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室内覆盖建设方案研究论文_万丽

TD-LTE室内覆盖建设方案研究论文_万丽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523900

摘要:TD-LTE作为下一代无线通讯技术,是TD-SCDMA标准的核心传承和技术革新,TD-LTE网络发展至今,城市内的大网覆盖基本已经完善,工作重点转入深度覆盖阶段,如何解决深度覆盖问题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TD-LTE宏基站只能做室内的浅层覆盖,建设室内覆盖系统是实现TD-LTE深度覆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TD-LTE室内覆盖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对TD-LTE室内覆盖建设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TD-LTE;室内覆盖;光纤分布系统;分布式基站;Lampsite

TD-LTE网络是中国移动四网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TD-LTE发展是中国移动面向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打造TD-LTE精品网络对中国移动保持领先具有重大意义。

室内数据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室内覆盖系统是实现TD-LTE深度覆盖的重要手段。TD-LTE室内分布系统既有新建的,又有在原有室内分布系统上进行改造的,GSM、TD-SCDMA、WLAN、TD-LTE多种天线多种模式共用一个室分系统,会带来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需要克服。随着国内4G牌照的发放,LTE网络进行扩大规模建设,现网已有的分布系统需要进行大量改造。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居民由于担心基站天线辐射影响,对传统设备、馈线及天线的有所抵触,物业协调及施工改造难度越来越大。本文将在分析室内覆盖建设难点的基础上,对TD-LTE室内覆盖建设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为室内覆盖建设方案提供参考。

一、TD-LTE室内覆盖难点分析

TD-LTE室内覆盖主要用D频段进行覆盖,频率较高,覆盖能力弱,与2G/3G相比,建设要求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导致 LTE 室内覆盖建设存在如下难点:

(1)TD-LTE室内覆盖系统主要使用2300MHz-2400GHz 的高频段,该频段传播损耗和穿透损耗较大,更容易出现弱覆盖,特别与2G/3G共天馈系统时表现尤为明显,需增加天线密度;

(2)LTE多天线技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高阶调制技术的引入,有效提高了LTE频谱利用率,而传统室分方案的网络结构复杂,施工部署相对困难,通过多制式简单合路开展LTE网络建设时,合路器互调指标差,导致MIMO信号功率不平衡,LTE性能下降。此外,目前室内覆盖建设中仍存在物业协调困难、安装位置受限、设计施工复杂、信源设备数量过多、无源器件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室内覆盖网络质量无法保障,难以满足LTE网络的升级、扩容等需求。

(3)当前室内覆盖系统同时存在 LTE/3G/2G/WLAN多种制式,如何避免多网融合不同频段网络间的干扰,同时保证LTE网络优势也是当前阶段建设的难点。

二、室内覆盖建设模式分析

根据LTE应用场景需求,室内分布系统可采用单通道和双通道两种建设模式,对于新建室分场景,尽可能建设双路室分系统,减少后续扩容投资;对于改造场景,为有效保护已有投资,最小化对现有室分系统的改造和影响。

2.1 单通道建设方式

单通道建设方式是通过合路器将TD-LTE信源合路到现网室内分布系统。该建设方式工程量小,施工成本低。由于采用单通道,实现的天线模式较少,虽然能够提高系统吞吐量,但相比双通道模式无法提升UE峰值速率。对于已存在室内分布系统,数据业务需求量不高的场景,可以采用合路模式。

2.2 双通道建设方式

TD-LTE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多个场景多UE条件下,双通道室分下行平均吞吐量为单通道室分的1.6倍,双通道室分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考虑到与现有通信系统2G/3G共用基础设施,TD-LTE室内分布系统双路建设时有新建和改造两种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新建两路

新建两路天馈线系统,LTE独立使用。对于合路原有分布系统存在严重多系统干扰、数据业务需求量大且具备新增两路天馈线条件的场景应用。

(2)新建一路,改造一路

TD-LTE一路新建设,一路与原有分布系统共用。两路系统确保TD-LTE系统在不同MIMO通道中的功率平衡。

三、室内覆盖建设方案分析

3.1 分布式基站建设模式

采用BBU+RRU+无源分布系统来进行覆盖。一个BBU可以连接多个RRU,BBU+RRU方案对于容量配置非常灵活,可按照容量需求,通过BBU控制给该区域的RRU分配足够的容量,从而解决容量问题。分布系统由馈线、天线、无源器件等组成,造价较低,系统引入噪声较低,但设计复杂,需考虑器件损耗和能量分布问题,线缆布放难度大,天线口输出功率较难一致,信号覆盖均匀程度一般。主要用于布施较容易、中小规模的建筑物,如商场、写字楼等。

3.2有源光纤分布系统建设模式

光纤分布系统由接入单元AU、扩展单元EU、远端单元RU组成。AU与EU通过光纤连接,EU与RU通过光电复合缆或五类线连接。接入单元与扩展单元实现光电信号转换,扩展单元反之。远端单元RU实现中频电信号和射频电信号的转换。光纤分布系统代替了无源器件和射频电缆的拓扑分布,减少了无源器件及馈线的损耗,远端单元功率输出均衡,信号覆盖均匀。同时可实现从近端AU到远端RU的整体监控,能快速定位故障。但有源光纤分布系统会引入噪声,设备故障较无源系统多,增加维护成本,系统整体造价较高。对于布线困难、物业要求高、工期紧急等场景,如城中村、住宅小区可采用有源光纤分布系统覆盖。

3.3 Lampsite建设模式

Lampsite解决方案由多模BBU、RHUB、PRRU三部分组成,多模BBU和RHUB之间通过光纤连接,RHUB和PRRU之间采用网线连接,支持POE供电,PRRU支持内置和外置天线。Lampsite作为一种新型基站,主要用于室内热点扩容和盲点补覆盖,兼顾覆盖与容量,网络规划灵活、系统部署方便、供电方式灵活,但对于隔断多的场景,信号覆盖不均匀,融合性较差,异厂家设备不兼容。

结束语:

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使得移动业务的需求迅速上升,大城市高楼密集、建筑物内移动用户数量众多,约70%的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单靠室外宏基站已经不能满足网络覆盖、容量和质量的要求,必须对系统制定合理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扫除盲区,提高业务接入能力、改善业务质量,从而提高网络的整体服务水平。对于基础通信运营商而言,合适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既能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又能打造精品网络。分布式基站、有源光纤分布系统、Lampsite建设模式是当前解决 LTE 室内覆盖的不同建设方式,运营商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灵活选择建设方式,完善室内场景的网络覆盖,降低室内外用户体验的巨大差异,提升客户感知和品牌形象。本文对不同建设方式的建设特点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并通过对比分析给予了应用场景的建议,为后续 LTE 室内覆盖建设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全盛;葛林强;邹勤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无线通信技术研究[J]. 通信技术,2016(12)

[2]孙小兵.Lampsite 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15(9)

[3]王映民,孙韶辉. TD-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88-198.

[4]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requirements for support of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TS36.133 [S]. 2016

[5]董海涛,杨志华,韩晓亮,高頔.分布式皮基站解决室内深度覆盖探讨[J].电信技术,2015(7):81-84.

论文作者:万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TD-LTE室内覆盖建设方案研究论文_万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