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从回荡于欧洲的幽灵到磅礴于世界的伟力论文

《共产党宣言》:从回荡于欧洲的幽灵到磅礴于世界的伟力论文

《共产党宣言》:从回荡于欧洲的幽灵到磅礴于世界的伟力

魏 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10094)

[摘要]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个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局限于欧洲的幽灵变成了一轮鲜艳映红的朝日,经过了重重洗礼之后,散发出磅礴于世界的伟力。在文中就《共产党宣言》170年来思想的扩散进行解析,感悟经典流芳的生命力,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思想扩散;经典;马克思主义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世界各地传颂着这位千年伟人的英名,感悟他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重温《共产党宣言》,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回眸《共产党宣言》问世170年来的思想扩散路线图,感悟经典流芳的生命力,对于当代青年选择和确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努力站到理想信念的制高点,积极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回眸思想扩散的路线图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正值青春年华,一个30岁,一个28岁。他俩笔耕不辍一个月,写成惊世名著——《共产党宣言》,以政论散文诗的语言风格,言简意赅又透彻鲜明地阐述了一种新的世界观,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阐述了共产党人的行动纲领。这部伟大著作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入新阶段。

《共产党宣言》一问世,便冲破山河阻隔和暴力查封,在广阔的时空传播,点燃人们的信仰,照亮人们的生活。《共产党宣言》在全球范围的传播以1917年十月革命为界,可以大体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17年前,因为统治阶级查封,《共产党宣言》主要在秘密状态中传播。马克思、恩格斯曾遭多国驱逐。19世纪末20世纪初,《共产党宣言》主要在东欧地区传播。1905年进入亚洲。截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世界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就有305种,31种文字。”1917年后,社会主义国家将《共产党宣言》作为治国理政的经典,《共产党宣言》的学习和宣传上升为国家行为。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出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生机勃勃,而资本主义世界接连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共产党宣言》传播的力度、广度、深度、速度均发生重要变化。1989年,苏东剧变,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严重挫折,《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也变得冷落。可是,时间不长,2008年美国爆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警示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再次印证马克思的经典预言。在金融危机的催生下,西方社会又重现“马克思热”,就连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罗恩·威廉斯、德国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等人也表示马克思的观点是正确的。现在欧洲许多国家的大学有专门研究马克思及马克思学说的研究者和专业。截至2010年,《共产党宣言》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极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在《共产党宣言》传播的路线图上,有许多闪光的历史节点,动人心魄。1889年,19岁的俄国青年列宁把德文版《共产党宣言》译为俄文,在俄国秘密革命小组中流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他指挥武装起义,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1896年,30岁的孙中山流亡英国,在伦敦图书馆研读《共产党宣言》,形成包括民生主义在内的行动纲领,十余年后,他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1918年,29岁的李大钊和25岁的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接触到《共产党宣言》和十月革命胜利的信息。在庆祝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群众性演讲活动中,李大钊第一次提出真正应当庆祝的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宣称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台下聆听,思想上迅速走近马克思。在此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共产党宣言》读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1922年,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共产党宣言》成为他的入门老师。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坚持正向引导,小学生有着丰富的表现欲望,但也会受到班级环境的影响,造成阅读心理障碍,担心阅读出现错误或发音不准确等问题,教师应该坚持正向肯定评价策略,多用鼓励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是认真倾听,在尊重他的阅读情感和阅读内容,提升阅读信心。

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90余年奋斗,在实践层面已经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正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理论层面形成了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一代要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是个技术性问题,确实需要提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具体方式、方法,但其并不仅仅是技术性问题,还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度问题。应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政府作为整体所应承担的事权和支出责任边界、明确各级政府的专有事权和支出责任、细化政府间共同事权和支出责任、规范政府间委托事权和支出责任(李苗、崔军,2018),形成相对稳定的制度安排并成为各级政府都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由此才能保证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能落到实处,并有助于在集权与分权之间实现稳定均衡。

二、感悟经典流芳的生命力

①刘明华.《共产党宣言》全球性传播考略[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2):16-19.

