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探讨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公益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探讨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公益型非营利科研机构改革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构改革论文,公益论文,科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精神,以中组部、人事部、科技部下发的《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济南市委发布的《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有关规定,针对公益性非营利科研机构改革的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对公益性非营利科研机构的定位

当前事业单位分类是按财政部规定的事业单位为全额、差额、自收自支三种预算方式,移用到编制部门形成三种编制分类方法的三种事业单位,这种分类方法存在如下缺点:

一是分类欠科学:单纯以经费自给率表面现象为依据,没有体现事业单位性质的区别,忽略了公益性、服务性、福利性、经营性的功能上的差异。为留念财政拨款,有的经营性单位也不愿提高经费的自给率,而真正公益性事业单位既要为社会公益性服务,还要挣钱养活自己。

二是真假混杂:有的是真正的自收自支,靠经营收入来分配;有的靠执法、政策性收费;有的经营性单位也全额拨款;有的单位既有全额,也有差额,还有自收自支。对事业单位自给率界定不规范。

新颁布的事业单位改革政策很明确地将事业单位划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大类。如何界定营利性机构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呢?

全部由生产、经营开发、服务性收入,具有消耗成本和获取利润为目的事业单位为营利性单位,应当转制为企业,实现自收自支,进入市场,全部放开。

公益性非营利科研单位必须是国家主办的,围绕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所需的公共环境条件,不能直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具备生产、经营、开发属性和市场竞争性,其职能有明显的基础性社会公益的特征。

凡以执法监督及行政性收费的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部上交财政,避免参入单位利益分配的可认为公益性非营利单位。

非营利事业单位、中介机构和科研机构还有不同,前两者仅对社会公益性事业起到管理与服务的职能,而后者不仅承担管理与服务的职能,还要研究解决社会公共事业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办法,而研究成果又奉献于社会公共所有。

二、公益性非营利科研机构改革的内容

国家颁布的改革重点体现在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

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所)长负责制。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院(所)长,审定长远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监督业务管理,财务收支计划”。院(所)长为法定代表人,要对理事会负责,执行理事会的决议,还要积极组织实施,完成本院(所)的年度岗位责任目标。建立学术委员会咨询议事机构职工代表会监督审议机构,有利于依法行政、政务公开,执法监督、民主管理。要按事业机构性质管理,执行企业化管理制度,市场经济运作的管理理念。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干部身份终身制。打破铁交椅,建立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特点一是全员推行聘用合同制,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在人事管理上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特点二要竞争上岗,按岗聘用,内部竞争上岗,对外公开招聘。特点三是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方式促进人员流动,高级岗位考核政绩差的可向低级岗位流动,优秀人才在低级岗位的可向高级岗位流动,可聘用客座专家进入流动编制来所讲学和从事科研活动。结果弱化了行政级别和技术职务的意识和作用,重在能力和政绩。

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体现在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三按三定酬的三元结构工资分配制度,打破了工资能升不能降的传统,体现多劳多得和能级分配原则,使智力要素参入分配。

院(所)改革主要体现在六个字上。

注重一个“岗”字:要合理设岗,竞争上岗,落聘待岗,薪金按岗,福利依岗。

定位一个“聘”字:职工上岗要竞聘,逐级聘任,职工可以辞聘,部门可以解聘,进入公开招聘,专业技术职务可低职高聘,也可高职低聘。

突出一个“竞”字:职工上岗要竞争,中层干部聘用要竞争,专业技术职务聘用要竞争。

坚持一个“流”字:职工从二线向一线流动,优秀人才超常规向院(所)内关键岗位流动,职工可向外流动,固定岗位和流动岗位可相互流动。

强化一个“考”字,硬化考核指标,注重考核质量,强调考核政绩,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的激励机制,执行末位淘汰制,建立正常晋升制度。

落实一个“薪”字:内部分配要向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倾斜,向优秀人才倾斜,向贡献大的人才倾斜。

三、改革过程中掌握的基本原则

一是加强发展的原则:事业发展、人员盘活、规模做大,职工致富。要打破那种闭关自守的坛坛罐罐,要种大树,不要种草,把积聚整体实力的增长,凝聚力的提高,职工收入的提高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

二是要严格掌握政策的原则:把住“公益性非营利科研单位”这个关键,以管理运行机制、人事制度改革,内部分配制度改革三个重点,对改革精神理解不变形,执行不走样,改革方案要符合大原则,具体措施落实不离总精神。

三是促进竞争的原则:将竞争原则体现于改革全过程、通过竞争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优胜劣汰新氛围。

四是激励创新的原则:创新是事业发展的源泉,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高职工知识水平,科研水平。

五是加快市场化原则:不能认为是公益性非营利科研机构,得到全额预算拨款就高枕无忧,管理服务实行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取向,精减冗员,精减办事程序,贯彻抓大放小,统分结合,掌握放而不乱,统而不死,流而不失,分而不散。

六是有情操作的原则。有情的领导,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要辨证统一,以刚性管理取代柔性管理。但对人员安排既讲原则又重感情,帮助落聘人员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关心生活,早日转岗。

四、及时分析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职工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党和政府每出台一项新的改革政策,都引起一次新的利益关系的调整,而每一次利益关系的调整都影响一些人员的切身利益,必然引出一些思想问题,针对因实际问题引起的思想问题要靠党和政府的大政策来解决,还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做思想教育工作要下长功夫、细功夫、苦功夫,绝不能怕得罪人,躲躲闪闪不敢接触实质问题,也不能照本宣科,不问效果,更不能采用命令主义、行政手段去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2、职工对改革持三种态度,一是积极支持者,二是观望等待者,三是失望抵触者,持有第三种思想问题的人,一般是年龄偏大,体质较弱、学历偏低,能力较差的弱群体,缺乏竞争优势和实力,有很强的失落感,担心一旦被分流下岗,很难重新就业,我们应当对年老体弱者关心爱护,给予帮助,对能力差的要扶一把,送一程,通过开办一些实业内部消化,解决他们的就业生路问题,不能一辞了之。

3、对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年龄偏大的知识分子,他们是财富,不能一刀切,要通过一定的形式保留下来,培养新同志,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对学科带头人也可适当延长他们的工作年龄。

标签:;  ;  ;  ;  ;  

公益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探讨_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