中最能接触到的东西,而apple,banana, orange,pear等是学生常见的水果,在例如: My family,My mother,My father等又都是能真实反映学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这些日常英语在他们自己的生活中进行使用,在说的过程中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会加强他们对英语的理解。
(二)、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小学英语基本上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单词和对话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在“说、玩、演、看”等各种活动中完成英语教学任务,通过各种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投影仪、挂图、实物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有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环境,通过别样的课堂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家庭成员组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画面创设一个家庭成员关系图,通过My family关系图示,让学生学习起来简单易懂,从而降低了英语教学的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在学习互相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的句子后,可以引导学生扮演真实的生活情景,在课堂上表演出来,例如:从 Hello!Nice to meet you!到Bye—bye,See you later。从姓名 What’s your/his/her name?到年龄How old are you?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其它实际情景。这样的课堂更能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学生们在说说笑笑的学习中,即能感到轻松愉快,又能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运用。课堂活动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也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要明确小学英语教学的特性。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价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的观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创新,要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既是组织者、辅导者,又是参与者、学习者,师生之间的互动要随意化、自然化,事实证明,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就会发挥的更好。所以,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真正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要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把握好课堂教学评价的尺度。
教学活动中,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简练、明确、到位。评价要注重实效性,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当他们初始接触英语时,在心理上会产生较强的新奇感,对英语充满学习兴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本能的求知欲会发生变化,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会逐渐淡薄,甚至消失,从而滋生英语难学、英语无用的错误想法。所以,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阶段性的差异变化,不断调整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要唤醒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及自信心。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不能压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要以促使每个学生有参与课堂的需要,有表现自我的欲望为尺度。通过把教材知识点生活化、直观化,刺激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各项游戏和活动。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关注学生的智力差异因素,在组织英语教学活动时,一方面教师要控制评价频率,避免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延误课堂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防止评价的形式主义的现象产生。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接受能力好、表现欲强的学生,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同样要加以适当地鼓励,通过这种方式保护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英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利用多种资源,把本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有趣、直观的动感内容,通过多种小游戏和活动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多说英语,让英语真正的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参考文献
[1]袁建琼著,《教育与教学研究》(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2013年 第9期;
[2] 尤南著,《才智》(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研究),2014年 第30期
论文作者:冶彩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英语论文; 学生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农村论文; 偏远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