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治疗持续性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

尿激酶治疗持续性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

一、应用尿激酶治疗持续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周亚东,官云彪,陈幸生,薛明,郑学洵[1](2021)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体会》文中认为目的总结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的6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期51例,亚急性期12例;髂股型44例,股腘型19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计算即时血栓清除率,并对下肢静脉通畅率进行评分,评价联合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技术成功率100%,围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均出现肉眼血尿,但均于(15.46±3.23)h内消失,无肾功能受损表现。63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缓解,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大腿周径差分别为(5.35±2.37)及(0.35±0.59) 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9.46,P<0.05);小腿周径差分别为(4.10±0.91)及(0.75±0.64)cm,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18,P<0.05);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12.95±5.15)及(2.90±3.99)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3.92,P<0.05)。AngioJet机械吸栓术后即时造影总体即时静脉通畅率为(80.68±19.50)%,联合导管接触溶栓后静脉通畅率提高到(89.85±12.7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6.45,P<0.01)。即时血栓清除达Ⅲ级且仅残留髂总静脉重度狭窄/闭塞的23例患者中,21例行一期髂静脉支架开通。在年龄、性别、病变范围及血栓清除量无明显差别的情况下,急性期的即时血栓清除率明显优于亚急性期(P<0.05)。患者随访(11.3±3.84)个月(≥6个月),深静脉血栓复发4例(恶性肿瘤晚期1例,家族性易栓症3例),随访6个月时总体静脉通畅率(84.16±21.06)%。结论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快速、安全、有效,急性期疗效较亚急性期好。血栓清除达Ⅲ级且仅残留左髂静脉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可行一期髂静脉支架成形术,短期疗效满意。

吴欣择,李朝阳,冯松林,余皓,施森[2](2021)在《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23例老年急性DVT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M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组(n=14)和CDT组(n=9),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结果和预后。结果 PMT+CDT组患者血栓清除效果优于CDT组患者,溶栓时间短于CDT组患者,尿激酶用量低于CD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取出滤器后血栓附着率分别为21.42%和22.22%。随访1年,PMT+CDT组患者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低于CDT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患者Villalta评分低于CDT组患者,下肢通畅率高于CDT组患者,下肢通畅情况优于CD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T联合CDT治疗老年急性下肢DVT临床疗效及预后优于单纯采用CDT治疗。

田惠[3](2020)在《不同尿激酶封管时间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液封管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明确尿激酶溶液封管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有效性及适宜的封管时间,并通过对凝血指标及出血事件的影响探讨尿激酶溶液封管的安全性,以期获得临床实用的通过尿激酶溶液封管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具体操作方法。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ICU内收治的留置右侧颈内静脉双腔导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溶液封管30分钟组、尿激酶溶液封管60分钟组和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统计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一般情况,导管留置日数,并行病情评估。尿激酶溶液封管组每周一次行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封管,将250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分别于管路主端注入0.6ml,副端注入0.4ml,分别暂时封闭管路30分钟和60分钟。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封管30分钟。在封管结束后24小时分别采血行血凝常规化验及血常规、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化验,统计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APTT-R)、纤维蛋白原(FIB),及相关感染指标:WBC、CRP、PCT。每日观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标及出血事件情况,统计每组感染率和出血率。数据处理和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 21.0进行。结果经过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213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09例,女性104例,年龄29-91岁,平均年龄(61.29±12.5)岁。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尿激酶溶液封管30分钟组72例,尿激酶溶液封管60分钟组71例及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70例。三组患者基线资料一致,在性别、年龄、原发病、导管留置日数、病情评估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中心静脉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为7例,感染率10.92例/1000导管日,尿激酶溶液封管30分钟组感染例数为2例,感染率3.15例/1000导管日,尿激酶溶液封管60分钟组感染例数为2例,感染率3.09例/1000/导管日。在感染率方面,三组间总体率比较提示感染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572,P=0.023);尿激酶溶液封管30分钟组与60分钟组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尿激酶溶液封管组在实验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值、纤维蛋白原等凝血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尿激酶溶液封管30分钟组与60分钟组及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患者均有轻度出血事件发生,三组出血率分别为12.86%,11.11%,15.49%,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609,P=0.737)。三组在干预前后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采用尿激酶溶液封管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的相关性血流感染。对于ICU患者颈内静脉双腔导管,尿激酶溶液封管30分钟即可能有效,无需长时间封管。且尿激酶溶液封管对患者凝血指标及出血事件无影响,安全有效。

