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企业论文,信用担保论文,体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是当今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细胞”之一。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实力小、管理不规范、财务不健全、信用等级低等问题,使得银行由于害怕风险不敢轻易对其发放贷款。现实情形:一方面银行有大量的资金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而闲置,另一方面许多中小企业急需资金周转而贷不到款,形成了“两难”局面。如何缓解这个“两难”局面,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现状与特点

为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担保难、融资难的难题,国家从1992年开始酝酿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到2000年下半年逐步进入了试点阶段,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步入稳步发展时期。2002年6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则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下来,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其主要特点:(一)担保形式多样。担保形式以专业机构担保和企业互助担保相结合,逐步形成中央、省级、地市级自上而下的担保和再担保相结合的体系。(二)资金筹集多元。针对有的地方财政吃紧的实际情形,担保企业的资金筹集采取多种渠道:一是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二是担保企业通过采取会员制、吸引其它企业参股等形式筹集资金;三是受担保企业缴纳的风险保证金;四是依靠担保机构自身的积累。(三)担保对象广泛。信用担保机构打破了行业和所有制限制。只要是有前景、有效益、有产品、有市场、资金周转快的企业,担保机构都积极予以扶持和帮助。完善我国信用担保体系

由于我国信用担保体系还是一个相当年轻的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也是在所难免的。随着中国加入WTO,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求会不断增加,迫切要求担保行业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担保体系。

应加快建立担保业的立法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法制环境。目前我国的担保业还缺乏一个整体的法律构架,以及相应的行业管理规则和审批制度。担保公司的准入问题和资格认定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业务范围、收费标准、放大倍数、法律责任以及外部监管等问题都亟待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建立健全严密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信用担保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行业。因此,为了确保担保资金的安全,信用担保机构应将风险的防范、控制和化解放在首位。

扩充资本金,壮大实力,提高担保能力。规模小、资本实力不够是我国担保业的普遍特点,难以抵抗大风大浪。应想办法借助市场化的手段,通过多种渠道来不断壮大资金实力,实现担保业稳健的经营。

标签:;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_中小企业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