[注释]

在4类产品中,2007年,约旦的RCA为1,说明该产品出口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在2008年、2009年中,约旦的RCA介于1.25-2.5之间,说明该产品出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2010年-2016年,约旦的RCA均小于0.8,说明约旦在该类产品出口中,国际竞争力较弱;在中国的RCA小于0.1,该类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弱。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尊崇劳动人民和劳动实践的鲜明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点,以集体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实现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想,来评判好坏、决定取舍。《共产党宣言》虽然没有对价值观问题作专门阐述,但充满着对劳动的讴歌和对资本的谴责,认为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实现社会发展的唯一手段,占人类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是创造价值的主体;价值的创造者和享用者理应统一,但是资本却使两者割裂,工人阶级必须联合起来,通过革命实践建立理想社会。《共产党宣言》同情无产阶级的疾苦,但又反对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号召无产阶级通过斗争改变现状。在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他留下了一句广泛流传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三、站到理想信念的制高点

《共产党宣言》开篇第一句写道:“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当年,马克思的思想只是像一个飘忽不定、形影无踪的“幽灵”;如今,马克思的思想已经成为磅礴于世界的伟力。自《共产党宣言》问世时起,现代社会的进步很多都与《共产党宣言》有关,政治选举权、八小时工作制、劳工立法等。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马克思的学说占据人类真理和道义的神圣高地。

要把人生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曾经独领风骚,近代以后陷入任人宰割的地步。当年,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中国的发明创造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曾经严辞谴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曾经深深忧虑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却隔绝于世的中国社会的前景,曾经大胆预言中国将发生惊心动魄的革命。可以告慰马克思的是,他的思想在中华大地大放异彩。党的十九大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将在今后二三十年内变成现实。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11页.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崇高人生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共产主义学说的同时,倡导确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人生观,其要义是把人的生命活动历程看作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看作是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最大幸福。《共产党宣言》虽然没有对人生观作专门阐述,但充满着对利己主义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充满着对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行为方式的礼赞。马克思的生命历程也处处体现他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他家境富裕,23岁拿到博士学位,25岁与贵族家庭出身的燕妮结婚,但他抛弃优越的生活,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一生颠沛流离,晚年贫病交加。他的人格魅力,令全世界劳动者景仰,就连宗教领袖也由衷叹服。

《共产党宣言》蕴含着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世界观。世界上每个心智健全的人对外部世界都有一个总看法,以此作为态度和行为的总开关。一旦这个总开关开错了,人的“意识流”“思想流”就会被引向叉路乃至歧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历代思想家的合理因素和积极成果,原创性地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表现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及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人类社会现象的理论。《共产党宣言》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发展的原理,其意义远胜于达尔文用进化论推翻创世说。

要培育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情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与社会的多重联系作公与私的两维划分,强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圣贤至公”成为中国历代最高道德标准。中国共产党人在吸收传统道德精华的基础上,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人民是绝大多数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一个人“可能貌不惊人,才智平平,无功可炫,无能可逞,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雷锋,论貌,个子不高,只有一米五多,论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汽车兵,但他的无私精神、助人品德,现已成了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人格魅力早已在万众之上。”青年一代要站到理想信念的制高点,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民族、国家的关系,把个人幸福同人民安康联系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培育人民至上情怀,心系人民,奉献国家。

阿东不知如何回答他。却也不想再用“姆妈睡觉了”这样的话搪塞他。便望着他不作声。阿里见阿东不说话,脸上也无笑容,便又自语道:“姆妈睡着了。”

③梁衢.人格在上[N].贵州日报,2018-4-25(第4版).

我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历史画卷。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为验证仿真计算的正确性,从动态抛撒试验中,选取3发子母弹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实测抛撒高度分别为490m、630m、950m,做出其落点坐标图。将这三发弹的弹道数据带入程序进行计算,利用Matlab画图得到对应的仿真计算分布散点图,如图3~图5所示。

—— 摘自习近平2018年6月12日在山东考察专程到甲午海战故地刘公岛时的讲话

[作者简介] 魏亚(1982-),男,汉族,江苏阜宁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院校研究、教育学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9)02-0027-02

标签:;  ;  ;  ;  ;  

《共产党宣言》:从回荡于欧洲的幽灵到磅礴于世界的伟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