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梁冬梅

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梁冬梅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与生态的认识也随之得到了加强。居住区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对居住区的生态与绿化问题也就越来越重视。国家对居住区绿化面积要求占居住用地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因而,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作为小区重要的建筑项目,其设计与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居住区 花园式景观绿化

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住宅区的建设越来越多,城市绿化建设中住宅区绿化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严重影响着城市整体的绿化环境。虽然,居住区绿化建设在整体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建设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何提升其建设的水平,对于居民的生活环境与城市人文涵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1.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起源及植物具有的文化内涵

近几年,我国越来越多的小区以花园或苑来命名,以其丰富的绿化环境建设吸引广大购房者。花园式景观比喻小区绿化好像花园一样,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环境角度,都比较得人心,其是建筑商为提高售房竞争力而得来的。当然,其涉及设计理念和布局等各个绿化方面。其植物种类的选择也是因地制宜,从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域等方面着手。

不同的植物拥有着不同的内涵,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傲立于雪中的梅花等,都有其独特的品德与文化内涵,也是自古代时期开始代代流传至今,人们通过对植物内涵的了解增强了自身的修养。同时,对植物的文化内涵了解,是辅助花园式绿化设计的关键。对植物的选择,也可以彰显出设计者与建筑者的人文修养,更能提升小区的品质,为居民提供享受与舒适的生活环境。

2.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重要意义

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的绿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具体表现为三方面:其一,花园式绿化的主体是植物,植物对居住区的环境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污染、减少沙尘、利于环保,而且在气候的调节、风速的缓解、居住区环境的改善等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形色色的植物,各式各样的布局,点缀于小区裸露的空间范围内,为小区的建筑增添了活力,为居住区的环境增加了美感,为炎热的夏日制造出阵阵微风,有效的降低了温差。其二,美轮美奂的花园式绿化景观,既给人带来视觉效果的美感,同时,激起居住区居民进行户外运动的兴趣,使得其在加强运动的同时,也增进了邻里间的相互认识与了解,为居民和谐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利于居民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其三,居住区花园式绿化的植物可从经济实惠的植物着手规划,在节约经济的同时,带来绿化环境的功效。同时,在地质灾害来临的时候,被绿化区可作为避难所,也可作为疏散居民的通道。除此以外,居民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美了化城市,保持了城市的生态平衡,也是居住区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居住区的绿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因此,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3.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建设的现状

3.1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存在盲目性

对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一种途径就是居住区绿化的建设。然而,我国许多建筑商或绿化部门,没有做到实质的调查分析居住区的地质条件,其设计的绿化方案只是为了符合国家对居住区的绿化法规与相关规范条例,设计理念简单而粗糙。并且,对居住区绿化所采用的植物,也没有对其生存条件与生长环境做到详尽的了解,致使绿化品种杂乱无章,不合理的分配植物,亦或是采用单一品种的植物,而且是造价极低的品种。花园式景观应是各式各样,色彩斑斓的绿化景观,但是,很多居住区的绿化色彩单调,根本没有任何的观赏价值,导致绿化存在严重的盲目性。

3.2花园式景观绿化设计理念传统,缺乏创新,且模仿性强

传统的绿化设计理念,其设计将绿化区与居住区分隔开,圈定的绿化区用围栏阻隔开,给人以拒之千里的感觉。大多数居住区的设计采用一种设计方案,千篇一律的形式没有任何的创新理念,导致小区的形式大致一样,且绿化的设计与实际不符。

3.3“重建筑设计,轻景观设计”的错误认识

建筑商只着重考虑建筑的设计,忽略了对景观的设计,认为居民的居住条件与绿化之间不存在联系,住房设计是否合理才是关键的错误意识,导致绿化景观建设的效果十分粗劣。此外,未设置针对景观的设计部门,对景观的一直依附于建筑设计之中,作为衬托建设的外围设计范围,所以设计出的绿化景观效果,并非从景观的角度设计,而是依据建筑的设计,因而,建设的结果毫无欣赏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4忽视了城市的特征

城市整体的风格与特征,因只着重形式风格而被破坏。事实上,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貌与特征,但是,往往因建筑商片面的追求格式,并不考虑对城市特征的延续与维护,甚至于破坏了城市整体的特征。

除此以外,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建设,还应从城市的气候、地域等综合考虑。

4.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建设

对于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建设,可从设计理念、具体工程实施、植物配置三方面着重分析。

4.1居住区花园式景观建设的设计理念

设计的效果一般取决于设计的理念,设计基于设计理念之上。因此在设计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时,了解当地生活习俗,依据事实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4.1.1认清设计主体,正确定位设计理念

设计的主体与设计的正确定位是设计理念的首要因素。居住区是为居民提供的,居民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设计时,应以居民的需求与感受作为出发点。所以,设计前,应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绿化的需求,征集居民对绿化的建议,设计时结合实际情况与居民的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4.1.2结合周围自然环境,兼具实用与艺术的设计理念

花园式绿化设计理念应结合建筑周围的环境,当地的气候以及建筑的风格。设计中可以结合建筑周围的自然景观的特色,设计绿化造景的效果,再加入创新理念,形成具有独特风韵的花园式景观。居住区绿化各个区域的设计,要遵循连贯性、统一性与协调性,更要注重设计理念的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效果。

4.2居住区花园式景观建设的具体工程实施

居住区花园式景观建设的具体实施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加之城市的特征,与上述良好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完美的花园式绿化效果。

4.2.1建设要依据“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就是要求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的建设要因时制宜,实施时根据城市气候环境的不同,所采用的植物应根据地域性选择,禁忌盲目性的生搬硬套。“地利”就是要求绿化的建设应因地制宜,在进行时要充分发掘场地的地形、地势与地理环境等,才能有依据建设处合理的花园式绿化景观。“人和”是建设时要结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在生活中对于环境的要求,才更能吸引更多的住户加入到居住区来。建设中还应满足老人与儿童的活动空间,以及提供居民健身与锻炼的场地。

4.2.2建设要依据城市的特征

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的建设应以尊重城市的特征为前提。不能只重视形式与风格,而是要延续并维护城市的特征,这样才能体现出花园式居住区与当地城市整体风貌的协调。例如:贵州省省会贵阳,不仅是我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更让我们了解其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下图:

4.2.3建设要依据植物形态与特性

在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栽植的植物密度,配置时按照植物的形态规划。例如:红叶石楠单棵观看就很好,但大批量的种植就显得参差不齐、稀疏,而且其生长的空间不宜过小,因此绿化区需选择栽植效果好点的植物。此外,居住区应注意不要选择含毒或带刺的植物栽植,以免伤到儿童,要选择一些香源和保健的果树植物或是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植物,给人以视觉效果上的冲击力。

4.3居住区花园式景观建设应采用的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可分为:自由式植物配置,是适用于地形复杂、布局自由的建筑,灵活的栽植植物,错落有序、样式繁多,不用设计行距或线轴;规则式植物配置,是先设计出景观效果的中心轴,其植物的布局拥有固定的间距,是整齐有序的景观效果;混合式植物配置,起就是将规则式与自由式相结合,将景观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归置时可以按地段配置,某地段可采用规则式,其他可采用混合式,反之亦适合。对植物的配置,既要使植物间的栽植存在联系,又必须存在感染力,如此花园式的效果必将更加吸引居民,更加促进楼盘的售出。

5 总结: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带动居住区花园式绿化的建设。对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建设,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并存,还要以继承传统为依据,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设计理念,才能建设出科学合理的花园式居住区绿化景观。

论文作者:梁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  ;  ;  ;  ;  ;  ;  ;  

居住区花园式景观绿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梁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