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几个热点问题_政治论文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几个热点问题_政治论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党的建设的几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热点问题论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在开展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使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一些热点问题需要回答,特别是有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加以澄清。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不要设立党的组织?

有人主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不应设立党组织。有的提出,“既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应该向国际惯例靠拢,取消企业党组织,因为西方的企业中没有党的组织,企业也发展得不错”。有的提出,“政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社会、政府部门,体现在路线、方针、政策之中。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内,可不设政党这一社会政治组织,企业中党员的管理应归属地方”。

这种说法需要澄清。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排斥党的组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设置党的组织。第一,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属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范畴,不能照搬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既不能以为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也不能因为资本主义企业中没有设置党的组织,就认为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不能设置党的组织。第二,在企业和基层设立党的组织,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原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权,包括中央、地方、基层三个层次。企业是我国的基层单位,是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集中的地方。如果在企业不设置党的组织,党就会脱离以致丧失其阶级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落实就会失去保证。第三,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离不开党组织的导向、把关、协调作用,这是企业中任何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加强党在企业中的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新的企业领导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不要坚持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有人提出,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党组织管好党员就行了。有的说企业中党只管党、只管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党不能管行政,不能管经济。还有的提出,企业党组织只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不要提政治核心作用。

这种主张是要把党组织排除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之外。企业党组织无疑要管好党员,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仅此是不够的。党对企业的领导,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方针、政策和法规实施领导;二是通过企业中的党组织来实施领导。只有通过后一种领导,才能保证前一种领导的落实。对于企业来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都体现在它的决策中,党组织只有参与决策,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党的领导的实现。如果党组织不参与决策,只是决策之后的监督保证,而这种监督又不具备阻止错误决策行为的权力,那种党的领导只能是一句空话。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是坚持党章规定的企业党组织应履行的职能,这些职能是统一的,不能任意分割、随意取舍。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不能搞“党政一体化”?

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应实行企业机构合并,提出“党政一体化”,即党政机构一体化,职能一体化,人员一体化。有人提出“寓党于政、党政合一”、“党建于政”等观点。如果按照这种主张去做,党组织就会有名无实,因为有组织无机构,成了松散的社会团体,党员就成了“散兵游勇”。其结果必然是党组织被削弱,党的领导被淡化。过去搞“党的一元化领导”,以党代政,党委包揽行政事务,是不对的;反过来,以政代党也是不对的。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需要指出的是,“一肩挑”不同于“一体化”。“一肩挑”只是一种任职形式。但实行“一肩挑”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能够“两手抓”,做不到“两手抓”,“一肩挑”就不会成功。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不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有人认为,党管干部的原则与现代企业的人事制度是矛盾的,在现代企业中不应再提党管干部的原则。

这种认识需要澄清。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在国有企业里,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所决定的,是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组成内容和重要体现,也是在企业中体现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所在。现代企业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如果放弃党管干部的原则,党就会失去对经济建设的领导权,失去坚持企业社会主义经营方向的保障。应当看到,社会主义企业不单纯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承担依靠、引导、教育职工的政治任务。只有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才能保证把那些不仅懂经济而且政治素质高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并使他们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不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有人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与注重经济效益和尊重价值规律是对立的。在现代企业中不应再强调民主集中制。有的认为既然实行厂长负责制,就不应再强调民主集中制。有的企业还以强调行政效率为理由,出现了过分扩大厂长经理个人权力,忽视以至否定集体决策和民主决策的倾向。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它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适用于各级各类组织。大量事实也说明,凡是搞得好、有活力、职工群众有积极性的企业,关键都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而这个领导班子又较好地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那些个人说了算、经营者失去监督甚至搞歪门邪道的企业,不正是缺少一个好班子,缺少民主集中制的有力监督和约束吗?当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贯彻民主集中制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市场复杂多变,对民主、科学决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利益多样化,对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维护党的纪律和集中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的规范、有序发展,对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水平,而不能成为淡化民主集中制的借口。

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不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有人认为,要搞好现代企业,主要是靠法人代表,靠经营决策者,搞好现代企业的动力不是工人阶级。有的提出:“股东是企业的主人”,“企业中的工人不是这个企业的主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要么是股东与参股对象的关系,要么是雇佣关系,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以及国有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首先,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建立和存在的阶级基础,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全心全意依靠的力量。其次,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广大职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不管经营机制怎样变,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不能变。再次,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持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这既是社会主义企业同资本主义企业的根本区别之一,也是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工人群众参加管理,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本质特征之一。

标签:;  ;  ;  ;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几个热点问题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