南京利[4](2020)在《AngioJet流变性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AngioJet流变性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LEDVT)腔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住院治疗的急性LEDVT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了符合条件的56例患者,AngioJet(一种流变性血栓清除装置)机械清除血栓组(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组)24例和导管接触性溶栓组(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组)32例。分析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随访效果。近期疗效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静脉通畅评分、治疗后的静脉通畅率、血栓清除效果、溶栓时间、尿激酶总用量、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等;安全性主要指两组患者的相关检验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随访指标包括有无血栓复发、支架内通畅情况,PTS发生情况根据Villalta评分进行评估。结果PMT组和CDT组治疗前静脉通畅评分分别为(9.04±1.40)分VS(8.81±1.6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0,P=0.578);治疗后静脉通畅评分较前明显降低,分别为(1.75±1.33)分VS(2.03±1.3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3,P=0.437);静脉通畅率分别为(80.32%±15.67%)VS(76.70%±15.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7,P=0.401)。PMT结束后复查造影,Ι级血栓清除1例,Ⅱ级血栓清除13例,Ⅲ级血栓清除10例;CDT完成后进行造影复查评估8例血栓清除Ⅲ级,22例血栓清除Ⅱ级,2例血栓清除I级。PMT组的Ⅲ级血栓清除率高于CDT组,但两组相比血栓清除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7)=1.844,P=0.43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性肺栓塞和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PMT组和CD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33%(2/24)和34.38%(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17)=5.218,P=0.022)。PMT组和CDT组尿激酶的用量分别为(25,10)万U、(390,300)万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378,P=0.000);溶栓时间分别为(0.5,0.17)h、(216,9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413,P=0.000);住院时间分别为(9,4)天、(12,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593,P=0.000)。PMT组患者的PTS发生率低于CD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7)=0.307,P=0.580);两组最后一次随访Villalta评分分别为(3,2)分、(3.5,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21,P=0.748)。结论PMT与CDT治疗急性下肢DVT相比较,在血栓清除率、改善临床症状、预防PTS等方面相似,但PMT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小出血事件及感染的发生,近期随访效果良好。

