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媒体教育理念的改革_通识教育论文

论变革新闻传媒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理念论文,传媒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09)05-0087-3

人类历史进入2l世纪后,全球化趋势不仅导致经济、技术和信息传递手段的变革,而且导致政治、意识形态和教育、传媒的变革。现代新闻传媒趋向信息化、多元化、网络化、融合化,对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层次和多样化、复合型的特征,从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全球化视角来反思过去,变革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传统理念,树立以通识教育为“体”、以新闻与传播专业教育为“用”,“体”、“用”融合,培育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的新培育理念。

一、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的弊端

中国新闻教育始于20世纪五四运动前夕。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发端。自此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9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大学新闻传媒教育照搬苏联模式,合并和撤销旧有新闻教育架构,形成了分科化和系科单面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新闻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种分科化模式培养“只着意于某一专业甚至某一个小专业的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知识面较窄的人才”。[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教育进入了复苏和空前繁荣阶段。1982年,全国高校新闻系科专业发展到16个,基本恢复到“文革”前的规模。1983年5月,中宣部和教育部首次召开了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规划,决定加大新闻教育工作力度,新闻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新闻传播学列为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标志着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的学术地位和新闻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专业点多达661所。

目前,在教育部备案的新闻传播新闻传媒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已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4家、硕士点50余家,新闻类专业在校学生突破15万人。新闻传媒教育事业基本上形成了种类比较丰富、层次比较齐全、分布相对均衡的办学格局。

然而,在新闻传媒教育蓬勃发展、队伍壮大、院系林立的背后,显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新闻传媒教育资源短缺、资金投入不足,硬件和软件设施跟不上时代步伐;其二,师资结构失调、队伍参差不齐、课程体系陈旧、教育质量滑坡、理论和实践脱节;其三,招生规模过大,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过剩等。同时,以过细的专业分科化和系科单面化为主导的传统新闻传媒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子,其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不匹配,视野不宽,后劲不足,不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难。目前,新闻传媒院校平均每年毕业生为3.3万余人,而全国持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约为15万余人,显然,新闻传媒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媒体所需,但一些新闻媒体依然叫喊“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级新闻传媒人才、复合型、融合型人才的短缺。新闻传媒教育和媒体单位、媒介产业之间出现了“不对接”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基础和文化修养不够,达不到媒体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标准。2001年,《经济日报》招聘了6名大学毕业生,竟有一半不是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同年,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招聘人才,各类人员应聘,经过层层遴选,最后对47名应聘者进行笔试,有一个“三个代表是什么”的试题,竟有一半以上应聘者答不出来。据说,这些答错的应聘者在大学里均属各门成绩优良的佼佼者。难怪一位大报老总直言:该是给新闻教育出示黄牌的时候了。[2]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教授认为,中国新闻教育正渐渐背离新闻学的核心价值,新闻或传播学院远远没有使学生准备好理解世界的能力。“在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被教授各种吸引眼球和注意力的技巧,而没有学会全面、真实、公正地报道,并保持其科学可信度。”“由于多数新闻或传播学院学生没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安排,他们在学识上没有准备好来报道复杂的现实世界。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寻得知情和权威的信源,也很难知道声称与核实、推论与证据、偏见与公平、伪科学与科学、非知情人和知情人的区别。”[3]

新闻传媒系毕业生在新闻媒体单位的认同度和被肯定程度如何,我们不妨以南方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为例,对其2004-2007年所招聘的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和人数列表如下:

通过表可以看出:南方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在2004-2007年新闻采编人员的招新中,专业分散于新闻、中文、传播、经济、法律、政治、历史,以及哲学、社会学、工商管理、外语等专业,但以新闻专业为主,同时中文、经济、政治、法律等专业毕业生因有其专业底蕴亦受欢迎,这显示新闻媒体对新进员工的专业背景多元化的合理需求;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在2004年到2007年的比率由37.5%上升到65.1%,说明最近两三年,新闻媒体对新闻传媒专业人才的认同度有所提高,新闻教育由过去单一的新闻专业技能教育向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通识教育——大学新闻传媒教育的学术家园

新闻敏感从哪里来?新闻发现力从哪里来?新闻写作能力从哪里来?新闻作品的深度和思想从哪里来?新闻传媒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从哪里来?它们源自于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技艺和形式中,更植根于肥沃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土壤里。素养比较全面的新闻传媒人才,至少要掌握一门比较扎实的非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知识,如经济学、法学、管理、网络传播技术等,走“杂家+专家”的复合路径。

新闻学是发展中的新学科,它在新的媒介态势和技术环境下不断有新的发展,因而,一些新闻学概念、原理和范式可能需要重新厘定、释读或构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杨保军运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重构了新闻事实、新闻价值、新闻真实、新闻活动等专业学术内涵)。新闻传媒学院的立身基座和学术家园在人文学(文化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语言学、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等领域,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传媒人与他在这些学科方面的知识的深度息息相关,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至少一门相对熟知的非新闻传媒学科知识。而要让新闻传媒专业学生获取“学术家园”里的源头活水,在校期间进行通识教育则是必由之路。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亦称“文雅教育”“博雅教育”,由人文教育发展而来。古希腊柏拉图所创设的学园以及亚里士多德所设立的学苑中所研习的“七艺”(文法、逻辑、修辞和几何、算术、天文、音乐,构成了博雅教育的基本内容,它们都是基础性、理论性、非实用性的文雅学科,偏重人文素养。同样,我国古代亦重视通识教育,我国最早的教育学著作《礼记·学记》要求学生“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中庸》则概括学习之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两者都强调博学和贯通。教学目的在于人文教育,不偏重于实用技艺层面。

