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凭证伪造的常见形式及对策_财会论文

原始凭证伪造的常见形式及对策_财会论文

常见的原始凭证造假形式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凭证论文,对策论文,原始论文,形式论文,常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常见的虚假会计凭证形式

(一)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即行为人使用涂改等手法更改凭证的日期、摘要、数量、单价、金额等,或采用伪造印鉴、冒充签名、涂改内容等手法,来制造证明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如利用发票未写大写金额之便,私自添加数字,在160元前添写1,改为1160元,同时填写大写金额,到财务科报销。

(二)白条顶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凭证,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白条的形式又分以下几种:打白条;以收据代替发票;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如以零售、批发商业发票来代替饮食服务行业发票;不按要求开具发票,如不加盖财务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白条现象在审计中经常遇到,有的单位购进商品,支付劳务费等未取得正式发票,而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有的个人通过一些借口借用单位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由于种种原因,钱花掉了,又无正式发票,为了弥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出现的短缺,大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白条”顶库。例如,某单位为了给职工搞福利,由经办人以付给某公司劳务费3万元名义取出现金,直接发给职工,但并未从对方公司取得劳务费发票,而是由其出具说明并加盖公章后入账。这种例子很多,但是由于使用现金支付,资金的流向无法确认,给审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三)取得虚假发票。这种虚假发票包括三种情况:一种是发票本身是假的,但是业务是真实的,由于财务人员对发票认知程度不够,把假发票认作了真发票;一种是发票和业务都是假的;还有一种情况是发票是真的但是所记载的内容是虚假的,后两种现象大多是套现。近年来假发票盛行,单位之间相互开具假发票,还有人专门以开具假发票牟利。如某单位为职工购买中秋福利品,因属违规行为,不能直接列支,就采取弄虚作假的做法,在购买福利品付款时,要求对方换成电脑耗材来填写发票,财会部门收到对方填写的虚假发票和有关结算凭证时,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事业支出-办公费

贷:银行存款

又如一些单位用假发票开支吃喝招待费用,形成公款吃喝风。如某公司就以购买生产材料的名义开具假发票报销餐费2万余元。假发票的危害性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四)证证不符、账证不符。所谓证证不符,就是指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二者之间不相符。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普遍性的,有的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发生日期与记账凭证所用会计科目应反映的内容、记账日期明显不符;有的记账凭证上所列明的原始凭证张数与实际所附张数不符等。

(五)虚构经济业务,编造虚假记账凭证。有的单位为了享受国家某些优惠政策或者体现企业业绩,而编造虚假的经济业务来体现盈利或亏损。如对某企业审计时,发现该企业某年12月30日编制了一张记账凭证,借:应收账款——某单位贷:产品销售收入,经审查,该记账凭证后未附任何原始凭证,亦未结转产品销售成本,经延伸审计,该企业第二年年初即用红字将此笔分录冲销,可以断定,该企业此项账务处理是编造的虚假记账凭证,虚构经济业务,虚增产品销售收入。

除以上几种造假方式,还有假账真做、真账假作等,形式多样,内容繁杂,尤其应该引起审计人员的重视。

二、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执行起来却存在漏洞,造成财务管理松弛,没有形成严格、规范的验收审核审批制度。二是财务人员履行职务责任心、原则性不强。一些财务人员未能认真履行《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执行会计制度不严格,审核把关原则性不强,往往以领导审批代替审核,只要是领导签字的,什么发票都可以报销,不管真假对错,起不到监督作用。三是个别单位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为了小集体利益,不顾损害国家利益,虚列支出套取资金或截留收入用于发放职工福利等,从上到下串通作弊,置法律和国家资财于不顾。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原始凭证首先经过制单审核监督环节,对审核并经批准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其次复核记账监督环节,对记账凭证的处理及其所附原始凭证按照会计制度及其财经法规和单位规章进行复审,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入账。会计主管审核监督环节,对前两个环节进行再审,即对原始凭证的完整性、真实性等是否符合会计制度、《会计法》及政策法规进行审核,为明确各自责任,在每一审核环节完成后,各自签章。

(二)采用逆向审批制度。即原始凭证先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核、确认,再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的领导签批报销。这样,会计人员可以发挥业务特长,从源头上堵塞违规票据入账,为领导把好第一道关,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提高办事效率,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切实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三)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会随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会计人员面临着巨大的职业挑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并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使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满足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四)强化监督查处力度。财税部门要加强发票使用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加强财务规范管理,以堵塞虚假失真发票的源头;审计部门要突出会计资料真实性的审计,并注重边审边督促被审计单位规范原始凭证,对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或有疑点的原始凭证要加以延伸审计。同时要强化责任追究,对开具、使用虚假发票行为,要处以重罚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涉及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并予以曝光,以儆效尤。

标签:;  ;  

原始凭证伪造的常见形式及对策_财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