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三金字塔体积公式的教学设计_三棱锥论文

三棱锥体积公式引入的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棱锥论文,教学设计论文,公式论文,体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设计目的

三棱锥体积公式的证明,按课本的证明方法去讲,不能体现证明方法的一种合理的发现过程,定理证明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类比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尽管由类比所得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发明的过程,那么就应让猜想合情合理地占有适当的位置。”基于此,本课例的设计立足于运用类比思维,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索,大胆设想,把教学重点放在证明方法的探求上,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教学过程

师:本节课探求三棱锥体积公式,同学们能否利用拼、拆的思想猜想体积公式(已知三棱锥底面积为S,高为h)。(开门见山,启动思维,学生似有难色,教师适时启发)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S△=(1/ 2)ah)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

ah)的推导过程,考虑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拼、拆关系。

生: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通过将四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得来,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若干个相同的三棱锥能否拼成一个可求积的几何体,若可行,能拼出一个什么样的几何体。请同学们动手实验。(教师及时点拨,激励思维,学生动手剪纸,画图)

生:三棱锥肯定不能拼成圆柱,一定是拼成棱柱。所有的棱柱都是由三棱柱拼成的,三棱柱是“基本”的棱柱。

(此时同学们力图能通过作图的办法拼出来,但要完成这个作图,确实不算容易)

师:很好,那么有谁拼出来了?

生:直接拼倒是没拼出来,不过我有了新的想法,既然三个三棱锥能拼成一个三棱柱,那么一个三棱柱必能拆成三个三棱锥,拆和补是互逆的过程,解决了拆的问题就能解决补的问题。

(学生动手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三棱柱可以分成三个棱锥,这三个三棱锥每两个有一个共同的底面,可以猜想三棱锥的体积为V=(1/3)Sh。

(这个想法对所有同学很有启发,部分同学能够依据这种想法拆出来,但还有部分同学拆不出来,此时教师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拆分过程,突破拆分上的难点)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很有道理,从刚才同学的剪纸和画图可以看出,三角形到三棱锥,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扩展”,这种“形变”引起“量变”即三角形面积S=(1/2)ah,三棱锥的体积为V=(1/3)Sh,系数由“1/2”变成三维空间的“1/3”。

(教师适时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激发了课堂气氛,进一步活跃了思维, 至此,才能使所有学生正确猜出三棱锥体积公式V=(1/3)Sh,教师再引导学生按此思路进一步完成公式的证明。)

后记1 教材上很多公式、定理,由于篇幅的限制, 在证明过程中,很难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前后的联系以及根据这些联系形成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一一列出,作为教师,应积极挖掘这些可以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内容,找出合适的切入点,把创造性思维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以弥补教材的不足,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与能力的目的。

2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到了类比思维的神奇力量, 体验到了一种殊途同归的美妙感觉和一种创造性思维的成功乐趣。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会得到培养,我们的教育就能培养出21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标签:;  ;  ;  

介绍三金字塔体积公式的教学设计_三棱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