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王迪芳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王迪芳

杭州宏立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2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水平都取得了较好发展,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度越来越大。为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建筑企业必须注重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分析,针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提升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等对策,旨在为更好地提升现今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献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导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另外,现场施工管理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结合当地的环境因素和建设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要完善管理机制,落实监督工作,同时,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保障建筑工程有序进行,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的意义

1.1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

工程建设现场技术与施工管理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建筑质量是建筑工程的首要目的,建筑质量是整个建筑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工程建设现场技术与施工管理可以检验每一道施工工序是否达到质量标准,还可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先进的建筑理念,使建筑工程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内涵与质量。

1.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根据大量实践证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及技术管理能有效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通过现场管理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另外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根据工程施工具体情况确定经济效益较高的施工技术方案,在保证建筑质量基础上减少建筑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1.3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企业只有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才能在建筑领域处于不败之地。现场施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通过管理能够对各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管理,实现各项技术的优化组合。通过对施工成本、技术、质量进行相关管理分析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的要求,企业经济效益从中得到更大提升。当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质量提升之后,自然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占领更多的建筑市场份额。

2建筑项目施工作业中的问题分析

2.1工艺的问题分析

一是工程图纸技术性出现欠缺。由于对图纸验收存在不够彻底现象,同时图纸的内容也缺少相应的完整性以及整体性,导致其技术数据出现比较大的偏差,此外也是让建设的工艺品质无法可以得到兑现。二是工程的预算和具体的建设费用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为所实施的工程预算完整性出现欠缺,从而导致其施工作业成本出现增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建设企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三是工程技术装备和原材料的辅助准备内容并不全面,同时也不具有专业性检测工艺对其实施整体性检测,导致各种施工技术问题频繁的出现。四是和工程相关的基础建设设施存在不完善,从而为建筑工程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2.2管理问题

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中,时常会因为施工管理不足的原因,为施工质量和效率带来不良的影响。例如,由于施工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团队意识,经常擅自地进行自由活动,不服从管理者的管理;部分工人的工资结算是以天为单位的,这就导致了工人恶意拖工,拉长了工程周期,增加了企业开支成本;在安全意识上,部分工人没有安全意识,不佩戴安全帽或进行高处建筑时不系好安全绳索,而管理者对安全实施的检查也不能做到尽心尽力,导致了施工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在施工中,工人态度敷衍,工作不认真的情况屡有发生,总是以“差不多”的态度进行工作,竣工后也不能认真地进行排查,不仅为工程安全埋下隐患,更不利于自身企业的全面发展。

2.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也缺乏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施工意外将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不管对个人和部门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延缓施工进度,延长施工工期。在施工现场过程中缺乏严格的施工流程和措施管理,比如脚手架不按规定随意搭建,在施工工地上容易形成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建立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

完整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是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的保障。完整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提升施工管理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也可以体现出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并对其进行衡量,是否符合施工管理标准。并且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中都证明,建立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保障整个施工团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程度,可以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来提保障建筑施工过程的稳定运行。

3.2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制度

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由于周期较长、工作专业性较高、人员较为复杂等特点,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这就需要管理者在管理中建立一套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施工的正常运行。例如,在施工前对准备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对建筑中需要的建筑材料、金属材质、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对质量不合格材料进行及时更换,避免在施工中耽误工程进程,追究供货源和采买部门的责任;在施工中对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工程,必须要求施工人员进行拆除重建,确保每一处工程的工程质量,对经常出现施工问题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开除处理;严肃地看待竣工检查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隐患就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建筑施工企业要有责任感与工作使命感,面对“豆腐渣”工程,即使重建也绝不允许带有安全隐患的建筑工程进入人们的生活。

3.3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

建筑施工是一个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专业素养是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想要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需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建筑企业可以定期安排培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可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建筑企业应确保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进行岗前培训,不断向员工灌输质量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在工作时牢记施工质量问题,培养其更高的技能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3.4严格把控施工材料

严格把关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做好材料实试验和检验工作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关键。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材料入厂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并且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量较大,所涉及到的材料种类众多,前期需要做好采购计划,根据施工进程定期采购材料,避免一次储存太多材料造成损耗。另外需要明确存放职责和发放流程,确保用于施工的材料具有合格的出厂证明。

3.5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引进新技术

建筑施工企业如果过于按部就班,缺少一定的创新精神,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立足和发展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敢于运用先进的科学施工技术,以此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当然,新技术的引进和运用不只是为了高效有序的完成施工作业,也是为了减少企业对施工项目的投入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利用新技术带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应用,在减少施工企业成本开支、促进建筑工程以更高的标准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此过程中,应加强提升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的施工监督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的管理,避免由于管理水平的不成熟导致的施工现场上的混乱,实现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的目标,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卫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路径的若干思考[J/OL].建筑知识,2016.12(08)123-128.

[2]马越.基于现场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OL].建筑知识,:2016,13(08)125-128.

[3]周路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OL].山西农经,2017-06-01.

[4]张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4):189~190.

[5]田硕.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212~213.

论文作者:王迪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论文_王迪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