赵名贤,张理,李国杰[5](2020)在《AngioJet联合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栓去除术装置(AngioJet)联合置管溶栓(CDT)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113例DVT患者分为研究组(n=67)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CDT治疗,研究组采用AngioJet联合CD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溶栓结束后大腿围度差、静脉通畅率,溶栓结束后患肢消肿率,手术情况,随访半年比较随访期间溶栓相关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大腿围度差均显着降低,且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肢静脉通畅率高,溶栓时间短,手术时间长,尿激酶使用量少,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低(P <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复发率为1.49%,对照组复发率为2.17%,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AngioJet联合CDT治疗DVT术后静脉通畅率高,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瑞锋[6](2020)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原溶栓术后联合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尿激酶原溶栓术后联合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五科60例明确诊断为STEMI并接受尿激酶原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溶栓时间窗内给予尿激酶原50mg溶栓治疗,后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获得家属知情同意后研究组给予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于3min内静脉推注,后以0.075μg/(kg.min)维持静脉泵点48h。两组基础用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 therapy,DAPT),普通肝素(监测ACT,研究组维持ACT 200-250s,对照组维持ACT 250-300s,通常需维持48h),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日(停用普通肝素后),其它基础用药包括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收集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性别比例、年龄构成、体重及是否合并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等),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情况,心肌灌注情况,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影响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 22.0统计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节点。结果:本研究共计入选病例60例,其中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体重、合并基础疾病、基础用药、心功能Killip分级、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等方面均无显着差异(all P>0.05)。两组患者在梗死相关血管(IRA)分布、梗死部位、多支血管病变方面均无明显差异(all 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状态相似(P>0.05),但再通率有所升高(90.0%vs.83.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前CTFC及血栓负荷积分明显降低(23.93±3.90 vs.28.20±8.02,0.90±1.35 vs.2.07±1.98,both P<0.05)。研究组术前TMPG 2-3级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高(90.0%vs.56.7%,P<0.05)。两组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无明显差别(P>0.05),但研究组术后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73.3%,P=0.038)。两组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支架植入数、支架长度、术后最小管腔内径及造影剂用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别(all 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LVEF、LVEDD、E/A、E/E’)均无显着差异(all 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CK-MB及c Tn I峰值均明显降低(197.30±53.50 vs.228.60±57.60,85.40±8.72vs.91.32±8.89,both P<0.05)。两组均无TIMI严重出血发生,研究组TIMI轻度出血(肉眼血尿2例,呕血2例)较对照组(肉眼血尿1例,呕血1例)发生率稍增高(13.3%vs.6.7%,P=0.3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IMI微出血(皮肤黏膜出血5例,鼻粘膜出血1例)较对照组(皮肤黏膜出血2例,鼻粘膜出血1例)发生率稍增高(20.0%vs.10.0%,P=0.278),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MACEs发生率无显着差异(all P>0.05)。结论:STEMI患者行尿激酶原溶栓术后联合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可提高IRA再通率,改善心肌灌注,减轻血栓负荷,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且不明显增加患者出血风险及MACEs事件。

陈玉叶,毛小媛,叶关娣,金碧霞[7](2019)在《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总结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个体化的心理护理,积极完善的术前准备,妥善的溶栓导管护理及用药护理,加强出血、急性肾衰竭等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并给予预见性的护理,进行个性化的出院指导及延伸护理服务是护理的关键环节。35例患者治疗和护理后,1周内开通了栓塞的下肢静脉,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21例患者完成出院后6个月随访,19例髂股静脉通畅。

韩松[8](2018)在《单纯置管溶栓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本文通过收集单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客观数据,进行资料统计分析,得出两种治疗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及苏州大学附属太仓医院血管外科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住院并行腔内治疗的7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单纯CDT组(A组)、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组(B组)。CDT或机械性血栓清除前均常规植入下腔静脉滤器。CDT入路均采用顺行入路,包括经患侧股静脉穿刺置管溶栓和经小腿胫前穿刺深静脉或胫后静脉切开置管入路。AngioJet吸栓同样采用顺行入路,部分患者吸栓前先行血栓段尿激酶喷淋,对吸栓后有残余血栓且无溶栓禁忌者辅以CDT。两组患者置管后采用尿激酶持续微泵泵入,血栓清除后发现髂静脉闭塞或明显狭窄则行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所有患者在进行以上治疗的同时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Q12H抗凝治疗。术后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取抬高位,溶栓患者隔日监测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并行溶栓导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调整导管侧孔段位置。住院期间每日定时测量双下肢周径差(髌骨上15cm、髌骨下10cm)。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治疗至少6个月,口服华法林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在2-3之间。对两者溶栓导管置管天数、尿激酶用量、D-dimer下降速度、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患肢周径缩小时间、术后静脉通畅度评分以及随访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0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中35例行单纯CDT治疗(A组):其中男性11例,女性24例,左侧29例,右侧6例,中央型DVT 8例,混合型DVT 27例。行AngioJet机械性血栓清除术者(B组)3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7例,左侧30例,右侧5例,中央型DVT 5例,混合型DVT 30例。2例采用患侧股静脉穿刺置管吸栓,15例患者采用俯卧位腘静脉穿刺置管吸栓,18例采用患侧小腿胫前穿刺深静脉或胫后静脉切开置管吸栓。A、B两组溶栓导管置管天数分别为(6.09±1.81)天VS(2.89±1.5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02,P<0.0001);置管后尿激酶用量分别为(251.43±97.8)万U VS(110±54.5)万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73,P=0.001);D-dimer下降速度分别为(2144.68±1464.08)μg/L/D VS(3268.66±2238.04)μg/L/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2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86%及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P=0.0456);住院天数分别为:(12.09±4.75)天VS(5.51±1.4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815,P<0.0001);2.A组、B组术后患肢周径缩小时间分别为(3.17±0.92)天VS(2.23±0.8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380,P=0.453);术后静脉通畅程度评分分别为(2.0±1.16)分VS(1.11±0.8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12,P=0.246);PTS发生率分别为14.29%、8.57%(χ2=0.5645,P=0.4524),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1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下肢DVT,可减少溶栓治疗的时间及溶栓药物尿激酶的用量,能够加速D-dimer下降,同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对于部分存在相对溶栓禁忌而无法行CDT的患者机械性血栓清除是较为理想的选择。2.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并不能明显提高术后静脉通畅程度及避免术后PTS发生率;3.机械性血栓清除对急性下肢DVT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中远期仍需进一步随访。

