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爱”成为“三生”前行的动力论文_顾延峰

让“师爱”成为“三生”前行的动力论文_顾延峰

吉林省白山市第二十一中学 134300

我常常提醒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时刻怀着一颗对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全部的“师爱”走上讲台,让学生在“师爱”的作用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这个念头是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也更是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由此可见,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师爱是多么的重要啊!“师爱”即 “师魂”。要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最关健的是师爱。如果爱是动力,是源泉,那么师爱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更是教育者成功的秘诀!失去了这份爱,教师的工作也就失去了价值,失去了意义。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严爱优等生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学生的一种内心渴望。教师只要真诚真心地付出爱,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温暖之情,而且更容易打动学生。

我们都知道,在班级里,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一些表现好的孩子,无论是在老师眼中,还是在同学的眼里,他们都是天之骄子,伴随他们的是赞许的目光和激励的话语。可是我认为,如果这些孩子不经历挫折教育的话,他们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霜就会失去活力,甚至是失去生命力。所以,我认为在必要的时候,也要适当地批评他们,提高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使他们也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从而完善自己,使自身变得更优秀,也更坚强。所以对于优等生的这种严厉,也是师爱的一种体现。

二、博爱中等生

在教育活动中,中等生往往成为被忽视的群体,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中等生对老师缺乏感情以致于敬而远之。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要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对于“师爱”的需求同样重要。

对于中等生的教育,我认为要改变传统的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模式,从诚实、团结、纪律、学习、体育、劳动、艺术、文明、进步等九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及学科竞赛为平台并将活动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将“多元评价”与“活动式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九星级学生”(即诚实之星、团结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体育之星、劳动之星、艺术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的评比活动,为很多中等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教师要特别注意中等生的思想动态,多与他们谈心、交流,必要时进行家访。对于每次谈话、家访的过程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对他们所获得的每一项荣誉都要载入《学生成长荣誉册》,要让他们切实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产生昂扬向上的进取心,力争跨入优等生的行列。

三、偏爱差等生

差等生一方面是由于先天素质、家庭熏陶、社会影响形成的,而更重要的是一方面是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当而导致的。他们缺乏和煦南风的吹拂与绵绵细雨的滋润,往往遭到的是暴风骤雨、闪电雷鸣的摧残。多数是由于学习的失败带来了父母的打骂、教师的冷遇、同学的嘲讽,久而久之使他们那颗稚嫩的自尊心受到挫伤,从而失去自信心,增强自卑感,消沉堕落,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犹如陷入泥潭,不能自拔。面对这些学生教师既不要放任自流,也不要一味埋怨,而要竖起信心,用炽热的师爱熔铸一把锃亮的金钥匙去开启他们那把微涩的锈锁。

一是褒扬闪光点,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这里所谓闪光点就是优点或特长。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对差等生取得的一点点进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鞭策,积极引导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以唤醒其日益消失的自尊心。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仅使学生看到缺点,更应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缺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二是因材施教,诚心帮助,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我们既然承认人在智力方面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差等生要有更大的付出。对一般学生来说用三十分钟就能教会的知识,可能对差等生就要用四十分钟;对一般学生来说一点就通的问题,对差等生来说就可能三番五次、不厌其烦、绕来绕去地反复启发、诱导。要平等对待差等生,诚心与他们交朋友,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教师真正是在帮助自己学知识、求进步。

三是树立远大理想,争做有用之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的责任就在于为国家、民族培养有用之材。生产的失误是产生次品,教育的失误将毁掉国家、民族的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教育好每一位学生,首先,要帮助学生尤其是差等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而学的远大理想;其次,要教育学生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学习。勤能补拙,先天不足不可怕,只要勤奋学习,笨鸟先飞同样可以早入林。青少年时期正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时代,每一名学生都应当珍惜大好时光,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为将来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说明了教育的本质是爱。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踏踏实实走好教师生涯的每一步,让学生在师爱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顾延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让“师爱”成为“三生”前行的动力论文_顾延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