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吕洪斌,王冬冬,邹辉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吕洪斌,王冬冬,邹辉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建筑设计的理念。我国建筑行业在设计上和现代化建设理论相互融化,在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上来看,建筑行业生态化设计更是势在必行,也是人们的建筑要求。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住宅;设计

引言

生态住宅主要是应用多种集成技术,和科学技术有着紧密关系,同时更是地方政府政策法规上所积极倡导和鼓励的一种建筑形式。在实际的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有专业的人员和相关的科学人员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其中涉及到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并在技术、能源、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建筑进行整体涉及,从而实现生态住宅的设计。

1生态建筑理论的特点

生态建筑理论采用的是先进的建筑学理论。关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其主要特征,在建筑物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对我们生活中的不可再生资源的不耗费或减少耗费的方法。建筑物采用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特征,对其建筑物的内部进行通风与保温以及采光处理,然后达到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目的,达到真正的生态建筑标准。生态建筑的特点有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美观,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要融入生态设计理念。

2生态住宅设计原则

在生态住宅的设计上,要让人、建筑以及大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从而利用大自然的因素以及人为手段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住宅环境,让自然资源都得以利用,这样也能起来回报大自然的作用。同时,在生态住宅设计的过程中要运用到生态学原理和相关的科学知识,做到综合效率最优的设计原则,最终获得高能、无污染、低耗且生态平衡的生态建筑。

3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应用

3.1风环境设计

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如果住宅规划的不合理,那么会使得建筑物的部分小气候较差。而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现已对风环境与再生风环境的问题提高了关注,可目前的情况是,在建筑设计时只会更多的把要点放在建筑平面的功能设计方面,对外观的设计及全体的空间规划上。

3.2通风、遮阳和采光设计

其一是建设通风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最经济有效的设计就是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中将自然通风这一现象应用其中,对建筑平面布局、建筑三维空间布局还有建筑立面设计上都有较高要求,要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这样才能实现住宅的自然通风,解决通风不顺畅的难题和住宅空气质量差的难题。其二是遮阳设计,住宅建筑一道夏天的时候,就会有阳光直射以及辐射,这对居室环境有较大影响,也会让住户的身心都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想将这个问题解决,就要建筑设计中将建筑外形设计、凹凸变化以及悬挑之间形成的建筑围护结构进行充分利用,让其对阳光的直射和紫外线辐射的热量进行遮挡,并依据建筑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建筑遮阳和日照等条件进行分析,在设计建筑时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其中,以起到遮阳的作用。

3.3热岛现象

热岛现象与其建筑的自身环境还有与其气流的活动具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其与建筑周围的辐射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进行住宅设计时对于其建筑的体积与密度,还有建设过程中所运用的建筑材料,整个建筑所进行的内外布局,建筑物周围的美化程度,还有水景设备等要素进行考虑。我们在建筑设计时有必要运用合理高效的美化方法,对整体的布局进行合理的设置,增加建筑区域内的水景设计,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其热岛现象的发生。

3.4绿化和水景设计

为避免出现通风、采光或者局部热效应的情况,我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反复考量,对于小区的建筑布局及小区的各种建筑物的密度和容积率进行绿化布置和水景设计,如果布置不当反而不利于小区的居住舒适性,对于小区的光照和通风都产生负面影响,一个好的小区绿化必须充分考虑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三大方面,才能让小区的绿化和水景布置更为生态和人性化。

3.5建筑的外围护设计

建筑的外围护所说的都是外墙体以及外窗结构,要想将外围结构给布置好,就要将内外因素全都考虑清楚。尤其是建筑当地的环境,其对建筑外结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当地的风向出现不同,建筑渗透情况也就会随之不同,建筑外表面对流系数同样会有的较大差异,造成的夜间背景辐射效果同样会出现异常,因此,在设计建筑外结构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时期、朝向角度以及外墙的倾角,力求设计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兼得。

4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发展对策

4.1贯彻“因地制宜”设计理念

建筑修建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人们努力适应自然并利用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可以说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也是融入大自然后的产品。因而建筑的设计需要与周边的环境相符合才能取得更好的建筑效果。所以,首先就是要对建筑四周的自然环境进行勘查,依据环境特征进行设计。其次,处理好建筑在各个施工阶段的协调性,以确保工程能正常高速的开展,减少施工中各工种所消耗的时间,提高施工功率。

4.2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物是自然与人关系的桥梁,建筑物在建设中应该是将自然中的生态要素引进到人的生活当中,这也是对于生态理念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在自然环境中,人是很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从设计到建筑到后期的运用的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对于环境的整体影响最小。但是在传统的建筑物,生态建筑理论使用为人类供给的是最接近自然,最自然的生存的方式。

结语

现代社会都在积极倡导绿色能源和生态建筑,我国在生态建筑的设计上也要社会同步,在多方技术和专业人员的支持下,将生态住宅的理念打造出来,有效运用生态学、科学技术以及建筑学等相关技术成果,在设计上将技术、能源以及环境等因素考虑在其中,让生态建筑成为前沿的建筑设计领域,争取做到环境污染最小、经济支出最少以及能源利用最优的建筑设计理念,为人们创造更健康的住宅。

参考文献

[1]柏疆红.论建筑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6,(5):32-34.

[2]张耀珑.建筑与住宅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分析[J].住宅产业,2015,(11):43-45.

[3]苏德宇.住宅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

论文作者:吕洪斌,王冬冬,邹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5

标签:;  ;  ;  ;  ;  ;  ;  ;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设计中的运用论文_吕洪斌,王冬冬,邹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