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制度的演变及其弊端论文_沈玉琴

继承制度的演变及其弊端论文_沈玉琴

沈玉琴 陕西省绥德中学 718000

摘 要:回顾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皇位之争,储位之夺,不是某一朝代的特有现象,而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产物。寻其病根,主要是皇帝制度本身。由于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多数皇子觊觎皇权、追求储位,因而立储之争几乎是摆在封建帝王面前一个难以处置的棘手问题。

关键词:皇位 继承制度 演变

一、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及至高无上的君主皇权的正式确立

公元前230年,我国著名的封建社会的政治家秦王赢政铲除了国内的叛乱分子,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对外开始并吞六国的战争,经过十年的兼并战争秦国统一了全国。公元前221年赢政把统一的大秦王朝采用专制集权的方式开始统治,从而使韩非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得到实践。韩非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救”,被赢政采纳,我国第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正式形成。为了达到君主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大小事务由皇帝一人来裁决,为了集权于中央,在皇帝以下又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把地方权收归中央,达到了皇帝的至尊权威,皇权在神州大地上正式确立。

二、秦汉时皇位继承问题的产生

在秦汉时,皇位继承问题的产生以及围绕皇位继承问题,出现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内幕。

秦始皇虽然开创了专制集权的皇位继承制,妄图秦家天下可以统百世,但他并没想到他死后就出现了(秦二世)胡亥诈继。他所希望的长子扶苏继承皇位却变成赐死。汉代,一代枭雄刘邦接受秦王胡亥诈继的教训,首先制定了继承的制度,如“立嫡以长不以贤,立予以贵不以长”等,但是围绕着皇权形成了各种政治势力,有的政治力量基本能动摇整个王朝乃至江山将倾。因此皇权问题不单独是一位太子能否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统治集团内部是否团结、是否能调合各方面的关系,所以皇位继承问题中雏君的确立直接影响着统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皇帝也是最难解决、最伤脑筋的问题。皇帝为了自己的统治万世一系地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汉朝开始预立太子制度,并为了储君政权的巩固,首先铲除一切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我国秦汉时期是封建制度形成和确立时期,也是皇位继承制的形成和确立时期。

三、隋唐时期我国皇位继承制度的发展

相比之下,隋唐时期又有什么新规定?隋唐时皇位继承制度所带来的弊端又是什么?在封建社会中,某个封建王朝要是能长期保持其盛世,那么就必须有一位贤明的君主兢兢业业地勤于朝政,而接任者都得是得道明君,这一点是封建社会无论哪个王朝都无法实现的。隋唐可谓是封建社会的盛世,隋唐制定了隆重的册立太子的礼仪,设置了规模庞大的东宫官署机构,经常使太子监国佐理军国大事并率军出征,以期太子在继位前就对全国政治有所掌握和全面了解。这一切本来都是为稳定政权和顺利接替,然而,事与愿违,不但发生过隋炀帝杀父夺位,唐初玄武门兵变,唐太宗杀兄夺储,号称一代明君的唐太宗,晚年也陷入了立嗣的深重烦恼之中,他一废太子李承乾再黜魏王泰,面对诸子弟争夺储位的极为激烈的纷争,他也自叹“无心处理,竟‘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建立储君是为了皇权的延续继承,它既关系到在位皇帝的安危,又关系到各种政治势力的权位得失和升降。作为君主,绝不能容忍自己的权位受到来自任何方面的威胁,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在最高统治权位面前,所谓父子之亲不过是一层薄薄的面纱,是不可能遮盖住相继出现的夺位反夺位、建储与废立等矛盾的。南宁理学家朱熹认为:“唐有天下,虽号治平,然也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这充分说明在权欲面前,三纲五常的约束力是很有限的,关键的要害之处乃在于解除来自太子方面对皇权的威胁。

四、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是如何达到顶峰的

明朝、清朝皇位继承制度的新发展中:明朝时,朱元璋屠戮功臣,大封诸子为王,“立太子为天下本……用宗室为天下屏藩”,但这种措施也无法避免皇位世袭制带来的弊端。大清王朝可以说中央专制集权比明朝也有进一步的加强,皇位继承权有了新的突破。如采用密建皇储制度,这一制度的确是皇位继承制度史上的一大改革,改变了过去皇位继承制度中的一些陈规陋习,也可以说较前代有了很大的优越性,但改变不了皇帝一人独裁统治的弊端。

综上所述,我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王朝,而皇位继承制度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无论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还是一代枭雄汉高祖刘邦,以及具有雄才大略、文武全才的唐太宗李世民,他们都为立储大伤脑筋,或幻想其家族将统治百世,历史却毫不留情地否定了他们的想法。尽管有些帝王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制定了一系列皇位继承制的措施,如嫡长子继承制,“舍嫡立庶,舍长立幼”这一系列的措施并没有达到封建帝王想把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宝座万世一系地传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而使皇族的争夺皇权刀光相见,兄弟相戳,父子相残,相互倾扎,以致统治基础坍塌出现崩溃,皇族成员成为阶下囚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到了清朝,雍正采用密建皇储制选举储君,这种办法虽优于以前历朝,但清王朝自嘉庆时期就开始衰弱,到末年那拉氏以一妇女执政四十余年,历经四朝使大清帝国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而皇位继承制虽然经过多次演变,但改变不了皇帝一人独裁统治的弊端,只能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也随之消失。

论文作者:沈玉琴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1

标签:;  ;  ;  ;  ;  ;  ;  ;  

继承制度的演变及其弊端论文_沈玉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