邢继龙,刘文军,冯月松,赵江辉,于小军[9](2018)在《肾穿刺活检术后膀胱血块填塞1例治疗体会》文中指出肾穿刺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多种肾脏疾病明确诊断、判断预后的可靠依据。患者术后易出现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肾周血肿、肾动静脉瘘、继发感染等多种并发症。大部分表现为镜下及肉眼血尿,多在2 d内消失,一般很少发生膀胱血块填塞。我院一例肾衰竭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后出现膀胱血块填塞,经内科保守治疗,膀胱血块消失,分享如下,以期进一步探讨肾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防范,掌握防治要点,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潘德华,刘爱兰,李冬云[10](2002)在《应用尿激酶治疗持续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文中指出

二、应用尿激酶治疗持续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尿激酶治疗持续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
        1.2.2 PMT治疗
        1.2.3 髂静脉支架成形
        1.2.4 CDT治疗
        1.2.5 药物治疗
    1.3 疗效观察
        1.3.1 一般性疗效相关指标
        1.3.2 静脉通畅评分及通畅率
        1.3.3 血栓清除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3 讨 论
    3.1 AngioJet在DVT中的应用及是否联合CDT
    3.2 AngioJet吸栓技巧及注意事项
    3.3 髂静脉支架成形时机

(2)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价
    1.4 随访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结果
    2.2 随访
3 讨论

(3)不同尿激酶封管时间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相关概念和可操作性定义
        3.1 CVC概念
        3.2 CRBSI
        3.3 研究中的中心静脉
        3.4 中心静脉导管维护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设计
    2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样本量的确定
    3 实验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干预方案
        3.3 观察指标
    4 研究工具
        4.1 一般情况登记表
        4.2 实验数据资料记录表
        4.3 Acute Physiology,Age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
        4.4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
    5 资料收集
    6 质量及感染干扰因素控制
    7 统计学分析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资料对比
    2 三组患者封管前后凝血及出血事件对比结果
    3 三组患者封管前后感染指标对比
    4 各组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比较
讨论
    1 尿激酶溶液封管对CRBSI感染率的影响
    2 尿激酶溶液封管对凝血指标及出血事件的影响
    3 尿激酶溶液封管对感染指标的影响
    4 患者因素对CRBSI感染率的影响
    5 导管相关因素对CRBSI感染率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4)AngioJet流变性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分析
第2章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2.2 近期疗效
    2.3 安全性及耐受性评估
    2.4 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
    2.5 随访
第3章 讨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AngioJet联合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2.3 术后治疗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静脉通畅率比较
    2.2 患肢情况比较
    2.3 手术情况
    2.4溶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2.5 术后随访
3 讨论

