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论文_邹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实施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过程中,分析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静脉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静脉治疗患者护理风险防范分组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护理风险防范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风险防范过程中实施细节管理;对两组静脉治疗患者出现护理风险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静脉治疗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静脉治疗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静脉治疗患者,在实施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合理开展细节管理工作,对于查对失误以及药液外渗等系列护理风险出现概率的降低可以做出有效保证,从而确保患者于临床获得显著的静脉治疗效果。

【关键词】细节管理;静脉治疗;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234-02

近年来,静脉治疗方法于临床获得普遍应用,此种方法在发挥一定疗效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风险性以及侵入性,从而导致临床完成护理干预后表现出护患纠纷以及护理缺陷的情况[1]。对此为了确保静脉治疗患者出现查对失误以及药液外渗等系列护理风险的概率获得显著降低,以我院收治的静脉治疗患者为主,展开常规护理与细节管理的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4例静脉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静脉治疗患者护理风险防范分组利用随机数表法完成;对照组(52例):男42例,女10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岁~66岁,平均年龄为(39.25±3.31)岁;观察组(52例):男43例,女9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7岁~69岁,平均年龄为(39.29±3.35)岁;观察两组静脉治疗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静脉治疗患者在进行护理风险防范过程中,主要选择实施常规护理的方法,体现为患者表现出护理风险后,立即选择对应性方法加以解决;对于观察组静脉治疗患者在进行护理风险防范过程中,主要选择实施细节管理的方法,针对静脉治疗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环节加以明确,主要体现为护理过程中的查对环节、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溶液贮存环节等,之后合理开展细节管理工作:

(1)有效完成查对细节管理制度的创建[2];

(2)将药液领取工作以及药物贮存工作的检查力度有效加强。

(3)对具体的工作流程加以有效规范,创建首诊负责制之后确保有效实施;

(4)需要制定警示标志于分区输液位置以及输液瓶上方进行粘贴,以示提醒;

(5)对患者在选择留置针加以留置的过程中,保证时间不大于4天,每间隔两天需要对患者进行1次护贴的更换。对PICC置管情况加以观察,在完成置管后,需要每间隔1天对敷贴进行更换,在换药过程中,需要满足无菌操作要求。在准备选择化疗药物等系列表现出较强刺激性的药物对患者实施输注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生理盐水有效实施冲管处理,避免患者表现出静脉炎的情况。在选择微量泵以及输液泵对患者进行治疗前,需要针对使用仪器性能的完好加以认真检查,之后合理进行输液导管的连接,针对药液推注速度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加以认真设定,在对患者实施药物输注过程中,如果表现出仪器报警的情况,需要对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加以查明,并且展开相关的处理[3];

(6)将技术训练力度有效加强,于医院科内合理完成质量监控小组的创建,之后针对护理人员表现出的穿刺水平加以评定,之后展开针对性培训工作,最终保证护理人员的穿刺水平得以显著提高;

(7)将宣教力度以及巡视工作力度有效加强。在选择新型药物或者选择特殊药物对患者进行干预过程中,需要将告知义务加以充分履行,对于具体的用药目的、用药治疗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药物反应以及对应的干预措施、用药的相关要点等对静脉治疗患者加以讲解,与此同时,需要将巡视力度有效加强,对静脉治疗患者表现出的系列情况可以做到主动积极询问,从而对静脉输液患者临床用药治疗安全性做出保证[4]。对于静脉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加以认真讲解,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

(8)合理做好护理风险防范工作过程中的细节护理工作:如果静脉治疗患者表现出系列风险的情况,需要对其展开对应性处理干预,避免表现出风险扩大的现象[5]。

(9)伴随着人们针对健康要求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在护理质量要求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此在开展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做到从细节抓起,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相关护理环节质量做出充分保证,对于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均进行严格规定,在护理言语方面需要做到和蔼,在护理穿刺技术方面需要熟练进行,对于患者的饮食需要加以认真安排,从而体现出细节护理过程中的亲情化,进而避免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针对护理人员表现出态度冷淡的情况,避免出现言语不妥的情况,从而降低护理投诉出现概率,最终有效实现细节护理干预的优质化以及有消化,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

对于所有静脉治疗患者护理风险防范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展开对应分析,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形式实施χ2检验,当P<0.05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静脉治疗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静脉治疗患者非常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在对患者施行抢救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属于较为基础并且较为关键的一项,虽然表现出操作便捷的特点,但是却存在较高概率出现风险事件的情况。对此为了针对护理风险隐患的出现可以加以有效防范以及处理干预,针对患者静脉治疗环节的安全性做出保证,通过开展细节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获得护理风险规避的效果。

通过对静脉治疗患者开展细节管理工作,在出现查对失误以及出现药液外渗等系列护理风险发生率方面,可以保证获得有效降低,最终确保患者获得显著的静脉治疗效果。

对本次研究结果加以观察发现,选择实施细节管理的观察组静脉治疗患者,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静脉治疗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静脉治疗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静脉治疗患者非常明显(P<0.05)。从而证明细节管理工作的临床开展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静脉治疗患者,临床合理开展细节管理工作,可以将工作人员具有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掌握的风险预防能力显著加强,从而确保查对失误以及药液外渗等系列风险事件可以有效规避,进而为静脉治疗患者的安全性做出保证,实现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优质化。

【参考文献】

[1]张敏,聂雷霞,喻娟,等.系统规范护理标识在静脉治疗细节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7):65-66.

[2]赵林芳.注重细节管理提升静脉治疗安全性[J].中国护理管理,2014,10(6):566-568,569.

[3]吴继红,管春霞.细节管理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33):323-323,324.

[4]庄一新.细节管理对输液治疗护理品质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58-60.

[5]陈梅花,黄宝珠,李敏红等.护生静脉输液的细节管理[J].护理学报,2012,19(2):29-31.

论文作者:邹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论文_邹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