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现代雷锋精神的旗帜--志愿者之乡江阴市的报道_社区服务论文

高扬起现代雷锋精神的旗帜——来自“志愿者之乡”江阴市的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阴市论文,之乡论文,旗帜论文,志愿者论文,雷锋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江阴市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开始实施志愿者行动,近十年来,江阴的志愿者行动从共青团到全社会,从星星点点的志愿者服务队到成立全市性的志愿者协会,已超越了空间、时间、职业等方面的限制,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全市的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遍布城乡的10多万人,涌现出“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获得者“两赵”、“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市社区服务求助中心等全国闻名的典型。江阴被团中央领导誉为“志愿者之乡”,并得到胡锦涛同志的赞许。

“志愿者之乡”溯源

江阴被称为“志愿者之乡”,绝非偶然也并不孤立。从华西村实施的“东西挂钩扶贫”、建设塞外华西,到隐姓埋名十几载默默无闻做好事的市民“炎黄”、捐资助学奉献社会的卫乐平、陆文昌等,从学雷锋做好事到新时期的志愿者行动……“志愿者之乡”的形成是江阴深厚文明底蕴的必然产物。1996年5月,江阴青年赵新忠、赵忠惠自愿赴山西吕梁支教,首开全国扶贫支教接力赛先河,迄今全市已有50多名青年志愿者不恋“金窝”,参加团中央扶贫接力计划,为中西部的开发建设奉献青春。1998年5月,江阴青年志愿者陆伟国受到了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1999年1月,江阴市在全国县级市中率先成立了志愿者协会,注册登记的志愿者近2万名,并初步形成了以市志愿者活动协调中心为龙头,各镇(行业)志愿者总队、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社区(居委)志愿者服务站、各单位志愿者服务队为依托的志愿者活动组织网络。志愿者广泛开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活动,助孤、助困、助老、助残、助弱。目前,这项活动参加人数已超过一万对,其中党员干部结对帮困3762对。全社会形成了“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的江阴志愿者精神:

志愿者活动的新发展

当前,江阴的志愿者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出现了两个新的特点,一是热心公益事业,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益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二是把志愿者活动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结合起来。

在江阴,有一支十分有名的车队叫做阳光车队,这是由飞达出租车公司的102位“的哥的姐”自愿组建的。他们以“阳光车队有情,飞达爱心无限”为行动口号,积极开展抢险救灾、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在江阴申港镇,河豚养殖专业户郑金良自愿把40万尾价值80万元人工繁育的河豚苗放回长江,用实际行动保护长江野生鱼类资源,创全国农民奉献公益事业的先河。古语云:“衣食足,知荣辱”,这些年来,改革开放使江阴的经济迅速发展,是全国十强县之一。富裕起来的江阴人立志采取各种方式回报社会,这是当代志愿者活动的大背景。正是这一大背景造就了江阴人关心公益事业的一片热心,江阴志愿者活动的另一大背景是,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社区服务成为百姓之所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社区服务与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是江阴人的一大创举。1999年2月,江阴市文明办、团市委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建成全国县级市首家社区服务求助中心。通过动员和组织志愿者发挥资源优势,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求助中心还行使市志愿者活动协调中心的职能,开通热线6299999,24小时听从市民召唤,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志愿者和老百姓之间架起子一座连心桥。截止今年3月,求助中心已为市民提供优质快速的志愿服务近16万次,现在平均每天有200多人次向它求助,市民满意率达99%以上。拨打“6299999”已日益成为江阴市民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后的习惯。在社区服务中,他们还精心培育了“电话医生”、“托老中心”等社区志愿服务特色,丰富了志愿者活动的领域。目前,市求助中心与110、120、供电、供水、环保等20多个部门和城区100多个志愿者服务网点协调互动、社会联动,初步形成了社会化运作、有序化调配、专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产业化发展、事业化推进的工作新路,并创造了“自愿+鼓励、无偿+少偿、服务+育人”的江阴特色。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持久开展志愿者活动的有益尝试。

2001年开始,江阴市又把农村纳入社区服务的范围,建设乡镇社区服务中心。2001年3月5日,省内第一家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璜塘镇社区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市社区志愿服务已从城区辐射到乡镇,志愿服务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后,祝塘、澄江、山观等镇和三房巷等村相继建成社区服务中心。江阴的志愿者活动和社区服务正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同时展开。

志愿者活动的未来走向

江阴的志愿者活动一直是在江阴市委和市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进行的。为提高志愿者活动管理水平,江阴市出台了《关于深化志愿者活动的意见》,推广使用了《江阴市志愿者服务手册》,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注册志愿者基本做到“六有一遵守”。“六有”,就是有一份个人登记的档案、有明确的所属志愿服务组织、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或服务内容、有一枚志愿者徽章、有一本志愿者服务手册、有详细的服务记录;“一遵守”就是要求每个成员要严格遵守志愿者章程。此外,江阴市还出台了《江阴市志愿者活动评选表彰暂行办法》,市文明委和市志愿者协会每两年开展一次十佳(优秀)志愿者集体(个人)的评选活动。

江阴市委和市政府认为,当前,志愿服务事业正面临着如何适应新形势,开辟新领域,实现新发展的紧迫课题。需要进一步营造具有江阴特色的志愿者组织和服务网络体系,引导广大志愿者为推进江阴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生力军作用。为此,将抓好“三大建设”。

——将逐步完善和强化市志愿者协会的工作机制和协调职能,有条件的镇都要成立志愿者分会,以会员单位形式健全城乡联动的组织网络。同时,要发挥市志愿者活动协调中心的职能,加强沟通协调,注重策划,强化服务指导功能。全市将在成功创办市社区服务求助中心的基础上,年内所有乡镇和有条件的村要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其努力的方向是建设一个以市社区服务求助中心为龙头,为载体,以志愿者服务队、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居委志愿者服务站为依托的城乡联动的志愿者社区服务网络。

——深入研究社会需求,选好志愿服务项目或载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有效服务。认真研究工作客体,重视社会需求,牢固树立“项目意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功开展志愿服务的前提条件。一个成型的项目要有具体的服务内容,有易于操作、便于坚持的形式和规范,要制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步骤,筹措工作经费,落实工作责任。江阴市文明办和团市委将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设计重点服务项目,不断满足志愿者活动要求。

——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培养和造就一支多层次、专业性强、相对稳定的志愿者大军。力争用二年时间,建设一支注册志愿者为骨干,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长期参加服务的志愿者为主体,逐步建立劳务奉献类、智力服务类、应急承诺类等相对分类型的,也是适应社会需要的志愿者队伍。同时,志愿者活动可探索与企业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合作,广泛吸纳社会力量,为活动开展、网络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撑,动员更多的市民参与志愿者活动。

希望在人间

作者:宋哲金

标签:;  ;  ;  ;  ;  ;  ;  

举起现代雷锋精神的旗帜--志愿者之乡江阴市的报道_社区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