(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原溶栓术后联合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入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收集记录临床资料及分组
    2.研究方法
        2.1 给药方案
        2.2 主要实验仪器
        2.3 观察指标
        2.3.1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2.3.1.1 TIMI 血流分级
        2.3.1.2 TIMI心肌灌注分级评价标准(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ing, TMPG)
        2.3.1.3 血栓负荷积分评价方法
        2.3.1.4 无复流诊断标准
        2.3.2 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
        2.3.3 出血及血小板减少
        2.3.3.1 出血按照TIMI出血分级标准
        2.3.3.2 血小板减少症
        2.3.4 MACEs事件
    3. 统计方法
结果
    1. 基线资料比较
    2. 冠脉造影及PCI结果比较
    3. 心功能及心肌梗死面积比较
    4. 出血及血小板减少并发症比较
    5. 主要不良事件(MACEs)发生率比较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策略及抗凝抗栓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一、 一般情况
    二、 个人经历
    三、获奖情况
    四、承担或主研课题情况

(7)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结果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2.1.2 病情观察
        2.1.3 术前准备
    2.2 术后护理
        2.2.1 溶栓导管护理
        2.2.2 用药护理
        2.2.3 基础护理
        2.2.4 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2.2.4.1 出血
        2.2.4.2 失血
        2.2.4.3 血红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
    2.3 出院指导及随访
3 小 结

(8)单纯置管溶栓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及诊断
    2.3 纳入及排除标准
    2.4 治疗方法
3 结果
    3.1 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D-dimer下降速度、住院天数
    3.2 肢体消肿率、患肢周径缩小时间、静脉通畅度评分
    3.3 术后并发症
    3.4 随访
4 讨论
    4.1 急性DVT的危害及治疗方法
    4.2 AngioJet导管吸栓治疗急性DVT的优势
    4.3 应用AngioJet吸栓治疗的体会
    4.4 AngioJet吸栓并发症的考量
    4.5 血栓清除前植入IVCF的意义
    4.6 血栓清除后合并髂静脉狭窄的处理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肾穿刺活检术后膀胱血块填塞1例治疗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病例
讨论

(10)应用尿激酶治疗持续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药物机理及用药效果
    2.1 药物机理
    2.2 效果
3 护理体会
    3.1
    3.2
    3.3
    3.4
    3.5
    3.6

四、应用尿激酶治疗持续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体会[J]. 周亚东,官云彪,陈幸生,薛明,郑学洵.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1(02)
  • [2]不同治疗方式对老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 吴欣择,李朝阳,冯松林,余皓,施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03)
  • [3]不同尿激酶封管时间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D]. 田惠. 青岛大学, 2020(01)
  • [4]AngioJet流变性血栓清除装置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腔内治疗中的应用[D]. 南京利.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5]AngioJet联合CDT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研究[J]. 赵名贤,张理,李国杰. 西南国防医药, 2020(04)
  • [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原溶栓术后联合小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D]. 李瑞锋.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AngioJet机械吸栓联合导管溶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J]. 陈玉叶,毛小媛,叶关娣,金碧霞. 护理与康复, 2019(03)
  • [8]单纯置管溶栓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价[D]. 韩松. 苏州大学, 2018(02)
  • [9]肾穿刺活检术后膀胱血块填塞1例治疗体会[J]. 邢继龙,刘文军,冯月松,赵江辉,于小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04)
  • [10]应用尿激酶治疗持续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J]. 潘德华,刘爱兰,李冬云.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2(01)

标签:;  ;  ;  ;  ;  

尿激酶治疗持续性肉眼血尿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