尽管人们对通识教育有不同的理解,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通识的“通”是指“融会贯通”,即通过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开放融通的思维,能够从开阔的、跨学科的视野去思考问题,从而达到不同文化和学科间的沟通。[4]美国耶鲁大学1828年发布的《1828年耶鲁报告》中指出:“大学的目的不是教导单一的技能,而是提供广博的通识基础,不是造就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培养领导群伦的通才。学生从大学所获得的不是零碎知识的供给,不是职业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5]当今学者关于通识教育的主流观点是,把通识教育作为非精化和非专业化的学习,强调其目的是要给学生某些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在自由的社会中生活得恰当舒适和丰富美满;要让学生对于其生活中的丰富文化遗产,现实社会中的可贵经验智慧,能够认同、择取、内化,使之成为个人的一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又称“全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6]

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大学相继推出了以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的“核心课程”教学体制,也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1998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中谈到大学面临挑战时说:大学必须考虑应该提供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要重视“人文”学问的传授,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开始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逐渐了解科学,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通识为“体”、专业为“用”,两者融合的育人理念

清末洋务派干将、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倡中西兼容。他把“中学”(中国固有之传统学术、文化)作为“体”,即作为基础和根本;把“西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艺)作为“用”,即作为实务、实用之学。其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关系亦如同“体”和“用”的关系,即通识教育是新闻传媒专业的基础和源头活水,是为“体”,新闻传媒专业则为“用”,即职业实用、工具技艺之学,是为新闻传媒专业学生安身立命之基。

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所公布的“哈佛红皮书”指出:“通识教育不仅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的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是整体的、完整的,而专业教育是器官,是为实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一个部分。”[7]新闻传媒教育的专业性、技能性、实用性是建立在宽厚深广的通识修养的基础之上的,大学新闻传媒教育只有把“通识基础”和“专业技能”二者很好地融合起来,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传媒新形势的复合型人才。

在国外,较早在新闻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是美国的威斯康星大学,“1920年以后,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开始挑战传统的职业训练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广博的知识背景和部分新闻方面的技能训练。在4年制新闻本科的课程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其余四分之三是人文和社科知识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历史和语言等内容。这种课程设计不久成为全美大多数新闻学院的基本蓝本。”[8]在西方新闻学院的研究生教育中,他们更希望录取有其他专业背景的跨专业学生。比如,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副院长David.A.Klatell教授认为,历史和新闻非常接近,“我们希望录取的是写作能力很强的学生,以及对历史知识了解很多的人。”[9]因为,录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有利于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方兴未艾,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新闻或传播学院尝试进行通识教育改革。比如,据2002年1月12日《北京晨报》报道,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将彻底打破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跨进大学校门后,先进入文学院或理学院,学习两年期满后再择专业。在校期间可攻读双学位、跨学科学位,取得双专业证书、跨学科证书。自2007年9月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全校推进通识教育的整体部署下,“对新入学的学生启动由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文学、数学、外语、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课程构成的通识教育体系。同时新开设网络数字化信息传播领域的系列前沿课程,以保证为学生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知识基础,拓展更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10]

由于国内大学新闻传媒专业的通识教育刚刚起步,还谈不上“体”、“用”融合的境界。在全球化时代的通识教育背景下,新闻传媒专业进行通识教育的新视野需要3个维度的转变:第一,从“重视教学和课程内容”转变到“不仅重视教师教学和课程内容,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和具体学习目标的达成”;第二,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分离的、各自独立的、连续性的(即通识教育在先,为专业教育奠定基础)”转变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相融合,是相互依赖的”;第三,从“课程与同等课程是各自分开的且通识教育应该只专注于课程”转变为“将课程与同等课程相整合。”[11]

四、“体”、“用”融合的境界——培育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任何两种或多种事物(现象、材料等),简单的叠加只是拼凑和重复,真正的融合意味着创新,蕴含着某种精神。通识教育和新闻传媒专业教育的“体”、“用”融合关系,其中孕育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包括批判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等)。我们知道,高尚的新闻传媒理想和职业精神、广博的知识和专精的学科背景、熟练的新闻传媒专业技能是新闻教育的3块基石,而这基石中的灵魂则是“体”、“用”融合下的人文与科学精神。

张汝伦教授认为,“通识教育是通过对人类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吸纳和认同,使学生一方面有独立的人格意志,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12]较之于工具性专业知识,通识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的人文修养和品质的熏陶。我们知道,科学精神强调对事物的求实与创新,坚持追求客观真理;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对人的关怀与尊重,坚持实现人的价值与理想。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性与人的目的性的统一,人类的精神要求真、善、美的统一,人的品性要求知、情、意的统一,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则是人类文明飞升的两翼,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统一。因此,有学者把通识教育的境界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文理渗透,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第二层次,使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观,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洞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的能力;第三层次,超越功利,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全人”。[13]大学旨在献身于科学与艺术的追求,教学与研究则旨在促进思想文化,并追求真理。西方大学的通识教育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仍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目前,美国知名大学的通识教育非常注重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全人”教育。2002年,哈佛大学的《更大的期望:全国迈向大学的新愿景》呼吁大学应确保学生在受教育期间获得有持久价值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各种需求的学生无论在工作中或是在多元化的民主政治中,还是在相互联系的大千世界都能迎接随时出现的各种挑战。[14]美国亚利桑那公立大学的通识教育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批判性和创造性地思考,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数学等学习技能,引导他们深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科学领域学习,使他们养成应对多样化的文化、技术的意识和全球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还引入跨学科通识课程,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主修专业,认清职业取向。总的来看,西方知名大学将通识教育的学习技能、知识领域及现代技术教育延伸到主修专业的学习中,力图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整合交融起来。[15]

标签:;  ;  ;  ;  ;  ;  ;  ;  ;  

论新闻媒体教育理念的改革_通识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